解表,清热,利水,祛风,祛寒,燥湿分别是什么意思
1、解表:是指解除表证。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清热:清热是中医名词。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
3、利水:利水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
4、祛风:是指通过服用中药对身体的不适进行调理。
5、祛寒:中医名词,指去除身体寒气。
6、燥湿:是中医祛湿法之一。主要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
扩展资料:
在经典经方体系中,解表是总则,而解肌是细辨津液虚实的、更细腻的进一步治法;清热特性复杂,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别附;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清热由于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变化不同,患者体质有异,故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分,有实热、虚热之别。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
执业药师考试化湿与燥湿有什么区别?
1
燥湿:偏于通过温热去除湿邪。一般而言,药物温燥程度要大一些,如燥湿化痰。
化湿:偏于行气去除湿邪。带有宣化湿邪,或者运化湿邪的意思,如健脾化湿。
2
燥湿是用药物的苦燥之性燥除湿邪;
化湿是利用药物的芳香温燥之性化散湿浊的治法。两种药的药性不同。
3
化湿药多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还可解暑。
两者都用于湿阻中焦,只不过一个偏于热证一个偏于寒症。
(1)化湿药的功效有化湿、燥湿之不同,说明作用有缓弱、强烈之异,应跟据湿阻中焦之程度适当选用,以免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之弊。
(2)化湿药主要用于寒湿中阻之症,常配合温里药同用;如为湿热之症,须配合清热燥湿药同用。此外,如兼气滞,可配行气药;脾胃失运,可配健脾和胃药;如湿邪较重,还可与利水渗湿药相配伍。
(3)祛湿功能化湿、燥湿,易于耗阴伤津,故阴虚津少,舌绛光剥者宜慎用。
(4)化湿药物多含挥发油成分而气味芳香,煎煮过久可降低或丧失疗效,故不宜久煎,有的则应后下。
华图教育为您解答
有关化湿与燥湿帮您整理了一下的不同
化湿:一般湿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肢仁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濡。
燥湿:主要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
其实燥湿就是比化湿作用更强,化湿多用芳香之性的药物,燥湿使用的是苦寒的药物,注意区分对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