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亲人的诗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出自哪首诗?
一、释义
意思是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二、出处
出自《沈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
三、原诗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四、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扩展资料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据《齐东野语》等书记载与近人考证: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于婚后三年左右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
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二首》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这两句出自宋代文学家陆游的《沈园二首》。这首诗是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首诗是陆游75岁那年重游旧地而作。旧地就是沈园,那里是陆游和原配妻子唐婉的定情以及伤情之地,是陆游心中久久难以忘怀的伤心之处。
陆游的一生,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都是伤心失意的。年少时的他和妻子唐婉不仅是表兄妹,而且鹣鲽情深,夫妻都是文坛高手,彼此相对即便是无言也是甜蜜。但是唐婉的才情在礼教森严的宋朝是不被允许的,陆游的母亲打心底里不愿意自己的儿媳是什么才女,认为这样对耽误了陆游的仕途,只流连于儿女私情之中,再加上唐婉加入陆家一年都无所出,陆游的母亲便逼儿子休妻再娶。陆游抵不过压力,只得含恨与唐婉分离。后来陆游再娶王氏女,唐婉再嫁赵家男。二人多年后在沈园游玩时相见,唐婉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向陆游敬了一杯酒,陆游伤心之下做下了一曲《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包含了物是人非的痛楚和难以忘怀的伤感。再过几年,唐婉再游沈园,看到陆游的这阙词,不由触动情肠,也做下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而后唐婉一直郁郁寡欢,不久缠绵病榻,早早就撒手人寰。唐婉去世40年后,陆游在沈园看到园中景色依旧,但是心爱的女子已经香消玉殒数十年,而这段感情没有得到一个善终,真的是深情难以忘怀!
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陆游的喃喃自语:这沈园,是你曾经来过的地方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