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桃花庵戏词
带路来——
(唱)九尽花开春又来,可是又一载。
九尽花开春又来,年年月月我想哪想张才。
蝴蝶儿双双啊飞墙外,鸿雁飞去紫燕来。
自从你虎丘山上去玩会,到如今一十二年未有回来。
我这终日里想啊,我就夜夜的盼哪,音信儿渺渺枉费心怀。
我为你懒把那鲜花带,我为你懒上梳妆台。
我为你府门外我挂过彩,我为你在庙院里把香排。
庙院里求神神也不语呀,府门外算卦挂挂不开。
我为你各州府县去访探,在各通衢大道贴过了告白。
莫非他石沉在那汪洋海,他的那生死存亡,真叫人难猜。
比凤啊和鸾鸾他不爱,比一对鸳鸯鸟两下分开。
这比翼鸟儿一个在,失落的孤雁哪独自哀。
窦氏女盼夫夫不在,你撇下我伶仃孤苦、无依无靠。
狠心的张才,你怎不回来呀!
(丫鬟道白:啊,大婶!你不要哭啦,俺大叔终究会回来的。)
(唱)为张才把我的眼哭坏,这一朝,这一朝不来盼下载!
扩展资料:
豫剧《桃花庵》为传统老戏,它最早流传于豫西一带,后来因剧情吸引人,特别是包含了几段优美的唱腔,便逐渐在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推广开来,成为豫剧中最有影响的一出戏。
记得最早演出此剧的是豫西男旦翟彦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樊粹庭为陈素真整理改编时,加重了妙善的戏并提高其艺术形象,删去别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节。王镇南也为常香玉整理过此剧。
民国三十一年(1944年)崔兰田搭班洛阳,饰窦氏,姚淑芳饰陈妙善。1952年,王镇南又删去“争状元”一场。1980年5月,崔兰田率团进京演出此剧,饰窦氏,崔兰玉饰陈妙善。1981年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内部出版高连山的整理本。河南地方剧种罗戏、卷戏、宛梆、落腔、怀梆、大平调,均有此剧。
豫剧早期演出都是各自为正,便出现了不同的演出版本。豫剧《桃花庵》也是如此,崔派和桑派之《桃花庵》,虽剧情相似,没有大的差异,但唱词却差别较大。?常香玉的《桃花庵》也有自己的演出版本,与崔派的,桑派的,其他各派的,也有很大不同。
菱溪散人/文
农历的三月初三日,古称“上已节”,又称“三已”,“重三”。是日妇女艳妆出游水滨,并下水沐浴,称作“祓禊”,也作“修禊”。即以水洗去污洉和疾疫。三月三“修禊”之举,《兰亭集序》修禊事也。常州谚语云:“三月三,穿件单布衫”,意思是天气暖和了,不用再穿厚衣暖裤了。常州人家,过去都烧土灶头,三月三这天,要用红色纸写上“三月三,蚂蚁不许上高山”红纸条,倒贴在灶脚上,认为可驱除蚂蚁,禁止蚂蚁爬上灶台。传说三月三是蚂蚁的生日,在贴红纸的同时,主家婆(家庭主妇)要将手折黄线元宝36只进行焚化,以示对蚂蚁的敬偎,从此蚂蚁就乖乖的去别处上山了。这样就又引伸了“三月三,蚂蚁上高山”的农谚。
常州与无锡之间有阳山和雪堰南山,三月三这天,这二地都有庙会的传统习俗,当地有“三月三,大蒜抄马兰,吃则上南(阳)山”童谣。无锡人三月三上陆区唎头阳山。1986年以后,阳山庙会被政府命名为阳山桃花节。从此成为阳山旅游景区。雪堰一带百姓则上南山顶,在南山寺烧香游玩。旧时,南山寺庙会是万人空巷,赛神会队伍绵延数公里,山上山下演戏三至五天,整个南山村是人的人山人海。1953年因南山村造林,三月三庙会移至雪堰镇街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越来越强劲,南山寺庙会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南山寺的香火却越来越旺了,南山寺的规模也比过去扩大了不知多少倍。虽说雪堰也有桃花。兴赏桃花的常州市民也只会去阳山赶赶“游游阳山,看看桃花”了。
常州人还有农谚“三月三,梅子尝咸淡等习俗。
诗日:春二三月嬲嫐天,桃红柳绿惹情牵。逰山玩景真高兴,过了三春就种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