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
菜不摆三意思就是宴请人吃饭,不要只上三盘菜,一般情况下,大三牲包括牛、羊、猪,小三牲包括猪、鱼、鸡。如果招待客人只摆三盘菜,让人感觉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对象,就跟在自己面前插上三炷香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筷不成五是宴席不能准备五双筷子,而是筷子长短要一致。在古人眼中,虽然宾客有长幼尊卑之分,但同桌吃席要统一标准,餐具、食物等一定要一样,否则会让客人感觉被区别对待,而心生不满。
席不成六是不要六人坐一桌吃席,是因为寓意不吉。古代一般宴请都是八仙桌或圆桌,如果只有六人吃席,那么从整体布局上看,正好是像乌龟的头尾加四个爪子,极具讽刺意味,于是民间便有了“六人莫坐乌龟席”一说。
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扩展资料:
形成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