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歇后语..
苍蝇钻到瓶瓶里--处处碰壁
苍蝇钻茅房--沾腥惹臭
操场上捉迷藏--无地容身;无处藏身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倒霉透了;真倒霉
曹操的人马--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曹操杀蔡瑁--上当受骗;操之过急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用计--又尖又滑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曹操遇关公--喜不自喜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草把儿打仗--假充好汉
草把儿撞钟--不想(响)
草把子作灯--粗心
草包竖大汉--能吃不能干
草丛里的眼镜蛇--歹毒
草地上的蘑菇--单根独苗
草甸上的苇子--靠不住
草房上安兽头--配不上;不配
草棵里的蚂蟥--不是善虫
草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草驴(母驴〕卖了买叫驴(公驴〕--胡捣腾
草帽戴在膝盖上--不对头
草帽破了顶--露头
草帽子端水--一场空
草人过河--漂浮不定
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草上的露火--不长久
草绳子拔河--经不住拉
草鞋上拴鸡毛--飞快;跑得快
草鞋撞钟--打不响
草原上的百灵鸟--嘴巧
草原上的劲风--挡不住
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草原上天气--变化多端
厕所顶上开窗子--臭气冲天
厕所挂牌--不是个厂
厕所里的茅缸--装死(屎)
厕所里挂表--有始(屎)有终(钟)
厕所里酒香水--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厕所里寻灶王--找错了地方;搞错地方了
厕所里照镜子--臭美
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不可靠
茶杯里放块糖--寿命不长
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馆里挂斧头--胡(壶)作(斫)非为
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茶壶掉了把儿--没嘴
茶壶里喊冤--胡(壶)闹
茶壶里开染房--无法摆布;不好摆布
茶壶里泡豆芽--受不完的勾头罪
茶壶里贴饼子--难下手;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茶壶里洗澡--扑腾不开
茶壶里煮挂面--难捞
茶壶没肚儿--光剩嘴
茶壶煮牛头--下不去
茶里放盐--惹人嫌(咸)
茶铺子里的水--滚开
茶食店夫火--果然(燃)
茶碗打酒--不在乎(壶)
搽粉上吊--死要脸
搽米汤上吊--糊涂死了
拆房逮耗子--大干一场;得不偿失
拆了东篱补西壁--穷凑合;穷凑;顾此失彼
拆了楼房盖厕所--臭到顶
拆了茅房盖楼房--臭底子;底子臭;根子不净
拆了鞋面做帽沿--顾头不顾脚
拆庙搬菩萨--干脆利索;干净利索;收摊子
拆庙种灯草--有心(芯)无神
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
拆屋放风筝--只图风流不顾家
柴草人救人--自身难保
柴火上浇汽油--一点就着
柴油机抽水--吞吞吐吐
豺狼请客--绝无好事
豺狼请兔子的客--没好事;不是好事
馋狗等骨头--急不可待
馋鬼打灯笼--找吃的
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
馋猫吃耗子--生吞活剥
馋人打赌--净是吃的
馋嘴巴走进药材店--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
长虫吃高梁--顺杆爬
长虫吃蛤蟆--慢慢来
长虫打架--绕脖子
长虫戴草帽--细高挑儿(身材细长的人)
长虫当拐杖--靠不住;不可靠
长虫过乱石滩--绕来绕去
长虫过门褴--点头哈腰
长虫没眼--盲从(虫)
长虫爬进枪筒里--难回头;回头难
长虫碰壁--莽(蟒)撞
长虫吞针--扎心
长虫钻刺蓬--有去无回
长虫钻竹筒--难回头;回头难
长工的岁月--难熬
长工血汗钱--来之不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长江黄河里的水--无穷无尽
长江里的石头--经过风浪
长江水万里流--波涛滚滚
长江涨大水--来势凶猛
长颈鹿的脑袋突出--头扬得高;高人一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长衫改夹袄--取长补短
长尾巴蝎子--毒极了;最毒
长线放风筝--慢慢来
长竹竿戳水道眼--一通到底
长竹竿进城门--难转弯;转不过弯来
长竹竿进巷道--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
肠子不打弯--直性子
肠子痒了--不能挠
常胜将军出征--所向无故
常胜将军回朝--凯旋归来
常胜将军上疆场--不获全胜不收兵
唱歌不看曲本--离了谱
唱京戏拉单弦--变了调
唱木偶戏的--尽捉弄人
唱皮影戏的跌跟头--丢人打家伙
唱戏不拉胡琴--干嚎
唱戏打边鼓--旁敲侧击
唱戏的挨刀--不怕;无伤大体;无关大体
唱戏的穿玻璃鞋--名角(明脚)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
唱戏的打板子--一五一十
唱戏的点兵--名不副实
唱戏的掉眼泪--可歌可泣;装相;收买人心
唱戏的抖三抖--假威风
唱戏的教徒弟--幕后指点
唱戏的拿马鞭子--走人了
唱戏的念道白--自言自语
唱戏没主角--胡闹台
钞票洗额头--见钱眼开
超载的火车--任重道远
晁盖的军师--无(吴)用
朝天放炮--空想(响)
朝天椒--又尖又辣
朝天一箭--无的放矢
朝廷的太监--后继无人
朝廷老爷拾大粪--有福不会享
朝鲜人过年--要狗命
炒菜不放盐--乏味
炒菜的铁锅--腻透了
炒菜放油盐--理所当然
炒豆发芽--好事难盼
炒胡豆下酒--干脆;干干脆脆
炒韭菜搁葱--白搭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炒面捏的妹妹--熟人
炒面捏娃娃--熟人
炒熟的黄豆--难发芽
炒咸菜不放盐--有言(盐)在先
车把式扔鞭子--没人敢(赶):谁敢(赶)
车道沟里的泥鳅--兴不起大浪
车翻了去驯马--晚了;迟了
车工三班倒--连轴转
车上拉客--宰(载)人
车有车道,船有船道--各有各的路
扯裤子补补丁--堵不完的窟窿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扯乱了的丝线--找不到头
扯旗杆放炮--生怕别人不知道
扯起风帆又荡桨--有福不会享
扯起眉毛哄眼睛--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扯着胡子打秋千--谦虚(牵须)
扯足顺风篷--得势
臣民进皇宫--层层深入
沉香木当柴烧--用材不当
陈醋当酒喝--哭笑不得
陈谷做种子--难发芽
陈世美不认秦香莲--喜新厌旧
陈世美打轿夫--不识抬举
陈世美娶皇姑--喜新厌旧
陈世美做附马--喜新厌旧
晨雾炊烟--一吹就散
趁热打铁--赶紧;正在火候上
撑不开的伞--没骨头
撑船不用篙--放任自流;任其自流
撑船的老板--看风使舵
成吉思汗的兵马--所向无敌
成熟的花生果--满人(仁)
成天想蚕茧--只顾私(丝)
城隍的扇子--扇阴风
城隍老爷戴孝--白跑(袍)
城隍老爷发神经--鬼迷心窍
城隍老爷嫁女儿--鬼打扮
城隍老爷娶妻--抬轿的是鬼,坐轿的也是鬼
城隍老爷剃脑壳--鬼头鬼脑
城隍庙的菩萨--正襟危坐;不怕鬼
城隍庙的铁算盘--难算;算不清;不由人算
城隍庙里出告示--吓鬼
城隍庙里打官司--死对头
城隍庙里的鼓槌--一对儿
城隍庙里的猪头--有主的
城隍庙里挂弓箭--色(射)鬼
城隍庙里聚会--净是鬼
城隍庙里闹内讧--鬼打鬼
城隍奶奶接生--出了鬼胎
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
城隍菩萨的马--不见起(骑)
城隍菩萨拉二胡--鬼扯
城隍爷不穿裤子--羞死鬼;无耻
城隍爷掉井里,土地爷扒头看--不敢劳(捞)驾;劳(捞)不起大驾
城隍爷躲债--穷鬼
城隍与玉皇--有天地之别
城门洞的行人--来去自由
城门口的砖头--踢出来的
城门楼上乘凉--好出风头
城门楼上的哨兵--高手(守)
城门楼上挂猪头--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城门上挂大钟--群众观点
城墙上的草--风吹两边倒
城墙上点烽火--告急
城墙上赶麻雀--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城墙上骑瞎马--好险;冒险;危险
城头上放风筝--出手高
城头上跑马--兜圈子;难转溜;转不过弯来
城头上栽花--高中(种)
城外头开钱庄--外行
乘飞机打伞--兜风
乘慢车来的人--不速之客
乘字底下丢了人--真乖
程咬金拜大旗--运气好;众望所归
程咬金的三斧头--虎头蛇尾
程婴告密搜赵式--舍儿救孤
秤锤扔到大海里--直线下降
秤杆掉了星--不识斤两
秤杆上的准星--分得出斤两
秤杆与秤砣--密不可分
秤秆子柱路--小心(星)点
秤钩吊在屁股上--自称自
秤钩子钓鱼--捞不着
秤蛇掉进鸡窝里--捣蛋
秤砣掉在厨柜里--砸人饭碗
秤砣过河--不服(浮)
秤砣囫囵吞--铁了心
秤砣碰铁蛋--硬对硬
秤砣砸核桃--看他硬到几时
秤砧掉在鼓上--不懂(扑通)
吃霸王的饭,给刘邦干事--不是真心
吃饱饭闲嗑牙--没事找事
吃豹子胆长大的--凶恶极了
吃不了兜着走--自担责任
吃得耳朵都动--味道好爽
吃灯草灰长大的--说话没分量
吃豆腐多了--嘴松
吃多了安眠药--不省悟
吃多了碎米--罗嗦
吃蜂蜜说好话--甜言蜜语
吃狗肉喝白酒--里外发烧
吃瓜子--吞吞吐吐
吃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
吃罐头没刀--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开口
吃过黄连喝蜜糖--苦尽甜来
吃海水长大的--管得宽
吃黄瓜蘸雪--乏味
吃鸡蛋不拿钱--混蛋
吃饺子不吃馅--调(挑)皮
吃酒陪新娘--装模作样;装样子
吃烤山芋--又吹又拍;吹吹拍拍
吃亏全在大意--末日来临
吃辣椒屙不下--两头受罪
吃狼奶长大的--凶恶极了
吃凉粉发抖--凉透心;冷透心
吃了白糖吃冰糖--乏味
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胆子大
吃了抄手吃馄饨--一码事
吃了秤秆--一肚子心眼
吃了定心丸--做事踏实
吃了海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吃了鸡下巴--爱搭嘴
吃了枯炭--黑心;黑了心
吃了雷公的胆--天不怕地不怕
吃了灵芝草--长生不老
吃了煤炭--火气冲天
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吃了鸟枪药--火气冲天
吃了砒霜的老母鸡--抬不起头来
吃了三天斋就想上西天--功底还浅
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
吃了烧茄子--多心
吃了窝脖鸡--憋气
吃了喜鹊蛋--乐开怀
吃了一包回形针--一肚子委屈(曲)
吃了一肚子响雷--胆大包天
吃了一筐烂石榴--满肚子坏点子
吃了一筐烂杏--心酸得很
吃了鱼钩的牛打架--勾心斗角
吃了早饭睡午觉--乱了时辰
吃了猪肝想猪心--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吃麻油唱曲子--油腔滑调
吃米不记种田人--忘本
吃棉花长大的--心软
吃面条找头子--多余
吃内脏的虫子--心腹之患
吃人不吐骨头--心狠手辣
吃人的老虎拍照--恶相;恶模样
吃人饭拉狗屎--没有人味;没人味
吃桑叶吐丝--肚里有货
吃虱子留后腿--小气
吃石头拉硬屎--顽固不化
吃屎狗难断吃屎路--本性难移
吃水不记掘井人--忘本
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妄想
吃歪藤长大的--乱纠缠
吃苇坯拉炕席--满肚子瞎编;肚里编;嘴能编
吃窝头就辣椒--图爽快
吃乌龟皮--装王八孙子
吃稀糊糊游西湖--穷开心
吃咸鱼蘸酱--多余
吃香蕉剥皮--吃里爬(扒)外
吃药用冰糖作引子--又苦又甜
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儿
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
吃斋的恶婆子--口素心不善
吃猪肉念佛经--冒充善人
吃竹竿长大的--直性人;直性子,
吃着海椒训人--说话带辣味
吃着黄连唱着歌--以苦为乐
吃着鸡,抓着鸭--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吃着梅子问酸甜--明知故问
吃着油条唱歌--油腔滑调
痴情碰冷遇--伤透心肝;伤透心;伤心
池里的王八塘里的鳖--一路货
池塘里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池塘里的荷叶--随风摆
池塘里的泥鳅--翻不起大浪
池塘里摸菩萨--劳(捞)神
赤膊上阵--要大干了
赤脚的和尚--两头光
冲瞎子问路--方向不明;找错了人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冲着柳树要枣吃--故意刁难;有意为难
冲着姨夫叫丈人--乱认亲
虫吃沙梨--心里肯(啃)
虫蛀的扁担--经不住两头压
虫蛀的老槐树--肚里空;腹内空空
虫蛀的苹果--放到哪,烂到哪
虫子钻进核桃里--假充好人(仁);冒充好人(仁)
抽刀断水--汪费心机
抽了架的丝瓜--蔫了
抽了筋的老虎--塌了架
抽芽的蒜头--多心
抽烟不带火--沾光
抽烟烧枕头--怨不着别人
仇人打擂--有你无我
绸子布包狗屎--臭名在外
丑八怪搽胭脂--自以为美
臭虫爬到拜盒里--抓住理(礼)了
臭虫咬胖子--揩油;沾油水
臭豆腐下油锅--有点香
臭鸡蛋--甩了
臭水坑里的核桃--不是好人(仁)
臭蚊子--死叮
臭羊皮--不消(硝)
出东门,往西拐--糊涂东西
出洞的狐狸--贼头贼脑
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出锅的大虾--卑躬(背弓)屈膝
出国的大轮船--外行(航)
出家人娶媳妇--不守规矩
出嫁的姑娘--有主
出了笼的黄雀--自由自在
出了土的笋子--冒尖;露头
出了窑的砖--定了型;定型了
出笼的馍馍烤着吃--欠火候
出炉的钢锭--定了型;定型了
出炉的红铁--找打
出炉的铁水--沾不得
出门带条狗--随人走
出门戴口罩--嘴上一套
出门两条腿--随人走
出门坐飞机--远走高飞
出山的猛虎--凶相毕露;势不可当
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
出膛的子弹--不会拐弯;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出头的钉子--先挨砸
出土的陶俑--总算有了出头之日
出土的竹笋--捂不住
出土文物--宝贝疙瘩;老古董
出污水沟又掉茅坑--倒霉透了;真倒霉
出衙门骂大街--没事找事
初八当重阳--不久(九)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初睛露太阳--重见天日;开云见日
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初生的娃娃--小手小脚
初一晚上走路--漆黑一片
初一夜里出门--处处不明
除夕夜守岁--送旧迎新
厨房里的馋猫--记吃不记打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厨师熬粥--难不住
厨子搬家--另起炉灶
厨子剥葱--扯皮
厨子回家--不跟你吵(炒)了
锄头钩月亮--够不着
锄头刨黄连--挖苦
楚霸王举鼎--好大的力气
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
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楚汉相争--在谋不在勇
楚王拿晏子开心--辱人反被辱
楚庄王猜谜语--一鸣惊人
楚庄王理政--一鸣惊人
揣着明白说糊涂--装傻
穿背心戴棉帽--不相称
穿不破的鞋--底子好
穿草鞋上树--欠妥(拖)
穿的兔儿鞋--跑的倒快
穿钉鞋踩屋瓦--捅漏子
穿钉鞋拄拐棍--步步扎实
穿冬衣摇夏扇--不知冷热
穿革鞋戴礼帽--土洋结合
穿汗衫戴棉帽--不知春秋
穿紧身马褂长大的--贴心
穿没底鞋--脚踏实地
穿木履过摩天岭--走险
穿皮袄吃醪糟--周身人热
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
穿山甲拱泰山--攻不倒
穿蓑衣救火--迟早都要烧
穿兔子鞋的--跑得快
穿袜子没底--装面子
穿西装戴斗笠--土洋结合
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
穿着汗衫戴礼帽--不相称
传闲话,落不是--自讨没趣;自找没趣;无事生非
船舱里生小鸡--漂浮(孵)
船到江心才补漏--晚了;迟了
船到码头车到站--停止不前
船底下放鞭炮--闷声闷气;闷声不响
船后跟朝北--难(南)行
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船老大敬神--为何(河)
船老大坐后艄--看风使舵
船上打伞--没天没地
船上开晚会--载歌载舞
船上人充油灰--慢慢来
船上人上岸--不(步)行
船上失火--有底
船头办酒席--难铺开
船脱离了水--行不通;走不通
疮口上贴膏药--揭不得
窗户上糊纸--一捅就破
窗户上走人--门外汉
窗户眼里看人--小瞧
窗口插桂花--里外香
窗台上种瓜--长不大
窗子小跳不进去--格格不入
床底下吹号--低声下气
床底下吹喇叭--低声下气
床底下堆宝塔--高也有限
床底下放风筝--飞不高
床底下关鸡--提醒你
床底下鞠躬--抬不起头来
床底下练武--施展不开
床底下抡大斧--不好使家伙
床底下支张弓--暗箭伤人
床上耍花枪--打不开场面
吹灯裹脚--瞎缠
吹灯讲故事--瞎说
吹灯捉虱子--瞎摸
吹鼓手办喜事--自吹
吹鼓手的肚子--气鼓气胀;气鼓鼓
吹鼓手分家--一人一把号
吹鼓手赶集--没事找事
吹鼓手叫阵--赛吹
吹鼓手跳舞--蹦着吹
吹火筒不通--赌(堵)气
吹火筒打鸟--不像腔(枪);不是真腔(枪)
吹糠见米--本小利大
吹牛皮赚钱--无本生意
吹气灭火--口气不小
吹唢呐的腮帮子--胀起来了
吹糖人出身--口气挺大
吹糖人的改行--不想做人
锤子炒菜--砸锅
春蚕到死--怀着私(丝)
春草闹堂--急中生智
春茶尖儿--又鲜又嫩
春分得雨--正逢时
春天的柳树枝--落地生根
春天的萝卜--心虚
春天的毛毛雨--贵如油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春天的树尖--一天变个样
春天河边--富有诗(湿)意
春夏秋冬--年年有
椿树上的虱子--懒相(象)
瓷公鸡,玻璃猫--一毛不拔
瓷盘里的珍珠--明摆着
辞去先生去做贼--不务正业;不于正经事
刺笆(荆棘〕林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刺笆林中的苦蒿--没人睬(采)
刺拐棒弹棉花--越整越乱
刺猬的脑袋--不是好剃的头
刺猬发怒--炸毛了
刺猬皮包钢针--里外扎手
刺猬在巴掌上打滚--碰到棘手事;棘手
从河南到湖南--难(南)上加难(南)
从火坑里爬出来的好汉--死里求生
从楼上摔下一筐子鸡蛋--没有一个好的;没有一个好货
从污水缸跳到粪池里--越搞越臭
从小娇惯的公主--随心所欲
从斜门里看人--怎么看怎么歪
从盐店里闹出来的伙计--闲(咸)得发慌
粗石头性子--一碰就发火
醋厂里冒烟--酸气冲天
醋泡辣椒--又酸又辣
醋瓶子打飞机--酸气冲天
醋坛子打酒--满不在乎(壶)
醋坛子里泡胡椒--尝尽辛酸
崔鸯鸯送张生--一片伤心说不清
淬过火的钢条--宁折不弯
错把洋芋当天麻--不知好歹;好歹不分
错公穿了错婆鞋--错上加错
搭梯子上天--走投无路
妲己的子孙赴宴--露了尾巴;现了原形
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
打败的士兵--垂头丧气
打抱不平的说理--仗义执言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打醋的进当铺--走错了门;找错了门
打灯笼赶嫁妆--两头忙
打电报买车票--急上加急
打掉牙往肚里吞--忍气吞声
打发闺女娶媳妇--两头忙
打翻了的田鸡笼--一团糟
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
打花脸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打坏了的玻璃瓶--废物
打架揪胡子--谦虚(牵须)
打酒只问提壶人--错不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打开闸门的水--滚滚向前
打烂锅头--没得主(煮)
打了盘子对碗沿--不对碴
打了兔子喂鹰--好处给了恶人
打锣找孩子--丢人打家伙
打鸟瞄得准--一目了然
打破脑壳充硬汉--活受罪
打破嘴巴骂大街--血口喷人
打起脸来演戏--粉墨登场
打枪不瞄准--无的放矢
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
打蛇打到七寸上--恰到好处
打手击掌--一言为定
打水不关水龙头--放任自流;任其自流
打死儿子招女婿--图新鲜
打疼了疯狗--反咬一口
打铁不用锤--硬充能耐
打铁的拆炉子--散伙(火)
打铁卖粮--各干一行
打兔子捉到黄羊--格外好;捞外块
打下去的桩头--定了
打一巴掌揉三揉--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打油钱不买醋--专款专用
打鱼卖钱抽大烟--水里来,火里去
打鱼人回家--不在乎(湖)
打掌的敲耳朵--离题(蹄)太远
打肿脸充胖子--不懂装懂
打准腰部才罢休--正中下怀
打着公鸡生蛋--强人所难
打着手电筒走夜路--前途光明
打着兔子跑了马--得不偿失
打字机上的字盘--横竖不成话
大白公鸡下花花蛋--离奇;太离奇
大白天打劫--明目张胆
大白天遇见阎王爷--活见鬼
大便带出个擀面杖--恶(屙)棍
大虫打哈哈--笑面虎
大虫头,长虫尾--虎头蛇尾
大刀斩小鸡--小题大作
大肚子罗汉写文章--肚里有货
大粪车出村--装死(屎)
大风吹倒帅字旗--出师不利
大风吹翻麦草垛--乱糟糟
大风地里点灯--难看
大风天吃炒面--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开口
大风天的油灯--吹了
大夫摆手--没治了
大缸里放针--粗中有细
大缸里模鱼--没跑;跑不了
大个子盖小人被--顾头不顾脚
大个子站在矮檐下--抬不起头来
大姑娘拜天地--头一回;头一遭
大姑娘抱孩子--人家的;帮忙的
大姑娘当媒人--先人后己;自顾不暇;有嘴讲别人,无嘴说自己
大姑娘的长辫子--往后甩;甩在脑后了
大姑娘的脊粱--女流之辈(背)
大姑娘的心事--摸不透
大姑娘讨饭--死心眼;拉不开脸面
大姑娘想婆家--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开口
大姑娘绣花--细功夫;九曲十八弯
大姑娘绣嫁衣--穿针引线;细功夫
大姑娘养孩子--费力不讨好;吃力不讨好;费劲不落好
大姑娘掌钥匙--有职无权;当家不做主
大姑娘坐花娇--迟早一回;迟早有一次
大观园里的闺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大管子套小管子--不对口径
大闺女的围巾--绕脖子
大闺女买假发--随便(辫)
大闺女盼郎--朝思暮想
大海大洋里的小舟--不着边际
大海的潮水--时起时落
大海翻了豆腐船--水里来,水里去
大海里捕鱼,深山里打猎--各吃一方
大海里的浮萍--没着落
大海里的浪涛--波澜壮阔
大海里的沙粒--数不清
大海里的水--到哪里哪里嫌(咸);到哪哪嫌(咸)
大海里丢针--没处寻;难寻
大海里吐唾沫--不显眼
大海里下竿子--不知深浅
大河边上的望江亭--近水楼台
大河里淌下卧单来--刘(流)备(被)
大河里洗手--干干净净
大河里一泡尿--显不着
大河漂油花--一星半点
大胡子--难题(剃)
大火报警--一鸣惊人
大伙都唱一个调--异口同声
大鸡不吃碎米--看不上眼
大家看**--有目共睹
大江边的小雀--见过风浪
大江里的水泡--渺小
大江里一泡尿--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大将军骑马--威风凛凛
大脚穿小鞋--难受;钱(前)紧;迈步难;硬撑;死撑;难进
大街得信小街传--道听途说
大街上卖笛子--自吹
大街上生私孩子--当众出丑
大卡车开进小巷子--难转弯;转不过弯来
大口啃住包子馅--抓重点
大老粗看佛经--茫然不懂
大理石做门匾--牌子硬
大力士背碾盘--好大的力气
大力士耍扁担--轻而易举
大力士绣花--力不能及;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
大梁柁做文明棍儿--大材小用
大龙不吃小干鱼--看不上眼
大路旁的小草--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大路上的砖头--绊脚石
大路上载葱--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大轮船靠小港--挨不上
大轮船下锚--稳稳当当
大麻籽喂牲口--不是好料
大麦芽做饴糖--好料子
大门口的春联--年年有
大门口吊马桶--臭名在外
大门上插秧--有门道(稻)
大门上的对联--一对红
大门上挂扫把--臊(扫)脸
大米的弟弟--小米
大眠起来的春蚕--满肚子私(丝)
大拇指卷煎饼吃--自吃自;自咬自
大拇指头抠耳朵--进不去
大年初一拜年--你好我也好;彼此彼此;彼此一样
大年初一吃面条--移风易俗
大年初一吃窝头--不香
大年初一串门--见人就作揖
大年初一的袍子--借不得
大年初一翻皇历--头一回;头一遭
大年初一见了面--尽说好话
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哩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
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期啦;没日子啦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粥--年关难过
大年五更出月亮--头一回;头一遭
大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大胖子骑瘦驴--不相称
大胖子跳井--深不下去;不深入
大胖子跳橡皮筋--软功夫
大胖子推磨--杜撰(肚转)
大胖子下山--连滚带爬
大胖子学游泳--浮力大
大胖子作前滚翻--滚球
大炮打群狼--一哄(轰)而散
大炮的性子--爱轰
大炮轰苍蝇--不够本钱;不够本;不上算;大材小用;白费功夫
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
大炮筒子--不转向;不会拐弯
大巧背小巧--巧上加巧
大热天吃炒豆--干脆;干干脆脆
大人不记小人过--宽宏大量
大舌头读报--含糊其辞;含含糊糊
大师傅打蛋--各个击破
大石板上青苔毛--长不了
大石板压蛤蟆--鼓不起劲来
大石沉海--一落千丈
大石头压死蟹--以势压人
大树底下晒太阳--阴阳不分
大树上吊个口袋--装疯(风)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大水冲了菩萨--绝妙(庙)
大水缸里捞芝麻--难找
大蒜剥皮--层层深入
大蒜调冻豆腐--难办(拌)
大蒜发芽--多心
大铁锤敲铜锣--响当当;当当响
大厅中央挂字画--堂堂正正
大头鱼(鳕鱼)背鞍子--跑江湖
大头针包饺子--扎心
大腿上挂篷帆--一路顺风
大腿上贴门神--走了神
大腿上贴商标--走到哪宣传到哪
大碗盖小碗--管得拢
大网捕小鱼--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大雾天放鸭子--有去无回
大雾天看山峰--渺茫
大瞎子看告示--装模做样
大象逮老鼠--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大象的屁股--推不动
大象呼吸--双管齐下
大象口里拔牙--难办
大象抓凤凰--眼高手低
大象走路--稳稳当当;稳当当的
大象嘴里拔牙--胆子不小;胆子大;难办;好大胆;好大的胆子
大雪落在大海里--看得见,摸不着
大烟鬼的牙--黑啦
大烟鬼拉车--有气无力;少气无力
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大眼贼碰上仓老鼠--大眼瞪小眼
大雁吃莲秆--直脖啦
大雁东南飞--趾高气扬
大雁跟着飞机跑--落后
大爷和太爷--只差一点;差一点
大阴天吃凉粉--不看天气
大鱼嘴边的虾子--跑不了
大丈夫有肚量--能屈能伸
大轴里套小轴--话(画)里有话(画)
大字丢了横--冒充人;装人样
大嘴乌鸦吃食--一副贪相
呆女嫁痴汉--谁也不嫌谁
呆子把脉--摸不着
呆子吃盖杯--四下无门
呆子哼曲子--没谱
呆子看戏--光图热闹
1. 古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翻译
解 释 一
有一句古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简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解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 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自己渔人得利。”
提示
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语。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注释
且——将要
赵——春秋战国时国名
伐——攻打
方——正在。
曝(pù)——晒。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战国时有名的说客。
惠王——赵国国君
易水——河流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甘——同“钳”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qián)——同“钳”,夹住。
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 (yù)——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禽——同“擒”,捕捉,抓住。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擒——捕捉
寓意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诗文翻译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2.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的文言文翻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原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可以翻译如下: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3. 钜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古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 :
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燕——音烟,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曝——音铺,就是晒的意思。
鹬——音玉,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甘——音钱,同“钳”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音会,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擒——音琴,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评点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4. 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原文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燕——音烟,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曝——音铺,就是晒的意思。鹬——音玉,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甘——音钱,同“钳”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喙——音会,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擒——音琴,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评点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
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5. 鹬蚌相争古文加翻译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鹬蚌相争① 蚌②方出曝③,而鹬④啄其肉.蚌合而钳⑤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⑦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⑧,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⑨之.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蚌(b4ng):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③曝(p)):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④鹬(y));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⑤钳(qi2n):夹住.⑥喙(hu@):鸟类的嘴.⑦即:就.⑧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⑨擒(q0n):抓住.诗文翻译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译文原文 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⑧。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 鹬蚌相争(8张)渔夫⑩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译文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打渔的人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父”那样的角色。
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说:“对啊!”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编辑本段词语注释 解释字词意思 ①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②燕:国名,都城在现在的北京市。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③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④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⑤易水:在现在河北省境内。 ⑥曝:pù,晒太阳。
⑦鹬(yù):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⑧喙:huì,嘴,专门指鸟的嘴。
⑨秦:国名,都城在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 ⑩渔父:渔夫。
11.即:就 通假字 拑 :通“钳”,夹住。 禽 :通“擒”,擒获。
弊 :通“蔽”,蒙蔽。 古今异义 熟:今常用义:成熟;熟练。
文中古义:仔细,周详;如“故愿王熟计之也。” 支:今常用义:支撑;支持。
文中古义:对峙;如“燕赵久相支.” 大众:今常用义:群众,民众。文中古义:军队;如“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恐:今常用义:害怕。文中古义:担心;如“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愿:今常用义:愿望;愿意。文中古义:希望;如“故愿王熟计之也。”
一词多义 且 (1)副词,将要,快要;如“赵且伐燕”。“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2)连词,姑且,暂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连词,况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伐 (1)动词,攻打,讨伐;如“赵且伐燕”。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2)动词,砍伐;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 即 (1) 副词,就;如“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副词,立即,马上;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为 (1)介词,为了;如“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2)动词,成为;如“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3)动词,作为;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计 (1)动词,谋划,考虑;如“故愿王熟计之也”。 (2)动词,计算;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3)名词,计谋,策略;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强 (1)qiáng,形容词,强大;如“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2)qiáng,形容词,僵硬;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3)qiǎng,动词,勉力,努力做;如“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舍 (1)shě,动词,丢弃,放下;如“两者不肯相舍”。“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2)shè,名词,房屋,客舍;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词类活用 1.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今日不雨”之中,名词“雨”用如动词,即“下雨”;该分句可译为“今天不下雨”。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之中的“弊”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疲惫”,或“使……困乏”;这两个分句可译为“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3. 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日不出”之中,动词“出”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出来”;该分句可译为“今天不让你出来”或“今天不放开你”。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过易水”之前省略主语“臣”,即“(臣)过易水”;该分句可译为“(我)经过易水”。
(2)“故愿王熟计之也”之前省略主语“臣”,即“(臣)故愿王熟计之也”;该分句可译为“所以(我)希望大王好好地考虑考虑”。 2.省略宾语 (1)“渔者得而并擒之”之中,谓语动词“得”的后面省略宾语“之”,即“渔者得(之)而并擒之”;该分句可译为“打鱼的人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乃止”之后省略宾语“之”,代“伐燕”这件事,即“乃止(之)”;该分句可译为。
7.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作文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大河蚌慢慢地爬上了河滩,张开自己的两扇椭 圆形的甲壳晒太阳。
它感到很舒服,悠闲自在。在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又一只大鹬鸟,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 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在细心地寻找鱼虫。
忽然,它看见河滩上那只张着 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地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
鹬鸟悄悄地走去,伸出了它的大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突然受到了袭击,急忙将坚硬的甲壳闭合,甲壳像把钳子似的紧紧夹住 鹬的长嘴巴。
鹬鸟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来。河蚌却死死地夹住鹬的长嘴 巴。
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相持不下,双方争吵起来。
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赶快张开甲壳吧!"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就是不张开甲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 天拔不出来,明天也拔不出来,你非憋死在这河滩上。"鹬鸟和河蚌互不相让,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河滩路过,看见鹬蚌相争,没有费多大力气, 把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走了。寓意: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鹬蚌相争"用来比喻双方不和, 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8.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拾椹供亲》《床头捉刀人》《涓蜀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力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孟母戒子 原文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以此戒⑦之.自是之后⑧,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然,……的样子. ④喧(xuān):遗忘. ⑤ 引:拿来. ⑥裂:割断. ⑦ 戒:教育 ⑧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译文 孟子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一段时间后,接着再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 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你觉得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效果好吗? 答: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 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表水涉澭 原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注释 荆①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②澭水.澭水暴益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④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⑤.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⑦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①荆:楚国的别名. ②表:标志,此处用作动词,测量,即测量河水深度.下文中的“循表而夜涉”的“表”用作名词,即标志. 澭:古水名. ③暴益:猛涨. ④溺:淹没在水里. ⑤惊:乱. 而:这里作“如”解. 都舍:大厦.舍,房屋. ⑥向:以前. ⑦导:通过. 译文: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社会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处理事情也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把事情看成静止不变,不去适应新的情况,采用新的措施,结果必定遭到失败. 卞庄子刺虎 原文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斗,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毙.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倾,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作者:司马迁 译文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的名声. 字词解释 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有勇力. 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 方且:正要 立须之:须,等待.之,代词,这里指这件事. 止:劝阻 食甘:吃得有滋有味 须: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