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伴侣是指什么意思?
灵魂伴侣主要指柏拉图式恋爱中相爱的男女。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但并非由柏拉图直接提出。最早由马西里奥·斐齐诺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此段描述可参见柏拉图的《会饮篇》。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简称(Hamihaton),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有爱无性,强调精神相交;亦有远距离恋爱的一层意思(因为离开得远,自然就有爱无性)。
扩展资料
柏拉图在其著名的对话录《会饮篇》中,通过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关于真正的爱的见解。在他看来,最崇高的爱是精神上的,是爱的双方对真实和美德的共同追求,但这种共同追求仅仅限于男性之间。
也就是说,柏拉图所推崇的以感情为基础的爱情完全是同性之爱,是男性的同性恋。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出,柏拉图具有明显的同性恋倾向,而他终生未娶,似乎也证明了这个推断。
在同一篇对话录中,出身名门、以貌美著称的雅典将军阿西比德向众人坦言,他和苏格拉底是一对情人,并称赞苏格拉底是一个高尚的、对爱情非常专一的情人,对此苏格拉底丝毫没有予以否认。
这样看来,柏拉图的同性恋倾向也许并不完全是出于偶然,而是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需要进行更为深人的历史分析。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以及同性恋为什么更好,此段描述可参见柏拉图的《会饮篇》。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有人说,“初恋在现实中虽没有结果,但在回忆中却是朵永不凋谢之花。”这句话,放在普通人身上如此,放在《平凡的世界》中的金波身上,则更是恰如其分、入木三分。
因为,曾经有一份那般美好,那般令人陶醉的爱情摆在他面前时,他却没能抓住,从而与之擦肩而过,一切的美好从此只能停留在记忆之中。
当年徐克拍摄的**《青蛇》中,小青曾说了这样一句名言,”谁敢说,一见钟情,与色相无关?“在她看来,所谓的一见钟情,更多不过是见色起意。其实仔细思量这句话,相信很多人也不得不尴尬地予以承认,毕竟大多数人对于初次见面之人的第一印象,都来源于对她颜值的评价。
不过,这句话放在金波身上却似乎不太合适。金波所经历的爱情,确实是和“色相”无关。因为,他们在爱慕彼此之前,都没有机会见面。
金波和孙少平一样来自双水村,他和孙少平的关系特别要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的那般。两个人一起度过了艰苦却又美好的学生生涯,而转眼也就到了毕业时需要分道扬镳的时刻。这时,孙少平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回到了双水村,而金波则是意外的因为擅长文艺而被选中去当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幸去当兵无疑是无上的荣耀,既可以享受政治上的一些待遇,同时自己以后的职业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可是,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当了兵没多久的金波却意外地回到了家乡,而随之而至的就是关于他的种种流言蜚语,说他是因为和一个藏族女子谈恋爱而被部队打发回来了……
面对这些闲言碎语,金波没有进行解释,但是从他的眼神中,从他一个人寂寞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好姑娘……”的歌声中,其实已经间接地验证了那些传言。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就都低了几分。不过,这其中不包括孙少平。
在孙少平看来,金波肯定是有他的苦衷,既然他选择将这一切藏在心底,那么身为好友的他理应尊重他的选择。
这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觉得剧情不外乎就是金波去当兵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一位美丽的藏族女子,从而坠入爱河不可自拔,后来因为违反纪律而被部队开除。
可是,当金波将事情的经过向他的好友孙少平吐露了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是如此的浅薄!
只是因为,从金波的恋爱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真正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所谓“见色起意”的精神上的相恋。
落霞夕阳美,初闻美人吟。当时,金波随着部队到了青海,彼时的青海几乎是自然的栖息地,尤其是每到傍晚的时候,落日余晖铺满大地山川的时候,适逢军马场的牧马人归来时万马奔腾的场景,使得这样的下午完全就成了最壮美的景观,很多人每天都要赶来观看这一幕。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金波。不过,未过多久,金波就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被另外一样东西吸引了。
吸引他的,是一首歌,虽然他听不懂藏语,但是从曲调中他知道这首歌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让他尤为震惊的是唱这首歌的那个声音。
“不知是哪一天,从那远方归牧的马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女孩子的歌唱声。那是用藏语在歌唱。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我知道唱的是那首有名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歌声一下子就迷住了我。说实话,我从来没听过一个人能把歌唱得这么嘹亮和美妙,嗓音如同金属一般辉煌。当然,这副嗓子显然不是调教出来的,完全是一种野腔野调。仅凭她声音的本色,就会使人听得神魂颠倒……“
从此以后,这个声音就让金波彻底的着迷了,他依然会每天准时地出现在这个场合,但是吸引他的已经不再是那奔腾的骏马或者是最美的夕阳,而是那天籁之音。
难耐心中意,共演信天游。叔本华说,欲望是痛苦的起源,人一旦有了欲望,就会往往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金波也概莫能外。
在听闻这个藏族女子没人高亢嘹亮的嗓音没多久之后,金波的心中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他想回应一下这个歌声,他想“搭讪”一下那个女子。于是,他选择了最直接而又不唐突的方式,那就是每天在那个藏族女子用藏语唱完了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以后,紧跟着他又用汉语将这首歌唱一遍。
多么美好的一幕!
可是,这仅仅是开始,在如此“交往”了一段时间以后,两个人似乎都有心更进一步,因此也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唱一和”。
那一日,那个藏族女子在唱完了歌曲的第一段之后就停下来不唱了,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她,金波胆怯地尝试着唱了第二段,令他惊喜的是,紧接着他听到了那个女子开始唱第三段……
二人在这青海高原唱起了信天游,不过奇怪的是,二人从未见过面,并且一个是藏语一个是汉语。
月上柳梢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这样对唱一段时间以后,二人其实都难以按捺心中的情愫,尤其是金波。于是,他决定去找那个女子,哪怕违反纪律也要义无反顾的去。
终于,在某一天的下午,金波在骏马归圈之前毅然踏出了那一步,这时,他终于看到了那个幻想了千千万万遍的女子。
“有一天,我终于冒着风险,一个人偷偷溜出营房,在马群进场之前,飞跑着来到军马场的外面,和那位藏族姑娘见面了。她和我想象的完全一样,红红的脸庞,黑黑的发辫,一双眼睛象黑葡萄似的扑闪着,露出一排白牙齿憨憨地对我笑。”
尴尬的是,见了面的二人却发现彼此语言上都无法交流,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那个藏族女子扑进了金波的怀里,金波也忘情地紧紧抱住了她。那一刻,他们似乎忘记了身外的天地,忘记了彼此的差异,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可是,这个世界却没有遗忘了他们,没过多久,部队上的政委就出现在了金波的面前。接下来摆在金波面前的选择,或者说唯一的一条路,那就是复员回家。
这时,已经了无牵挂的金波便再次去寻找那个藏族女子,可却发现她已经被调走了,临走的时候,托她的朋友把一个白搪瓷缸留给金波作为纪念。这时,我们才明白之前金波为何每天都要抱着那个白搪瓷缸喝茶,每天抱着它回忆自己的青春。原来,他怀念的是他的初恋。
金波的爱情就这样诗意般的开始,而又戛然而止。
很多读者在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润叶与少安以及晓霞与少平身上,而往往忽略了金波的这段爱情。但是,其实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学历、地位、家庭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田家闺女,怎么就喜欢上了贫穷的孙家男儿呢?
其实,这儿也正是有着像金波一般的“精神上的相恋”存在。润叶喜欢少安,源于她从小到大对少安那种精神上的依赖;晓霞喜欢少平,在于她欣赏少平那股不屈服的劲。正是因为这样的相爱,才让他们的爱情看起来格外的与众不同。但是,其中“佼佼者”,还是当属金波与那个藏族女子。
所以说,唯有精神上的相恋,才是爱情真正的盛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