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句什么后句是大雅之堂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丹棱名士杨素出资在丹棱城南承建诗书堂,北宋名家黄庭坚为之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遂有“难登大雅之堂”的典故。 大雅堂竣工后,黄庭坚挥笔写下“大雅堂”三个大字,并撰写《大雅堂记》,记录杨素兴建“大雅堂”来龙去脉。黄庭坚在文中写到:“非大雅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为余师友,非大雅之作不能登大雅之堂与余神交
意思如下:
1.跳梁小丑: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的坏人。
2.难登大雅之堂:指上不了台面。意思是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
难登大雅之堂典故:事情可以追溯到北宋。当时文坛上有一个叫黄庭坚的人,他在诗词书法方面都是一流的,与苏东坡交好,他是著名的“苏轼四学士之一”。当时他很不满北宋流行的“西昆体”。他认为这种诗歌在追求工整和修辞上是片面的,丧失了《诗经》,杜甫以来的优良传统。因此,黄庭坚积极呼吁诗文革新,并发誓要保存杜甫在四川, 夔州等地所刻的诗歌,以纠正诗歌浮华的风气。此举受到著名学者杨素的称赞,于是投资在建了一座教堂,大厅里收藏了写的300多方赋碑,并请人为其命名。于是黄庭坚取了《诗经》的大雅的意思,把这个大厅命名为“大雅堂”,并为这本书写了一个匾,又写了《大雅堂记》来记住它。在黄庭坚看来,杜诗歌继承了《诗经》正统,应该作为后人创作诗歌的标准,不能偏离正道,否则会“难登大雅之堂”后来,这句话被用来指所有市场上不入流的作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