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适合墓碑上的诗句

桃子9个月前 (04-02)阅读数 5#古诗
文章标签华罗庚坟墓

1. 关于墓碑的诗句

关于墓碑的诗句 1. 描写坟墓的诗句

描写“墓碑”的诗句有:

1.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2.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

3.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

4.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文天祥《葬无主墓碑》

5.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一、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原诗: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二、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

原诗: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

三、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

原诗: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四、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文天祥《葬无主墓碑》

原诗: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是时龙渡江,甲子恍一周。借问葬者谁,承平百世祖。亦有周馀民,战骨委黄土。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神孙再立国,天以报至仁。大河流血丹,屠毒谁之罪。潼关忽不守,皇皇依汴蔡。螳螂知捕蝉,不知黄雀来。今古有兴废,重为生人哀。

五、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2. 描写坟墓的诗句

描写“墓碑”的诗句有: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

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文天祥《葬无主墓碑》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一、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原诗: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二、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

——灵澈《句》原诗: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

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

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

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三、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原诗: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四、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

——文天祥《葬无主墓碑》原诗: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

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是时龙渡江,甲子恍一周。

借问葬者谁,承平百世祖。亦有周馀民,战骨委黄土。

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神孙再立国,天以报至仁。

大河流血丹,屠毒谁之罪。潼关忽不守,皇皇依汴蔡。

螳螂知捕蝉,不知黄雀来。今古有兴废,重为生人哀。

五、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3. 描写墓碑的句子

1、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作者受到震憾,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

2、正是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来修饰自己坟墓的人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

3、这座坟墓,埋葬了我狼藉的青春,心碎了却还执意逞强,为不受伤害,所以假装坚强,为了坚强,我伪装出一副坚硬的躯壳,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自己很伟大。其实,从头到尾,只在自己的坟墓里磕头碰壁,伤痕累累。

4、这就是名震全球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一个普通地无法再普通的坟墓,一个世纪伟人的息身之所。

5、于是我开始掩埋自己的悲愤,藏下自己的泪水,用沙土一粒一粒地埋葬,不露缝隙地封闭自己的委屈,让自己的坟墓不被别人挖掘,即使崩溃地颓废,也要从容地离去,不露声色地慢慢蒸发般的消融。

6、用血浇灌的曼佗罗如此妖艳,我的心却如此痛,交错的目光,一段漫长寻觅爱的旅途将终结在我的坟墓。

7、一座坟墓,能否葬送自己的悲伤?一座坟墓,是否隔绝了两个时代?

8、无论在做什么,总要背负着坟墓,重重的压得你弯了腰,添了岁月的皱纹。像是地牢,冷冷的监视着,锁住了我们的一生。

9、我惶恐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努力避开不随碎石一同下落。最终坟墓陷成一个黑洞,洞里传来妖娆柔媚的里拉声。我蹲下,俯视黑洞,却仅能见到无底的漆黑,没有一点光亮。

4. 关于坟墓的句子

1、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作者受到震憾,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

2、正是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来修饰自己坟墓的人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3、这座坟墓,埋葬了我狼藉的青春,心碎了却还执意逞强,为不受伤害,所以假装坚强,为了坚强,我伪装出一副坚硬的躯壳,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自己很伟大。

其实,从头到尾,只在自己的坟墓里磕头碰壁,伤痕累累。4、这就是名震全球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一个普通地无法再普通的坟墓,一个世纪伟人的息身之所。

5、于是我开始掩埋自己的悲愤,藏下自己的泪水,用沙土一粒一粒地埋葬,不露缝隙地封闭自己的委屈,让自己的坟墓不被别人挖掘,即使崩溃地颓废,也要从容地离去,不露声色地慢慢蒸发般的消融。6、用血浇灌的曼佗罗如此妖艳,我的心却如此痛,交错的目光,一段漫长寻觅爱的旅途将终结在我的坟墓。

7、一座坟墓,能否葬送自己的悲伤?一座坟墓,是否隔绝了两个时代?8、无论在做什么,总要背负着坟墓,重重的压得你弯了腰,添了岁月的皱纹。像是地牢,冷冷的监视着,锁住了我们的一生。

9、我惶恐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努力避开不随碎石一同下落。最终坟墓陷成一个黑洞,洞里传来妖娆柔媚的里拉声。

我蹲下,俯视黑洞,却仅能见到无底的漆黑,没有一点光亮。10、托尔斯泰的坟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坟墓,美在朴素的坟墓!11、时间扫过荒芜的思想,将尘土顽石堆成一座坟墓。

站在坟头上远望,仍不见地平线上燃起传说中的希望。一片沙漠,风卷沙石割我的脸,流出血来滴在无际的大漠中,便隐匿起来了。

12、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打动我的基础。

13、孤坟的前面有一座非常奢华的坟墓。坟头旁边铺着金纸,放着鲜花与花圈。

墓碑是大理石的,又高又大,上面刻的字也是金色的。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大理石护栏,把坟墓布置得像主人的私家小庭院,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干干净净。

5. 母亲墓碑碑文诗词范例

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

范例:

1、母亲碑文

先母周氏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

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2、李XX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6. 描写坟墓的句子

1、上弦月高挂在夜空中,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在冰凉的石碑上。

聆听凄凉的风伴随着远处传来的琴声寂寞地低语,唱着那首古老的童谣,为这里沉眠的逝者悲哀。问你悲哀什么,无语,惟有你的歌声在茫然的夜空回响。

2、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长大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

于是我又想改变我的家人和朋友,事实证明我的家人和朋友也是不可改变的。 我所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是改变我自己。

但是我惊奇且欣喜地发现,当我改变了自己时,或许,我就可以影响到我的家人和朋友。或许,我就可以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

3、用血浇灌的曼佗罗如此妖艳,我的心却如此痛,交错的目光,一段漫长寻觅爱的旅途将终结在我的坟墓。 4、一座坟墓,能否葬送自己的悲伤?一座坟墓,是否隔绝了两个时代? 5、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打动我的基础。 6、我惶恐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努力避开不随碎石一同下落。

最终坟墓陷成一个黑洞,洞里传来妖娆柔媚的里拉声。我蹲下,俯视黑洞,却仅能见到无底的漆黑,没有一点光亮。

7、于是我开始掩埋自己的悲愤,藏下自己的泪水,用沙土一粒一粒地埋葬,不露缝隙地封闭自己的委屈,让自己的坟墓不被别人挖掘,即使崩溃地颓废,也要从容地离去,不露声色地慢慢蒸发般的消融。 8、无论在做什么,总要背负着坟墓,重重的压得你弯了腰,添了岁月的皱纹。

像是地牢,冷冷的监视着,锁住了我们的一生。 9、这座坟墓,埋葬了我狼藉的青春,心碎了却还执意逞强,为不受伤害,所以假装坚强,为了坚强,我伪装出一副坚硬的躯壳,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自己很伟大。

其实,从头到尾,只在自己的坟墓里磕头碰壁,伤痕累累。 10、正是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来修饰自己坟墓的人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

11、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作者受到震憾,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 12、时间扫过荒芜的思想,将尘土顽石堆成一座坟墓。

站在坟头上远望,仍不见地平线上燃起传说中的希望。一片沙漠,风卷沙石割我的脸,流出血来滴在无际的大漠中,便隐匿起来了。

13、托尔斯泰的坟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坟墓,美在朴素的坟墓! 14、孤坟的前面有一座非常奢华的坟墓。坟头旁边铺着金纸,放着鲜花与花圈。

墓碑是大理石的,又高又大,上面刻的字也是金色的。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大理石护栏,把坟墓布置得像主人的私家小庭院,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干干净净。

15、这就是名震全球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一个普通地无法再普通的坟墓,一个世纪伟人的息身之所。

如果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一句话,你会刻什么呢?

适合墓碑上的诗句

1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张圣蓉1948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出生不久便随父母到台湾居住。她从小聪慧,喜爱读书,对数学情有独钟。张圣蓉中学毕业后考入著名的台湾大学数学系,1970年获学士学位。她不满足于此,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欧拉的故事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楼主,我只有一篇,超过二十字的。不过,二十字很少唉!刚刚打的那一点点字就已经超过二十字了!!! 陈景润

参考资料:

baidu.com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比如说:买菜、卖菜、算多少钱…… 华罗庚的少年故事 华罗庚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他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小的时候,却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华罗庚上学时,老师和同学发现他口齿不清,行动不灵,总是笨手笨脚的,又寡言少语,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罗呆子”。而且背地里常常议论:“华老祥家的‘罗呆子’长大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其实,华罗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动脑筋,只是他平时少言寡语,又笨手笨脚,因此别人总是察觉不到。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 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 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 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 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使他后来成为一名卓越的数学家。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如果非要给自己的墓志铭写上一句话,那么我一定会写 : 年轻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改变世界,而是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而只有这样,说不定才有改变世界的可能。我想还是画一个圈圈。既是说我到这个世界走了一圈,也是画一个句号。并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