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存养良知要在事上磨
来书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①,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① 退省:退下反省。语出《论语·为政》。
②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周道通来信说,事上磨就是无论有事无事,都要专心存养良知。我在心性修炼的时候,碰到个很实际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请教一下先生。没有具体事情比较闲的时候,私心杂念就会特别多;有时候事情特别多应接不暇,又会自感才力不足,虽然竭力硬撑,也会精神疲惫不堪。做功夫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呢?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阳明先生首先对周道通予以肯定。回信说,就你的情况而言,做功夫这个事情,我是认同和支持的,修身的路上难免会有些出入和模糊的时候,不必为此而气馁。
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一息尚存,都要存养良知,让良知始终充盈,虚灵不昧。人终身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自小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始终不能忘记存养良知,这就是“必有事焉”。
人只要活着,心是不可能完全不动的,只是有时候动的幅度大,有时候动的幅度小,心完全停下来就是植物人了。心静的状态,不是不动,只是动的幅度很小而已。
你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这已经把“事”和“培养本源”看成是两件事了。其实这应该是一件事“必有事焉”,记住勿忘勿助,没事的时候存养此心,兢兢业业就像有事一样;有事的时候应该把这心放下,坦坦荡荡就像没事一样,这样我们的心才没有那么累。事情来了,只是尽我的良知去应对,就是所说的“忠恕违道不远”。
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出现时好时不好,良知不能顺畅,气机流行有卡顿的情况,是因为有“毁誉得失”的顾虑牵累。瞻前顾后是不能切实的致良知的。如果放下这些“毁誉得失”,就能更切实的致良知。也就会具备看穿幻象的能力,平常所认为是善的念头,不一定就是善;认为是不善的念头,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不善。
“毁誉得失”本质上也是因为好名好色好利的私欲衍生出来的,是需要格掉的。如果不能做到,很容易会摧残戕害自己的良知。
普通人很容易在没有事情的时候,思虑种种杂念百出,常说的“温饱思*欲”就是基于此。心就像一个容器,必须往里边放点东西,它才能安生下来,如果心中不能存养良知,私欲就会不断的侵渗进来。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就是照管好自己的心,时时保持内中良知充盈,不被私欲趁虚而入。
山阴金兰生先生说“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遇到事情了,道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等等因素而改变。如果自己先乱了方寸,不能循理而行,无疑只会让事情向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有事时如能像无事时一样镇定,保持心智在线,事情反而容易处理好。
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哪怕天大的事,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只要觉得问心无愧,心自然就安了。在良知的引导下循理而行,处理好人力可及的部分;用一腔浩然正气,坦然接受人力不可及的部分,人生自然饱满充盈。
阳明先生强调“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周道通将“事”和“培养本源”分为两件看,所以出现“困顿失次”的毛病,显然是内外分离了。
如果不能从根源上看清楚,就容易导致平日里,自己认为是对的不一定真的就对,平日认为是不对的,也不见得就真的是不对。
比如做事情,想尽快尽美的把事情做好,看似是对的。但因为拼的太厉害,身体吃不消了,一下子病倒了,事情也只会半途而废了。这就是“违理而行”了,误将贪功冒进当做了致良知。
今日在抖音视频看梁冬与郦波老师的对话。我几乎每一个视频我都转发到了日常,实在是深有同感,深以为然。
我前段时间,也分享过郦波老师写的书和他引用的诗词古文,讲解的学习之道。当作自己也是一个中学生。
“孩提知爱,稍长知敬,此性生之良也。知识开而习操其权,性失初矣。古人重蒙养正,以慎所习,使不漓其性耳。
今日孺子转盼便皆长成,此日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故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说的是习惯,品性要从小养成,趁着他们“知爱”“知敬”的时候。所以言传身教非常重要,而且相比言传,身教更为重要。
今日的视频中,他们分享的是觉知。
“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往往在觉知里,我们可以获得新的力量。
我经常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网名笔名改成“觉浅”,不仅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浅”,更是在浩瀚学海和传统文化中,觉知到自己的浅薄。
所以好多次,我都想停止“一日一句”分享,因为有卖弄文化之嫌疑,又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求证,变成了道听途说和炒剩饭。
所以我尽量不搜索关于这句话的文章,也不做任何书评,不帮忙搞拆书,只做纯粹的读后心得,只是基于自我阅历、学识、基础上的分享,尽量多用自己的文字,多用现实中的案例,多记录自己的思考。
引用一段话,举一些例,写一段思考,可能并不成熟,即便没有流量,就纯当写作练习和日常记录。
所以特别赞同今日他们分享的“心上学,事上练”。
读书思考,是“心上学”。
把大家的著作,当成专业书和教科书来看,在享受他们的文字和妙思时,像是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我在看大家小书,看阿耐的《大江大河》,看路遥《平凡的世界》,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看叶嘉莹的《荷花五讲》,看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看很多很多,都是在“心上学”。
保持一种开放思维,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不人云亦云,也不自以为是。
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因为负责新闻报道和机关事务,每天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各大主流平台上的文章,看到好的文章一定会记笔记,转收藏。若是看到好的报告材料,也会奉为珍宝。
慢慢地,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基本的范式和框架,特定的专业术语和表述,体系的编写思路和模块,基本上就能有一些皮毛功夫了。
运思写作,便是“事上练”。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沉浸于创造的时候。这就是郦波老师和梁冬分享的另外一个观点,便是“入乎其中”。
所有的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和所有在创意领域的人,几乎都会在“入乎其中”找到一种研发和创造的快乐。
若没有这种感觉,想必不会熬过没有成果,没有流量,没有观众的时候。
冰心作家有首小诗,我觉得写得特别好。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成名成家的人,永远在少数。绝大部分,依然在路上坚持,甚至淹没于沧海。即便已经成名成家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也为数不多。
所以心里才更加佩服《诗经》里的创作者,佩服孔孟老庄,佩服司马光,佩服李清照,佩服苏轼,佩服王国维,佩服张爱玲,佩服三毛,佩服路遥,佩服莎士比亚,佩服茨威格,佩服圣埃克苏佩里,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
“心上学,事上练”。与其相对的是,王阳明的“心上练,事上学”。就是若是心上也要不断领悟和练习,不然再多的练习也是不得要领的。
两者皆有道理,但各有侧重。我想对于我这种菜鸟和浅薄之人来说,更多的还是“心上学,事上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