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厚德载物。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万物之中,以水对世界的益处最多,但水性至柔,和顺向下,给人以非常低调谦和的感觉。所以说最美好的品德就要象水一样,调润万物而不自居其功。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老子道德经一则》窦中亮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马王堆帛书《老子》恰恰相反)。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上善若水下联对什么
十大人生美德智慧:善 智 淡 坚 韧 容 宁 静 诚 简
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2、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3、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4、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5、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6、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7、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8、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9、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10、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淡泊明志,明心立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2、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3、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4、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5、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6、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7、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8、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9、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10、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意味着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能够适应任何环境,无论高处还是低处,它都能生存;同时,水也有利于万物,给予生命以滋养。这种适应性和包容性以及给予性,都体现了水的至善至美的品质。
“厚德载物”则表示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载万物,就如同大地一样。大地厚实,能够承载各种生物和植物,为它们提供生长和生存的土壤。同样,道德高尚的人也能够承载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两句话的组合,既体现了水的至善至美的品质,又强调了道德高尚的人的承载力。它们共同表达了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品质,同时也要具备适应性和包容性,能够承载万物,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是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