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面是网上关于这句话的小文章哦~希望对你有帮助~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句,用来描写“陋室”自然清雅的环境.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注为“苔痕上了台阶,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郭等的译注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误将“绿”“青”作使动用法;其二是把对意境的理解当成翻译,违反了直译的原则.“绿”和“青”不宜解为“使动用法”,因为使动用法是指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了宾语,指使动词让宾语怎么样,原句可能没有宾语,但可以准确地补充出来.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移”“屈”的后面可以补充被省略的“之”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绿”和“青”都没有宾语,若补充为“苔痕上阶绿(阶),草色入帘青(帘)”,或者“苔痕上阶绿(之),草色入帘青(之)”,则有化简为繁之嫌.如果按照郭锡良等将“草色入帘青”译为“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那么,补充省略的宾语就成了“草色入帘青(室)”了.那个“室”字从何而来?恐怕就是译者演绎出来的,太离谱了——断没有这样的道理.译文的依据是原文,能直译的就要直译;至于对诗文意境的理解,那是另一回事;抛开原文去演绎,那不是古文今译的正途.如果以“青”的不只是“帘”还把室内映绿了为理由,就将“草色入帘青”译为“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那么,是否可以说苔痕不只是上了台阶还上了和台阶高度相当的墙,难道就可以将“苔痕上阶绿”译为“苔痕上了台阶和与台阶高度相近的墙,使台阶和那一截墙都绿了”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从两个观察视角来写陋室的.从室外观察,可以看到陋室的墙脚和台阶上生长着青青的苔藓,台阶呈现出绿色;从室内看过去,透过帘子的缝隙可以看到院内青葱的草色,给人以青色的帘子被杂色所间隔的感觉.这两个句子属于兼语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即“苔痕上阶(阶)绿,草色入帘(帘)青”.“阶”和“帘”既是前一结构的宾语成分,也是后一结构的主语成分.凡是不用特殊用法能讲通的,就不按特殊用法讲,能化繁为简的就不化简为繁.按兼语式理解简明而贴切.这两句应该翻译为“苔痕上了台阶,台阶显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子,帘子泛着青色”.
翻译: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一文,刘禹锡诸集均未见收录,近年有人疑为伪作。但此文前代屡见献文记载,内容又与作者行事相合,似仍以视为刘作为宜。本文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颂功德与昭申鉴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