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关于“篱落” “清秋”“残月 ”“若颜”。

梵高10个月前 (04-08)阅读数 7#古诗
文章标签建安诗人

清秋冷落上西楼

残月相约柳梢后

若颜梦里不曾改

冰晶坠落瑶池台

篱落,篱落的词语解释是篱笆与喻外蕃与屏障。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残月,指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若颜,好像...的样子

古诗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关于“篱落” “清秋”“残月 ”“若颜”。

(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②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