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存养良知要在事上磨
来书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①,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① 退省:退下反省。语出《论语·为政》。
②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周道通来信说,事上磨就是无论有事无事,都要专心存养良知。我在心性修炼的时候,碰到个很实际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请教一下先生。没有具体事情比较闲的时候,私心杂念就会特别多;有时候事情特别多应接不暇,又会自感才力不足,虽然竭力硬撑,也会精神疲惫不堪。做功夫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呢?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阳明先生首先对周道通予以肯定。回信说,就你的情况而言,做功夫这个事情,我是认同和支持的,修身的路上难免会有些出入和模糊的时候,不必为此而气馁。
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一息尚存,都要存养良知,让良知始终充盈,虚灵不昧。人终身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自小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始终不能忘记存养良知,这就是“必有事焉”。
人只要活着,心是不可能完全不动的,只是有时候动的幅度大,有时候动的幅度小,心完全停下来就是植物人了。心静的状态,不是不动,只是动的幅度很小而已。
你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这已经把“事”和“培养本源”看成是两件事了。其实这应该是一件事“必有事焉”,记住勿忘勿助,没事的时候存养此心,兢兢业业就像有事一样;有事的时候应该把这心放下,坦坦荡荡就像没事一样,这样我们的心才没有那么累。事情来了,只是尽我的良知去应对,就是所说的“忠恕违道不远”。
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出现时好时不好,良知不能顺畅,气机流行有卡顿的情况,是因为有“毁誉得失”的顾虑牵累。瞻前顾后是不能切实的致良知的。如果放下这些“毁誉得失”,就能更切实的致良知。也就会具备看穿幻象的能力,平常所认为是善的念头,不一定就是善;认为是不善的念头,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不善。
“毁誉得失”本质上也是因为好名好色好利的私欲衍生出来的,是需要格掉的。如果不能做到,很容易会摧残戕害自己的良知。
普通人很容易在没有事情的时候,思虑种种杂念百出,常说的“温饱思*欲”就是基于此。心就像一个容器,必须往里边放点东西,它才能安生下来,如果心中不能存养良知,私欲就会不断的侵渗进来。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就是照管好自己的心,时时保持内中良知充盈,不被私欲趁虚而入。
山阴金兰生先生说“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遇到事情了,道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等等因素而改变。如果自己先乱了方寸,不能循理而行,无疑只会让事情向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有事时如能像无事时一样镇定,保持心智在线,事情反而容易处理好。
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哪怕天大的事,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只要觉得问心无愧,心自然就安了。在良知的引导下循理而行,处理好人力可及的部分;用一腔浩然正气,坦然接受人力不可及的部分,人生自然饱满充盈。
阳明先生强调“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周道通将“事”和“培养本源”分为两件看,所以出现“困顿失次”的毛病,显然是内外分离了。
如果不能从根源上看清楚,就容易导致平日里,自己认为是对的不一定真的就对,平日认为是不对的,也不见得就真的是不对。
比如做事情,想尽快尽美的把事情做好,看似是对的。但因为拼的太厉害,身体吃不消了,一下子病倒了,事情也只会半途而废了。这就是“违理而行”了,误将贪功冒进当做了致良知。
关于事在心上练,心在事上磨是什么意思如下:
“心中磨”,磨的是与生俱来的良知,“事上练”,给了人们破壁求真的方法,“致良知”,则是最终目标,最终要抵达的精神世界,整句话有目标、有信心、有方法,是每个普通人马上就能做的,但万事贵在坚持做,长期做,毕生做。关于阳明心学,近年成为民间显学,机场书店必卖读物,而且归到“成功学”那一栏。
其实这样反而阻碍了心学普及的进程,增高学习门槛——不过转念再想,这么一种学问,有着高门槛才是合情合理的吧,门槛的表现形式不一,有时棒杀,有时捧杀,但古往今来,最大的门槛恰在人们心里。对于“知行合一”,有句更通俗易懂的话:“事上练,心中磨,致良知”。
要有知行合一的觉悟。
心学较之以往哲学门派最大的不同就是格物致知,承认并重视“知道了”和“做到了”之间巨大的鸿沟,并给予了跨越鸿沟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在每个当下、每个意念、每件小事上做到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既是心学,也是实学,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难行易,既是说“知”是“行”的基础,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事之成”,觉悟真知是为最难,真的透彻明白了行动起来并不难,也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行本一,知与行两者本来是一体两面,浅知则浅行,深知则深行,好过于不知不行,或者只知不行。
要“用心”做事。
需要你秉承自由意志,而非囿于环境、规则和习惯去做任何事,就都是在致良知,这个过程是你在逐步回归本心、明心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产生的情绪和心理都是因为一些外界事物。当你的情绪波动较大时,你会看不清这个世界,只有在自己内心平静、稳定下来时,才能认真对待这个世界,感受身边的一切。
王阳明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事在心上练”。即使在剿匪之时,他也能静下心来讲学。话说再多都是空的,真正在面临危机之时,能够泰然处之,淡定自若,才算是修炼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