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下面还有两 句是什么来着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十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中的最后一句话,所以没有后面的话了。
原文:《警世通言·卷十七·钝秀才一朝交泰》
明末:冯梦龙
其年正是三十二岁,交逢好运,正应张铁品先生推算之语。可见: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译文:他的年纪正好是三十二岁,得到了好的运气,真是应验了张铁品先生推算的话,由此可见:世间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丝一毫都不得人们更改。
《警世通言》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冯梦龙,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警世通言》的内容里,宋元旧作占了将近一半,如《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等,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地经过冯梦龙的整理、加工。
在《警世通言·绪言》中,冯梦龙自言将前代、今世的传说、野史,搜集整理。
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类,至于是事实还是虚构,都无需要去深究,也没必要“去赝存真”,因此书中人物、内容等是实事存在还是故事传说,其实无须理会,“其真者”可以作为经典、正史、经书等的补充,“赝者”,则是取它的“激扬劝诱、悲歌感慨”的意义。
无论是事实、还是虚构,只要道理不悖,即“事赝而理亦真”;只要“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便是善的,真的。这也是冯梦龙纂辑此书的目的。
至于书名定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绪言》中,冯梦龙称:“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譬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司马懿在上方谷的时候是一场雨救了他?
却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杀败,匹马单枪,望密林间而走。张翼收住后军,廖化当 先追赶。看看赶上,懿着慌,绕树而转。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树上;及拔出刀时,懿已走出 林外。廖化随后赶出,却不知去向,但见树林之东,落下金盔一个。廖化取盔捎在马上,一 直望东追赶。原来司马懿把金盔弃于林东,却反向西走去了。廖化追了一程,不见踪迹,奔 出谷口,遇见姜维,同回寨见孔明。张嶷早驱木牛流马到寨,交割已毕,获粮万余石。廖化 献上金盔,录为头功。魏延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 且说司马懿逃回寨中,心甚恼闷。忽使命赍诏至,言东吴三路入寇,朝廷正议命将抵 敌,令懿等坚守勿战。懿受命已毕,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却说曹睿闻孙权分兵三路而来,亦起兵三路迎之:令刘劭引兵救江夏,田豫引兵救襄 阳,睿自与满宠率大军救合淝。满宠先引一军至巢湖口,望见东岸战船无数,旌旗整肃。宠 入军中奏魏主曰:“吴人必轻我远来,未曾提备;今夜可乘虚劫其水寨,必得全胜。”魏主 曰:“汝言正合朕意。”即令骁将张球领五千兵,各带火具,从湖口攻之;满宠引兵五千, 从东岸攻之。是夜二更时分,张球、满宠各引军悄悄望湖口进发;将近水寨,一齐呐喊杀 入。吴兵慌乱,不战而走;被魏军四下举火,烧毁战船、粮草、器具不计其数。诸葛瑾率败 兵逃走沔口。魏兵大胜而回。
是。小说《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兵35万驻扎于祁山,司马懿调集40万兵马,在长安以西渭水一带摆开阵势,准备与诸葛亮决战。
诸葛亮一边布置部下储运粮草,一边亲自去察看地形,筹划作战方案。当他在渭河以南发现上方谷这一特殊地形时,心中无比喜悦,立刻想好了一条妙计。上方谷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
每次只能一人一马通过,谷内一块平地,能容纳1000多人,就像个葫芦,正是设防歼敌的绝妙地带。于是,诸葛亮叫士兵们把干柴、硫磺、火药等埋藏在谷中,同时在谷地两边高山上埋伏着数千名精兵,一切准备停当,诸葛亮开始实施灭魏计划。
诸葛亮叫大将魏延去打司马懿,只准败不准胜,按预先设计的线路败退,一步步把司马懿的军队引入上方谷。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中,只听一声炮响,山上的士兵投下无数的木头、石块堵塞了谷口,接着,丢下无数根火把,引燃了谷内的干柴。
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司马懿抱着司马师、司马昭大哭道:“我们父子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浇灭了熊熊的烈火。司马懿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天不亡我,再不杀出去,还待何时!”
说时迟,那时快,他们父子带兵奋力冲杀,突破重围。诸葛亮在山上看到这一切,不禁长叹一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来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
同时,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
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扩展资料:
历史中有过这样的描述,草船借箭空城计其实是历史中虚构的,卧龙火烧上方谷可以算是一个例子,能否真实的实施这件事一直是大家所怀疑的。
有人声称孔明感叹的并不是上天助曹不助汉,身旁将士太少才是伏龙感叹的原因,如果汉丞相有足够多的兵马,再或者魏延的得力干将们全力以赴支持他,那么即使没有这一场大火仲达也将被诸葛亮收入囊中。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说的特别的棒,虽然火烧司马大将军失败了,不足以应对敌方的兵力使得汉丞相未能在战役中取得胜利,所以诸葛亮哀叹的正是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的失败,而与上天下的大雨没有什么瓜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上方谷之战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