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步兵和骑兵有什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2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骑兵作战

步兵骑兵最大的区别就是有马和没马,步兵骑兵分别是讲述打仗时候的兵种 步兵是那种拿枪、朴刀等武器和身穿战甲的士兵,而骑兵是骑马的士兵骑兵又分弓箭骑兵和长枪骑兵大刀兵。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分队。

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在外国,17世纪30年代战争时,参战国军队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员是骑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曾有17个骑兵军,八十多个骑兵师。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骑兵部队主要装备有弓箭、马刀、标枪、战斧等。中华民国时期,骑兵最多时达二十多个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自1928年4月建立第一支骑兵分队起到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发展至12个骑兵师,目前,只在边防部队中保留少量骑兵分队骑兵是一支有组织的快速部队,他们能快速的打击对手,也能在战况不利时迅速撤退,脱离战场。

步兵,指徒步行军作战的士兵。在冷兵器时代区别于车兵、骑兵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近现代的步兵也依靠马匹、自行车、卡车、火车、装甲运兵车、直升机、运输机、舰艇等手段机动至战场。广义来讲,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武器平台进行作战的部队,统称为步兵。狭义来讲步兵是进行正规攻防的兵种,而特种作战的部队如海军陆战队、伞兵等都不应属于狭义的步兵部队。

二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骑兵,骑兵在二战中的作用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团长曾经说过,骑兵那都是宝贝疙瘩。骑兵在以往的战争当中,是一种战斗力及其强劲的兵种,在古代战争当中担当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时候甚至是拥有一直强大的骑兵部队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机械化的战争当中仍然是保留下了这种建制。

那么这看似有点low的骑兵队伍,究竟为什么还会出现在战场上呢?

1、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战场上都是采用机械化作战方式的。

步兵和骑兵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印象之中,二战的时候各个国家之间都会来几场坦克大战,好像在那个时期人类完全进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按照当时的记载来看,有能力发动机械化战争的国家只有美英苏德四个“大佬”国家,其战斗规模也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大陆上。

就算是日军在中国横行无阻,也没见他们过多的使用坦克军团进行作战。至于当年的咱们那就更不用说了,看看李云龙有多宝贝他的骑兵连就知道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骑兵的优势还是可以发挥出来的,骑兵建制往往能有很有效的打击敌人。像波兰其实不弱,但是他遇到了德国,坦克天克骑兵啊,所以才败得那么快!

2、其次,石油资源要丰富。

坦克在战场上的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强度极高的防备装甲让普通的枪炮发挥不出一丁点作用。在某些影视剧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士兵拿着炸药包去炸坦克的情景,其实这些炸药根本对坦克造不成威胁,除非凑巧炸毁了坦克的履带,要不然只能白白牺牲。

这样一个“无敌”的存在,骑兵冲过去也是一种“找死”的行为。不过也要认识到一点,让一个重达几十吨的铁疙瘩跑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其烧油量肯定比我们的大排量汽车要多。对于一些贫油国家来说,就算给他们装备上坦克军团,那他们也“养不起”,所以骑兵在当时还算是“高高在上”的。

3、最后,工业发展的限制作用。

有很多军事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代打仗拼的就是工业实力,所以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往往决定了他的战备力量。二战时期能实现机械化的国家没有几个,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还都在萌芽状态,中国本身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工业实力强的国家可以通过机械化的军队提高作战效率,用坦克和卡车进行运输活动,这样的运输方式会让军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

可是对那些工业进程缓慢的国家来说,很明显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军队的机动性呢?他们就把目光放到了骑兵身上,当时苏联有很多军队都配备了战马,不过这些马匹并不是直接用来冲刺作战的,步兵们借用马匹把自己运送到战场之上,然后下马步行作战。所以战马在当时更多的是担任运输工作,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4、综上所述,骑兵的存在是当时时代的需要,当然也是“落后”的象征。在如今完全机械化的战备时代,骑兵也只能淡出历史舞台。不过骑兵军团具有的气势和精神,仍然会保留在人们的意识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