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什么意思?
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即人才选拔制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士族阶级立场,不管这个人怎么样,身为贵族一定不会落为官员中的下层,而庶民们不管怎么努力多么优秀,都没法得到士族的身份。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它产生于曹魏,发展于晋朝,至南北朝时期已经彻底成型。这个选官制度一共存在四百多年,它承袭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使九品中正制诞生的,正是中小地主和寒门,但九品中正制损害的,却是他们的利益。在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腐朽至极,彻底被门阀士族操纵,向上的通道被他们垄断。这引起了中小地主阶级的不满,他们强烈要求获得政治地位上升的权利。
曹家并非名门出身,这使得曹家需要中小地主阶级和寒门子弟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曹魏又离不开世家大族。于是,曹魏建立起九品中正制度,在门阀士族与寒门子弟之间进行平衡,在保留门阀士族政治特权的同时,给予其他人上升的通道。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使官吏的选拔有了标准,给予中小地主阶级一部分上升渠道。然而,九品中正制下负责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中正官基本上都出身于门阀世族,这就意味着门阀世族掌握了官吏选拔的权利,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扩展资料:
品中正制本就是一种妥协之举,曹魏既要借助寒门子弟打击门阀世族,又要赢得他们的支持,故而当门阀世族代表尚书陈群向政府提出“九品官人”的方案时,魏文帝曹丕欣然应允,而这正是九品中正制的雏形。
可是诞生于两汉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公平上没有长足的进步,这引起门阀士族以外阶级的不满,他们要求改革选官制度。
矛头基本上都指向门阀士族以及九品中正制,皇帝不得不向庶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妥协,限制世家大族的权利,减轻农民的赋税。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颁布“均田制”,将依附于门阀士族的佃户和奴隶解放出来,这使得庶族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他们要求政治权利,获取上升的通道,而科举制就应运而生。
这种说法是从“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选拔方式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这个“知道”的回答里有“九品中正制”的详细演变过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51991.html:
“九品中正制”本来是曹魏时期,在东汉官吏选拔制度的基础上改进的、按照儒家规范评议官员和备用人才的选拔制度。其中,对人物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创立之初,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之后门阀世族就逐渐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因为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家世成为唯一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自隋(隋炀帝)之后,设立“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废止。但门阀世族的势力仍然延续到唐初,山东世家大族的文化风习仍然为后世所仰。比如太平公主嫁入的崔家,就是山东大族之一,在当时看来,谈不上“下嫁”,倒像是皇家高攀了(因为隋唐两代都有鲜卑血统,是崔卢李郑王等所不愿论及婚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