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杭州美景的千古名诗佳句
1.
杭州: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苏州: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2. 杭州美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记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请你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杨巨 源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杭州祝涛头二首 徐凝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
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杭州观潮 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 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 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 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 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 凿,此理遣谁寻。
经杭州 顾非熊
郡郭绕江 ,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题杭州孤山寺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观杭州柘枝 张祜
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蛾暂起来。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 摧。
看著遍头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题杭州天竺寺 张祜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上路穿岩 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洞壑江声 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 恨,更看峰顶莲。
3. 赞颂苏杭美景的名诗佳句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玉楼春》宋. 欧阳修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拙政园·兰雪堂联
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洒留连,独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
斯圆乃吴下名匠,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
拙政园·远香堂联
旧雨集名圆,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
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4. 杭州的千古名诗佳句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
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
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4、《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5、《忆江南三首其二》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5. 描写杭州美景的诗句佳句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zd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 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译文: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杭州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
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3,《杭州春望内》唐代 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4,《一枝花·杭州景》元代 关汉卿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
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译文:杭州以西那美丽的盐场就似一带贵重的琼瑶,吴山色彩万千宛若油碧的翡翠层层叠叠。
哎呀呀,看看钱塘江象是万顷的玻璃闪闪发光。5,《忆江南词三首》唐代 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容。何日更重游。
6. 描写杭州的诗句和佳句《西湖美景》[原](古体)
山环秀郭,湖抱丽城;荷香十里, 柳韵千株。停立船头,极目四野;
望断桥残雪, 迎曲院风荷; 听南屏晚钟, 赏平湖秋月 。
看东边高楼林立,西边湖光山色。远眺宝淑雷峰,近观三潭印月。
苏堤如黛,白堤翠绿;一池涟猗,满目碧翠;平湖画卷,美景尽收!
《漫步六桥》[原](七律)
苏堤烟柳绿桥畔,夕照朝辉景更幽;映波近观鱼戏藕,锁澜远看雁追鸥;
望山夕眺碧峰翠,束浦晨迎旭日悠;雨中跨虹仙境美,东来西去压堤舟。
《登三台阁》[原](七绝)
登高且上三台阁,旖旎湖山一望收;叠翠峰峦翻碧浪,千帆飘忽影追鸥。
《夏日风荷》[原](七绝)
骄阳似火卷人潮,涌过花溪上曲桥;风荷熏蒸游客醉,哪管热焰顶头烧?
《桥堤春晚》[原](五律)
柳絮随风落,时光草木催;湖平云倦动,树茂鸟慵飞;
夕照斜花影,晨光笼竹扉;桥堤无岁月,何必伴春归?
《留余山居》[原](五律)
才游通寺景,又上翠屏峰;云气千松绕,烟霞一径横;
听泉先洗耳,赏月应禁声;闲趣觅秋景,云台听鸟鸣。
《月夜湖歌》[原] (五绝)/
暮霭月初晴,湖歌婉转情;鼓筝齐伴奏,疑是晚钟声。
《莲舫听荷》[原](五绝)
莲亭石作舱,帛袖暗飘香;细雨纷飞落,听荷启舸窗。
7. 写几句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样的千古的名诗佳句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
8. 流传千古佳句有哪些补充:你知道杭州的名诗佳句有哪些1——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4——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5——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不只辛苦为谁甜。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9——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1——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14——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1——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4——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2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 有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名诗佳句有什么1《杭州春望》
唐代: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2.《一枝花·杭州景》
元代: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3.《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唐代:孟浩然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4.《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春题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本文的主人公初唐诗人陈子昂其采用的方法可谓震古铄今,匪夷所思,让你想都想不到。提起陈子昂,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登幽州台歌》的诗,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诗人的某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更通透的一点来说,是诗人某种人生触底的反弹,理想在现实的破灭后幻象中所发的牢骚,这牢骚一发可就发大了,大的让后世人摸不着北,还让后世人产生许多高雅古朴的想像和意境,其实了解了陈子昂的生世,再理解这首诗,就感觉诗人心中充满了苦楚和伤感,更有一言难尽的尴尬,正是在吟完了这句千古牢骚之后,不满屈阶俯身甘做幕僚的陈大诗人方愤而辞职,回乡养老。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进士出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陈子昂出身于一个经营井盐的富豪之家,父亲是一个初通文墨的乡绅,常给道观捐款,并得以在道观辟有一个读书台,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陈子昂自小潜心攻读,博览群书,学问日进,由于他对经史子集熟练于胸,所以科举考试的跃龙门之路比较通畅,二十四那年就中了进士。在诗名和仕途之路上,大诗人更看重的是衣锦还乡的乌纱帽,而诗文不过是进身晋级的敲门砖,虽然陈子昂也被当时的方家赏识,比如京兆司功王适看了其《感遇》诗,就断言:“此子必为天下文宗”,但是因为陈子昂初出茅庐,客居京师十年,但并不为天下人看重。
后世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想必客居京师却又无所事事的陈子昂心急如焚,在他的理想中,登庙堂之高,以才学辅佐帝王才是人间正道,所以陈子昂为出名而不惜做出了一项自我推销的非常之举,堪称仕林千百年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特典范。唐李亢所著《独异志》补佚里有一则关于陈子昂非常之举的隐密趣闻。
陈子昂,蜀射洪人。十年居京师,不为人知。时东市有卖胡琴者,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于众,谓左右:“可辇千缗市之。”众咸惊,问曰:“何用之”答曰:“余善此乐。”或有好事者曰:“可得一闻乎!”答曰:“余居宣阳里。”指其第处。”并具有酒,明日专候。不唯众君子荣顾,且各宜邀召闻名者齐赴,乃幸遇也。”来晨,集者凡百余人,皆当时重誉之士。子昂大张宴席,具珍羞。食毕,起捧胡琴,当前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所知。此乐,贱工之役,岂愚留心哉!”遂举而弃之。舁文轴两案,遍赠会者。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记室。后拜拾遗。归觐,为段简所害。
陈子昂家室富有,以这种不惜千金而特立独行的方式,隐喻世人,独知千金胡琴而不知我有比胡琴更有价值的才学?这种以胡琴为饵而毁琴暗中推销自己的方式,真是煞费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昂果然在京师洛阳诗名大振,但是陈子昂并非甘心仅仅做个响誉仕林的诗人,他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仕途,当诗名响亮而仕途依然黯淡时,陈子昂不惜铤而走险,犯颜直谏,为此他为女皇武则天上了一封《谏灵驾入京书》,文章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陈子昂是有真才实学的,武则天是非常爱才的,一个骆宾王都让其感慨和心动,何况一个竭尽忠诚的新秀,女皇破例召见陈子昂,但见陈大才子对答如流,才思敏捷,于是女皇封了陈一个中书省麟台正字官职,相当于内阁秘书。陈子昂投其所好,一发而不可收拾,再上谏书,也许其理想是当一个魏征那样的谏臣,但骨子里邀宠的味道是很明显的,结果再中女皇心思,官职也升为右拾遗,从八品上,副科级别。
这样的升迁自然满足不了陈子昂内心的欲望,因为陈大才子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且经世济才能够安邦定国,于是倾其全才,先后为女皇上了无数道谏书,其中《谏开告密书》和《为政条奏八科疏》很有见地,他以为知人善用,爱才如命的女皇能够实现他为政的满腔抱负,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却被女皇分派到武攸宜军中任管记,随军北伐契丹,一个幕僚,一个让其看不到前途的颠沛游离的任命,让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迷茫和动摇。史载“子昂褊躁无威仪,然文词宏丽,甚为当时重”,大概也不算冤枉了这位大才子,因为他的某些做法确实和文人的稳重以及沉稳不符,性格上的急功近利也为时人所非议。
陈子昂虽未被列入初唐四杰中人,但其在仕途幻灭的过程中,为唐初文风的探索却堪称为一座不朽的里程碑,针对文学方面初唐的浮艳诗风,他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 *** 文风,陈子昂的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为《感遇》诗三十八首。后世人没有披露他在朝廷时是怎样得罪武则天的近臣武三思的,他在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后,辞职返乡,接着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父亲病故,接着他被武三思的爪牙县令段简找了个借口,收系狱中,半月以后,“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这位毁琴散诗而幻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唐初大诗人,在心灰意冷中孑然逝去,徒留幽州台上的千古绝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