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诗句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鸟,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5.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偈?煜嫖尴蘼?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品概述
《登平望桥下作》是由唐代诗人颜真卿创作的一首诗词。
作品原文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注释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凫雁:指鸭鹅。
翻译
登上长桥试图翘首远望,目之所及之处与天相平,天边的大海是蒹葭样的青蓝色,整天早上都能听见野鸭和大雁的叫声。近处的山,似有似无,远处的水忽明忽暗,波光粼粼。观览了各位名家、诸位朋友题在桥柱楹联上的诗文,想起也应在柱子上挥笔题诗一首。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朝颜真卿于公元773年春在赴湖州刺史的任上,乘船经过平望,登高远眺时所作的一首即兴诗。诗中所写的景色,让我们了解到千年前安德桥上的情景:水天一色,一望皆平,芦苇青青,鸭鹅嬉戏,青山隐隐,波光粼粼。颜鲁公的诗作情景交融,一直流传至今。
拓展
安德桥,一名平望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于古运河与荻塘交会处,全长54米,在巡检司署前(即现平望粮管所城隍庙仓库前)。据历史记载:吴江最早的桥梁是平望桥,唐朝大历年间(776-779)建,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吏时,曾与文学家张志和同游平望,写下了《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一首。诗中有“登楼试长望,望极与天平。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之句。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陶庄民陶氏重建(另有徐志载南宋庆元三年(1197)邑人陶庄建)。是境内最高之桥。南宋诗人杨万里《过平望》诗中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之句。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县陈尧弼重建,并有里人费永膺舍地立碑亭,有迎秀楼在桥旁,后并废。该桥西通荻塘河,下连大运河,农舟商船,日夜不绝,是莺脰湖泄水主道,故桥下水势湍急,遇有大风,舟行过桥相当险难。清康熙初重建,后圮。五十七年(1718)吴江知县叶前率里人募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吴江知县沈名掞、震泽知县赵德基领导里人程国梁等重建。五十四年(1789)吴县知县龙铎、震泽知县孟黄偕里人孙绍黄、吴文燮等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水利工程局重建。该桥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至今仍巍然存在,为古迹之一。
作者介绍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安史之乱"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义抗贼立下汗马功劳而受朝廷重用,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颜真卿作抚州刺史的时候,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同乡人不了解他。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远近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人,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