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邓友梅·在悬崖上》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泡在奶味里7个月前 (04-12)阅读数 6#古诗
文章标签丽亚妻子

文学名作《邓友梅·在悬崖上》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邓友梅,男,原籍山东省平原县,1931年出生于天津,上过4年小学,久居北京。1941年回山东故里,当新四军交通员。尔后被抓到日本做华工,服苦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国,随即参加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后当过通讯员、文工团员和见习记者。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1年在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关心下,发表第一篇小说《成长》。1952年进入文学讲习所,在当代著名作家张天翼辅导下学习两年。1957年前,陆续发表《在悬崖上》、《沂州道上》、《“抹灰大王”认师》等作品,其中《在悬崖上》获1956年《鸭绿江》优秀小说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粉碎“四人帮”后才重新执笔。从1978年至今,陆续发表《我们的军长》、《别了,濑户内海》、《话说陶然亭》、《寻找画儿韩》、《追赶队伍的女兵》、《那五》、《烟壶》、《“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中短篇小说,其中《我们的军长》、《话说陶然亭》分别获1978年和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追赶队伍的女兵》和《那五》分别获1979年和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烟壶》获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现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作协分会常务理事。

内容概要 夏夜,谁也睡不着,大家轮流谈自己的恋爱生活。设计院来的一位技术员在我们的催促下,叹了口气,说起来了——前年,我大学毕业,到二工地当技术员。头一天去工地会计室办事,女会计的热情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在随后的交往中,我渐渐爱上了她。当我提出要求时,她温柔地说:“我比你大两三岁呢。”我急道:“我爱的是你这个人,年龄有什么相干?”此后,她对我更亲切了。这年秋天,我们结婚了。婚后,我们感情很好。后来,我调到设计院工作,两人每周只能见一次面,每个星期天都成了我们的节日。她那质朴的性格也不知不觉影响着我,当我接受任务设计一幢办公楼时,一改我平素追求表面华丽的设计作风,结果这套设计得到了上级表扬。这时期,我工作和生活都很愉快。后来,我走起了弯路。秋天,设计院来了一个才从艺术学院毕业的、作雕塑师的姑娘加丽亚。她一身时髦的装束,出众的容貌,很快就使“加丽亚”三字粘到小伙子们的嘴唇上了,单身汉们都争着向她献殷勤。中秋节,机关组织游颐和园。加丽亚上车后,主动和我坐一起,我俩越谈越投机,还一同划了船。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常常一块看**,听音乐。一次看**回来,遇着一对男女,男的显得年轻,女的显得大四五岁,加丽亚认为这两人不相称。我认为她这是暗示我俩“很相称”,接着我就想起妻子年龄比自己大,也没加丽亚“帅”,内心有些扫兴。在一次机关周末舞会上,我把妻子介绍给加丽亚,我感到妻子在加丽亚面前显得呆板,没有风度。我和加丽亚跳罢舞,再请妻子跳,她说累,我只好耐着性陪她回家。躺在床上,我想,如果身边躺的是加丽亚,这些不愉快不就没了吗?一连几个星期我没去舞场。一个周末,我禁不住加丽亚的激将,与她一同去了舞场,我们旋风似地转过整个大厅,快乐极了。当夜,我躺在床上,想起了舞会,想起了加丽亚,想起了人们投来的羡慕的眼光。我看了一眼结婚照,第一次发现我们的年龄差别是这样明显。许多围绕着加丽亚的青年逐渐自动散开了,人们说她:“轻浮,在感情上打游击。”我想,这是男孩子们吃不着葡萄就说酸。我们更密切了,还互称兄妹。一次散步时,加丽亚自言自语说道:姑娘,这两字多响亮啊,也许将来有个人能使我不得不用这黄金似的名字去换他的爱情。我心里发热,认为她在暗示着我。冬天,加丽亚总是戴一顶哥萨克式羊皮帽,我很喜欢。加丽亚知道后,买了一顶送我。回到家,我说帽子是自己买的。妻子刚给我买了顶长绒帽,因而责怪我太浪费。我们为此又生了气,吵了嘴。此后,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星期不吵架!我产生了离婚的念头,却又下不了狠心。机关里,人们已经在说我和加丽亚的闲话了,团组织也给我提了意见。我想收敛一些,可加丽亚说:我跟你没有不能见人的事,我就不怕别人诬蔑。说罢,她见我的围巾破了,就把自己的围巾解下围在我的脖子上。围巾带着她的体温和芳香,使我发醉。组织上交给我设计一个医院的任务,我的设计显得很豪华。图纸受到了批评。科长约我谈话,批评了我的设计图,也批评了我的生活作风,还告诉我加丽亚在美术学院曾因为作风不好受过处分。我认为,科长这是为了打通我的思想,有意说她的坏话。如今上下全注意这事了,我决心不再拖延,跟妻子一刀两断。我去找加丽亚,想先试探一下。正打算开口,一个常和加丽亚跳舞的男青年也来找加丽亚。我只好告辞,加丽亚将她塑的我戴着哥萨克式皮帽的半身像送我。塑像肚子里有张纸条,写道:“人还像,只是不知他的心是怎么样的!星期天下午三点,我去北海,你来不?”我看后,一股暖流从心底冲上脑袋,呼吸都困难了,抽笔在一边写道:“加丽亚,加丽亚,你就要看到我的心了!”回到家,我觉得妻子有些异样,但没有心情去关怀。第二天,妻子说她下午有事要回娘家。她两眼红肿得厉害。我说:“正好,我下午三点有个会。”接着,我向她提出了离婚的问题。妻子听后没有吵闹,她表示不会拖,然后平静地走了。下午三点,我在北海见了加丽亚,向她求爱。她表示不想因为嫁人而轻易告别当姑娘的生活。我气喘着说:“加丽亚,我为你才离的婚……”她哭了,说我把离婚的罪往她身上加,使同事们更有了打击她的借口。说罢,她跑走了。我悔恨交加,想起了妻子往日对我的种种恩爱,感到自己是一个无情、狠毒的自私小人。走到机关的大门外,门房交给我一个布包,说是我妻子留下的。包里有妻子的一封长信,她写道:昨天上午检查身体,发现怀孕了,想到最近我们共同生活得不好,这样下去,对不起我们当初的愿望,更对不起这小宝宝,决心今后更加关心和体贴你。可无意中发现你和加丽亚写的纸条,感到打击太大了。于是决定回天津家中住一段,想到要和你分手,就感到浑身战栗,但决不为此祈求怜惜!看罢信,我模糊地觉得她还可以饶恕我,急忙奔往火车站。——技术员没有谈他与妻重建爱情的经过。他说,讲起来话就长了。他邀请大家假日去家里作客,他说: “耳闻不如一见哪! ”

作品鉴赏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恋爱故事:设计院的技术员与工地会计员自由恋爱,结了婚,夫妻生活十分美满。设计院分来一名年轻的女雕塑师加丽亚,技术员见异思迁,恋上了加丽亚,几乎导致家庭的破裂,而他对加丽亚的追求也遭到了拒绝。技术员悔恨交加,与妻子重修于好。从艺术上来看,应当说这篇小说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它的结尾显得过于“行色匆匆”;而小说所着力表现的:以“我”的轻浮、薄情、虚荣反衬妻子的质朴、善良和纯洁,却因妻子形象的单薄和苍白而显得并不成功。但是,小说有两个闪光的亮点,足以给整篇作品增辉。其一,“我”见异思迁的过程娓娓道来,脉络十分清晰。“我”的婚后生活美满而愉快——加丽亚来到了设计院,“我”欣赏她的相貌和风度——游颐和园,“我”和加丽亚热烈交谈,一同划船,成为好朋友——“我”与加丽亚同看**、听音乐,开始感到妻子年龄比“我”大,也没加丽亚“帅”——机关舞会上,妻子在加丽亚面前,我感到她显得那么呆板,没有风度——周末,“我”与加丽亚忘情地跳舞,回到家开始与妻子吵嘴,并第一次感到“我结婚得太匆促了”——“我”和加丽亚互视知音,兄妹相称,每天晚会后一同散步、溜冰——“我”对妻子愈来愈冷冰冰,回家也成了“我”最大的痛苦,“我”决心与妻子一刀两断。如果说作品对“我”与妻子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描写显得十分粗糙的话,那么,作品将“我”与妻子从感情上的裂痕到濒临破裂的过程却描写得精细入微,生动地再现了“我”对妻子由爱到不爱的心理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婚姻生活上见异思迁的艺术形象。其二,个性鲜明、真实的加丽亚。“我”是小说的主角,作品中的“我”是作者进行道德批判的对象;作为“我”的反衬,作品竭力表现“我”的妻子的种种美德,她是作者力图要歌颂的对象;那么,加丽亚则在作者笔下扮演着一个“第三者”的角色,她成为“我”的勾引者,受到了作者对“我”几乎同样的道德批判。然而,正是这个“第三者”,却是小说三个主要人物中个性最为鲜明、真实,艺术刻画最为成功的一个形象,与加丽亚相比,“我”和妻子的艺术形象都黯然失色。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加丽亚,她年轻、美丽、热情、浪漫、喜爱幻想、充满朝气,很快她的名字就粘到了小伙子们的嘴唇上,都争相向她献殷勤。加丽亚珍惜青春,也憧憬爱情,但又不愿意过早地被婚姻束缚在家庭生活之中。追求她的小伙子们,一个个希望落空了。于是,年轻人指责她轻浮,领导在背后揭她的“老底”,她与技术员的交往也招来了同事们的闲话。她感到苦恼,感到委屈,感到 “做人真难”,她不无辨解地说:“长得漂亮点又成了罪过了,人们围你、追你,你心肠好点,和他们亲热些,人们说你感情廉价!你不理他,他闹情绪了,又说不负责任!难道,这一切都能怨我吗?”当技术员感到人言可畏,试图收敛一些,她不无勇气地说:“我跟你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事?我就不怕别人诬蔑我,你怕受连累不要接近我好了!”当技术员自作多情地向她求爱时,她断然地予以拒绝,并申言绝不可将技术员家庭破裂的罪责强加于自己头上。总之,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言谈举止,她的思想趣旨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到这是一个个性鲜明、真实的艺术形象。在百花初放的1956年里,初涉文坛的邓友梅以这篇小说脱颖而出,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也使他一举成名。尽管小说有种种不足,但它的成功之处,正在于这篇作品在探讨青年婚姻爱情上道德观的同时,塑造了一、二个性格鲜明、真实的艺术形象。这样鲜明、真实的艺术形象,对于当时已经蔓延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无疑是一个挑战。作品没有回避人物思想和感情固有的矛盾和波澜,因而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人们读之也更加亲切。

一、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课》。

二、写作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就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经过父亲指导,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三、字词

训诫:受训斥、斥责或攻击。

耸立:高高地矗立。

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迂回曲折。

凝视:不眨眼地看; 神情专注地看; 从高往低看;专注地看、注视着某样东西。也可以用目不转睛来形容。

纳罕:诧异;惊奇。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闷热:气温高,气压低,使人感到燥热气闷﹑不畅快;风小、空气不流畅、气温非常高的天气。?

四、结构层次

《走一步,再走一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经过: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脱离了“险境”

第四部分: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五、课文分析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天气“闷热” 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

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

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学生阅读、讨论解决,考察能力)

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

5、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6、“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成就感

7、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邓友梅·在悬崖上》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8、“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

?“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9、“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

六、拓展延伸

莫顿·亨特

莫顿·亨特(1920-2016)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努力。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