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什么意思
“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你是天上娇子,是很厉害的人物,那你怎么不上九天云霄去呢?这句话一般用在讽刺别人看不清现实,以为自己很厉害。
这句话经常在弹幕中出现,大家也通常用来调侃那些自以为自己很厉害的人,又或者是讽刺那些成功优秀的人。若是你在生活中达成了什么成就,别人用这句话来讽刺你的话,那他就是属于一种捧杀的攻击,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表现出自己谦虚的一面去回答他,显示你做人谦虚,从不自欺欺人的良好品德。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的全诗是什么?
1. 关于古琴诗句
关于古琴诗句 1. 描写古琴的诗词有哪些
白居易《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适合刻在古琴上的诗句还有:
1、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竹里馆》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7、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8、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9、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10、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
2. 求形容古琴的诗词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3. 描写古琴的诗词有哪些
《废琴》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船夜援琴》 白居易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王昌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4. 描写古琴的诗句
琴,世传华夏祖先伏羲、神农、舜按天地、阴阳、五行之说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修身理性,返其天真。
“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 九霄环佩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太古遗音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万壑松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云 泉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惊 涛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正 吟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海月清辉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清 籁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无名宋琴 半涉浊流半涉清,倚筝闲吟广陵文,寒剑默听君子意,傲视人间笑红尘。
梅花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双 鸿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馨,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曲中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原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玉韵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玉壶冰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宋玉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淮南子·缪称训》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古诗十九首》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史记·乐书》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魏)·曹丕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三国(魏)·曹丕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陶渊明 因形创声,随时造曲,应物无穷。 ——晋·成公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李白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唐·李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唐·刘长卿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唐·高适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钱起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唐·赵嘏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唐·韩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唐·白居易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唐·白居易 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 ——唐·苏替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唐·薛能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宋·晏几道 如怨如慕,如诉如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宋·苏轼 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宋·陆游 宛若流风回雪,悦如飞燕游龙。
——清·洪升。
5. 适合刻在古琴上的诗句有哪些
白居易《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适合刻在古琴上的诗句还有: 1、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竹里馆》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
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7、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8、窈窕涉女,琴瑟友之。
——《诗·周南·关雎》 9、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10、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
6. 形容“古琴”的诗句有哪些
1.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唐代: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2. 《听颖师琴歌》
唐代: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
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
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
奉礼官卑复何益。
3. 《寄明月山僧》
唐代:齐己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4. 《浣溪沙(韩彦古)》
宋代:刘仙伦
一缕金香永夜清。残编未掩古琴横。绣衾寒拥宝缸明。
坐听竹风敲石磴,旋倾花水漱春酲。落梅和雨打帘声。
5.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唐代:唐求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
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7. 形容古琴的诗句
1、古琴大轸长八尺
唐
李贺
《听颖师琴歌》
2、古琴藏虚匣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3、残编未掩古琴横
宋
韩彦古
《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
宋
赵功可
《绮寮怨》
5、失古琴亦哀
唐
孟郊
《秋怀》
6、愿为古琴瑟
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7、古琴有弦人不抚
唐
白居易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8、玉律潜符一古琴
唐
张祜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9、对酒弹古琴
唐
邵谒
《古乐府》
10、床惊倒古琴
唐
唐求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11、古琴带月音声亮
宋
伍乔
《僻居酬友人》
12、古琴弹罢风吹座
宋
苏轼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13、古琴百衲弹清散
宋
陆游
《北窗闲咏》
14、三尺古琴余爨迹
宋
陆游
《山行》
15、古琴蛇推牢藜
宋
陆游
《赠道流》
16、低声泛古琴
南北朝
庾信
《幽居值春诗》
17、无弦是古琴
宋
王镃
《山中》
18、石泉操古琴
宋
艾性夫
《过石泉寺》
19、古琴呜咽鸣中吕
宋
白玉蟾
《三级泉》
20、莫道无人识古琴
宋
陈著
《出剡北门道中》
21、古琴口歌兮手弦
宋
方回
《赠吴琴士会龙》
22、客有古琴瑟
宋
方岳
《次韵萧同年古意》
23、秋风吊古琴三叠
宋
方岳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24、徽弦不具之古琴
宋
方岳
《题董一之花木杪》
25、只把古琴藏石匣
宋
顾逢
《寄邓山房高士》
26、赖有古琴知
宋
黄庚
《王琴所话别》
27、独抱古琴携竹杖
宋
寇准
《庐山》
28、俸买古琴归
宋
刘克庄
《挽赵漕简叔二首》
29、古琴绝弦
宋
释善珍
《祭愚谷》
30、古琴留挂壁
宋
舒岳祥
《送潘少白赴连山馆》
31、清风楼古琴三尺
宋
王珪
《和公仪送白鷼于永叔》
32、吴僧携古琴
宋
王辟
《宿宅与王专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33、吴僧携古琴
宋
魏野
《宿王辟宅与王专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34、古琴带月音声正
宋
伍乔
《僻居酬友人》
35、诗书一古琴
宋
杨万里
《题刘朝英进齐》
36、古琴不入时人耳
宋
于石
《偶成》
37、得趣古琴那用弦
宋
喻良能
《题渊明祠堂》
38、须臾寒月照古琴
宋
张榘
《题金渊绿净亭》
39、一张之珍太古琴
宋
赵汝鐩
《三珍行》
40、山人袖携古琴来
宋
周文璞
《古琴歌》
8. 描写古琴的诗句
描写传世古琴春雷琴的句子: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鹤鸣秋月式。其中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因为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也属于非物质分化遗产了,你可以去找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网站上找找,里面肯定有关于古琴的描述,我就是在这些网站上看到的,你可以进去看看
9. 有关古琴的诗句有哪些
1、古琴大轸长八尺唐李贺 --李贺《听颖师琴歌》
2、古琴藏虚匣唐李白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3、残编未掩古琴横宋韩彦古 --韩彦古《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宋赵功可 --赵功可《绮寮怨》
5、失古琴亦哀唐孟郊 --孟郊《秋怀》
6、愿为古琴瑟唐孟郊 --孟郊《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7、古琴有弦人不抚唐白居易 --白居易《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8、玉律潜符一古琴唐张祜 --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9、对酒弹古琴唐邵谒 --邵谒《古乐府》
10、床惊倒古琴唐唐求 --唐求《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11、古琴带月音声亮宋伍乔 --伍乔《僻居酬友人》
12、古琴弹罢风吹座宋苏轼 --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13、古琴百衲弹清散宋陆游 --陆游《北窗闲咏》
14、三尺古琴余爨迹宋陆游 --陆游《山行》
15、古琴蛇推牢藜宋陆游 --陆游《赠道流》
16、低声泛古琴南北朝庾信 --庾信《幽居值春诗》
17、无弦是古琴宋王镃 --王镃《山中》
18、石泉操古琴宋艾性夫--艾性夫《过石泉寺》
19、古琴呜咽鸣中吕宋白玉蟾 --白玉蟾的 《三级泉》
20、莫道无人识古琴宋陈著 --陈著 《出剡北门道中》
10. 描写古琴的诗词
《严氏古琴》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苍梧弓剑俱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物真物赝不必论,立名幸有古意存。
南风不作民正愠,我欲抱渠招帝魂。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独蠒丝为弦,九窍珥为珍。
弹风松飕飕,听水流泯泯。
欣者举袖舞,悲者欲涕陨。
若此辄动人,干时固能准。
虞舜今在上,南薰思无尽。
《古琴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长随书与棋,贫亦久藏之。
碧玉琢为轸,黄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
近日僮奴恶,须防煮鹤时。
《古琴诗》
年代: 宋 作者: 释智圆
良工采峄桐,斗为绿绮琴。
一奏还淳风,再奏和人心。
君子不暂去,所贵禁奢*。
后世惑郑声,此道遂陆沈。
朱丝鼠潜啮,金徽尘暗侵。
冷落横闲窗,弃置岁已深。
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古琴歌》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璞
山人袖携古琴来,形模拙丑腹破穿。
上两金字亦残漫,自云得自十年前。
十年前宿野店间,野店岑寂无炊烟。
只将百钱乞翁媪,回买湿薪煨涧泉。
老翁持出一木段,刀痕凿痕斧痕满。
秀才望见三叹羡,学琴以后何曾见。
此是成都雷氏为,揩摩雷字分明现。
持归修治调曲成,曲成他人不肯闻。
初弹羑里可释憾,再鼓广陵如雪冤。
将归古操次第传,龙入我舟何可怜。
《山中废宅见古琴》
年代: 明 作者: 王醇
废宅何遗此,终年掩暗尘。
弦残空抱响,谷冷未逢人。
余趣思纤指,全身总剩薪。
转虞归俗士,沉没任山春。
作品原文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品出处
出自《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
词句注释
1.壬戌(rén 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3.徐:缓缓地。
4.兴:起。
5.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
6.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7.窈窕(yǎotiǎo)之章:《陈风·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8.少焉:一会儿。
9.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0.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横贯江面。
11."纵一苇"二句: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极为宽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12.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虚,凭空,凌空。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3.遗世:离开尘世。
14.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5.扣舷(xián):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6.桂棹(zhào)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
17.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8.渺渺:悠远的样子。
19.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20.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
21.怨:哀怨。慕:眷恋。
22.余音:尾声。袅袅(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3.缕:细丝。
24.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5.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6.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7.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8.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9.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0.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1.缪(liáo):通"缭",盘绕。
32.郁:茂盛的样子。
33.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4."方其"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5.舳舻(zhú lú):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6.酾(shī)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37.横槊(shuò):横执长矛。槊,长矛。
38.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39.扁(piān)舟:小舟。
40.匏(páo)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同"樽"。
41.寄:寓托。蜉蝣(fú yóu):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2.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3.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44.长终:至于永远。
45.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46.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7.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斯,指水。
48.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49.卒:最终。消长:增减。
50.曾(zēng)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曾,连……都。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1.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无穷无尽的宝藏。
52.适:享用。《释典》谓六识以六人为养,其养也胥谓之食,目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口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意以法为食。清风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故曰"共食"。易以"共适",则意味索然。当时有问轼"食"字之义,轼曰:"如食吧之'食',犹共用也。"轼盖不欲以博览上人,故权词以答,古人谦抑如此。明代版本将"共食"妄改为"共适",以致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误从至今。
53.肴核:菜肴、果品。
54.枕藉:相互靠着。
作品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美人啊 ,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作品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处,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统一。
名家点评
宋代晁补之《续离骚序》:《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
宋代俞文豹《吹剑四录》:碑记文字铺叙易,形容难,扰之传神,面目易摹写,容止气象难描摹。……《赤壁赋》:"清风徐来,……水落石出。"此类如伸殊所谓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宋代唐庚《唐子西文录》:余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赤壁赋》卓绝近于雄风。
宋代苏籀《栾城遗言》:子瞻诸文皆有奇气。至《赤壁赋》,髣髴屈原宋玉之作,汉唐诸公皆莫及也。
宋代方夔《读赤壁赋》:万舸浮江互荡磨,一番蛟鳄战盘涡。中天日月悲分影,对局英雄付逝波。形胜空传二赤壁,文章谁肯百东坡。荆州风景今何似,秋夜时闻窈窕歌。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其机轴略同《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遍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公正发愤者,毎遇祸,是以不免于怨也。虽然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其重在此,其轻在彼,况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伯夷颜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则所得亦已多矣。又何怨之有?《赤壁赋》因客吹箫而有怨慕之声,以此漫问,谓举酒相属,凌万顷之茫,可谓至乐,而箫声乃若哀怨何也?盖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雄豪亦终归于安在,况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宜其托遗响而悲也。虽然自其变者而观之,虽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长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风山月用之无尽,此天下之至乐。于是洗盏更酌,而向之感慨,风休冰释矣。东坡步骤太史公者也。
宋代谢枋得《文章规范》: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之才、绝伦之识不能为也。潇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视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挂之齿牙,亦不足入其灵台丹府也。
宋代周密《浩然斋雅谈》:《赤壁赋》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此葢用《庄子》句法:"自其异者而眂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而眂之,万物皆一也。"又用《楞严经》意,佛告波斯匿王言:"汝今自伤髪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汝面虽皱, 而此见精性未尝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生灭,不变者元无生灭。"东坡《赤壁赋》,多用《史记》语,如杯盘狼藉,归而谋诸妇,皆《滑稽传》;正襟危坐,《曰者传》;举网得鱼,《龟策传》;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则如《神女赋》。所谓以文为戏者。
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或疑《前赤壁赋》所用客字。予曰:"与'泛舟'及'举酒属'之者,众客也;其后'吹洞箫'而酬答者,一人耳。此固易见,复何疑哉!"
元代方回《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明代归有光《文章指南》: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于举业虽不甚切,观其词义,潇洒夷旷,无一点风尘俗态,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苏子瞻《赤壁赋》之趣,脱自是篇。
明代茅坤: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代高濓《遵生八笺》:李太白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此造物之无尽藏也。"东坡之意盖自太白诗句得来,夫风月不用钱买,而取之无禁,太白诗之所言信矣。然而能知清风明月为可乐者能有几人,清风明月,一岁之间亦无几日,人即能知此乐,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纒,欲乐之有不能者。有闲居无事,遇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又无人禁而不知此乐者,是自生障碍也。
明代郑之惠《苏长公合作》:东坡在儋耳与客论食品书,纸末云:"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前、后《赤壁赋》,亦足以一笑也。"观此有所谓曹大家辈诸赋尚得争衡,独此二赋,一洗万古,不能仿佛其一语,良然。骚赋祖于屈宋,穷工肆极,若长卿者,可为兼之。予云宏丽,盖于《高唐》;《长门》凄婉,不下《九章》;又有赋事赋物,如《芜城》。《赤壁》、《恨别》两赋,亦皆原本屈宋,第语稍浮露;若文通高华,子瞻飘洒,各自擅场。世之耳食者,闻宋无赋,诋两《赤壁》不值一钱,则屈三闾不应有《卜居》、《渔父》;且文何定体,即三闾又从何处得来?邵宝曰:"'风、月'二字是一篇张本。"
明代曹安《谰言长语》:古人之文老杜、二苏多不知道,叹老嗟卑,如《七歌》及《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等可见。
明代杨慎《三苏文范》:钟惺曰:"《赤壁》二赋,皆赋之变也。此又变中之至理奇趣,故取此可以赅彼。"文征明曰:"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无轻出。'盖有所讳也。"
清代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游赤壁,受用现今元边风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领,却因平平写不出来,故特借洞萧鸣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妙甚!
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东坡全集》:因赤壁而思曹、周,亦是意中情景。此却从饮酒乐甚,说到正襟危坐,则因乐而悲。及说水月共适,则客喜而笑,又因悲而喜,一悲一喜,触绪纷来。写景机其工练,言情极其深至。江山不朽,此文应与俱寿。才如子瞻,眉山草木为枯,赤壁声色数倍矣。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欲写受用现前无边风月,却借吹洞箫者发出一段悲感,然后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风月不死,先生不亡也。
清代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
清代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全集录》:行歌笑傲,愤世嫉邪。《唐宋八大家类选》:出入仙佛,赋一变矣。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二《赤壁》俱是夜游。此篇十二易韵,以江风山月作骨,前面步步点出,一泛舟间,胜游已毕,坡翁忽借对境感慨之意,现前指点,发出许多大议论。然以江山无穷,音生有尽,尚论古人遗迹,欷歔凭吊。虽文人悲秋常调,但从吹箫和歌声中引入,则文境奇。其论曹公之诗、曹公之事,低回流连,两叠而出,则文致奇。盛言曹公英雄,较论我生微细,蜉蝣短景,对境易哀,则文势奇。迨至以水、月为喻,发出正论,则《南华》、《楞严》之妙理,可以包络天地,伭同造化,尤非文人梦想所能到也。
清代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起首一段,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从渺渺抒怀,引出客箫,复从客箫借吊古意,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说到这个地位,自然可以共适,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哪复有人世兴衰成败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数语,回应起首,始终总是一个意思。游览一小事耳,发出这等大道理。遂堪不朽。
清代浦起龙《古文眉诠》:二赋皆志游也。记序之体,出以韵语,故曰赋焉。其托物也不私,其感兴也不脱,纯乎化机。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唐宋文醇》:盖与造物者游而天机自畅,并无意于吊古,更何预今世事?尝书寄傅钦之而曰"多难畏事,幸毋轻出"者,畏宵不之捃摭无已,又或作蛰龙故事耳,乃文征明谓以曹孟德气势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转以寄傅钦之之语为证,谓为实有所讥刺,可谓乌焉成马矣。
清代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方苞曰:"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色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调适而曹遂也。"吴汝纶曰:"此所谓文章天成偶然得之者。是知奇妙之作,通于造化,非人力也。"胸襟既高,识解亦文绝非常,不得如方氏之说谓所见无绝殊也。
清代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百篇》:以文体论,似赤壁记也,然记不用韵,而赋方用韵,此盖以记而为赋者也。故文带叙带赋,忽用韵,忽不用韵,古赋如《风赋》,如《色赋》,皆此类也。以文法讲,纯得吹箫一段生波,下乃发出如许妙理。会尝参神学佛,故号"东坡居士";其笔墨之飘洒,成趣之活波,又似于仙,故世号"坡仙"。此文前乐、中悲、后乐,有似王右军《兰亭序》;其藉客发慨,不必实有其言,亦知昌黎之《进学解》,乃巧为譬忌也。《辑注评》:"风只作线索,悲、乐作转,抉引曹孟德为赤壁设色,服应点缀,抒轴亦工,篇中凡十二用韵。"
近代贺培新《文编》:东坡天仙化人,其于文章驱使惟心,无不如志,最为流俗所慕爱。学者纷纷摹拟,徒滋流弊,不知公文天马行空,绝去羁绊,固无轨辙之可寻也。即如此篇,初何尝为古今赋家体格所拘,而纵意所如,自抒怀抱,空旷高邀,夐不可攀,包复敢有学步者哉!
作者简介
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年间(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