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寻求救国之道文言文怎么说

乐乐7个月前 (04-14)阅读数 5#古诗
文章标签孔子孟子

1. 《求知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是什么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只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次之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译文:人不是圣贤,怎可能什么都知道呢?只知道其中一点,唯恐不只是这一点,而想方法去寻求另外的内容,这是最聪明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因为听别人说还有另外的含义,这是差一些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喝彩人说还有另外的意思却不敢相信,这是又差一些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讨厌别人说还有另外的意思,这是最差等的求知者.

2. 勤勉之道无他 相关古文翻译

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 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 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

望采纳

3. 修业之道 文言文翻译

《修业之道》出自孟子所著《孟子》一书。

《修业之道》原文: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去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孟子》翻译:

除了坚持不懈,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让你勤奋。一匹好马,虽然擅长奔跑,但已经精疲力竭,中途会停下来。坏马走得慢而不间断,但要先来。因此,做一件事,学习一项技能,真的可以不断提高,一定会有一天成功,(关键)就是要善于利用能源。

现在有的人有求学的愿望,一直在努力工作,无论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懒惰的情绪逐渐出现,最终放弃了学业。孔子说“太急而达不到目的”,孟子说“进得太快,退得也快”,这是事实。

有一个人栽了树,枝叶茂密,结了果实,别人追不上他。当被问及他在植树方面的经验时,他说:“我没有任何巧妙的方法,只是为了确定物理性质,确定合适的土壤,定期耕种和施肥,以及在适当的时间灌溉水。

当人们刚种下树苗时,他们迟早都会仔细观察它们。我很自然地听他们说话,好像我不在乎似的。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了,别人已经累了,忘记了,但我更勤奋。

一个宋国的人担心秧苗生长缓慢,把它们一点一点地拔起来,累了回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累了。我帮助幼苗长高。”他的儿子冲到田里,看到幼苗死了。

如果我们看这两件事,我们就会知道学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真理。如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志向,专心致志地处理事情,我们不仅要有一天的收获和进步,而且要夸耀我们的成就和成就。

以100英里的公路为目的地,90英里后的快速步行停止了,这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是有益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成效。有学问的人应该深思熟虑。

扩展资料:

《修业之道》创作背景: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百度百科—修业之道

百度百科—孟子 (儒家经典著作)

4. 找在古文中怎么说

释义 tàn

寻求;寻找。《促织》:“于败堵丛草处,~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释义 xún

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

释义 mì

寻找;寻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孙仲谋处。”

释义 qiú

寻找;找寻。《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之。”《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之。”

5. 治世之道文言文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①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②,无代无之,朕践阼③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皇上驾凌翠微殿,问随侍的大臣道:“自古的帝王虽然可以平定华夏,但不能征服戎狄蛮夷,我的才能不如古人,而所成就的工业却超过他们,我自己不明白其中的缘故。请诸位大臣都随便据实说说。”群臣都称颂道:陛下您的公德如天地一般,就是用天下万物也不能形容。”皇帝说:“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功业,只是由于五件事,自古以来帝王们都嫉妒才能超过自己的人,我看见别人的好处,就好像我自己的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擅长,我常常用他的长处而避免他的短处。做皇帝的往往看见有才能的人,就想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看见那些不肖子孙,就恨不能杀了他们,我却看见贤能的人就敬重他们,看见那些不肖之人,就可怜他们。贤能的人和不肖的人都各得其所。帝王们多憎恶正直的人,用尽办法杀害他们,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我自登上皇位以来,朝中正直的大臣们比比皆是,没有贬黜责罚一个正直之人。自古以来都以中华为重,而贱视夷狄,我却对他们一样地爱护,因此他们都依附我如同依附自己的父母一样。以上这五条,才是我能够建立今天这样功业的原因”。

6. 用人之道 古文翻译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寓意大概就是不因为自己无知反来去讥讽嘲笑别人,这样只能显得更加无知。

7. 翻译文言文

出自老子道德经 正文 第六十六章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千百河谷之水归顺之处,是因为它在河水的下游,所以才能成为千百河谷的统帅。因此,要想作万民之君王,必须在言语上表示谦下,要想站在百姓前面,必须先把自己放在百姓后面。因此,圣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不觉得他是累赘,虽在百姓前面,但百姓不觉他能造成侵害。

这段话实际上表述了老子的治国之道,他认为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和根本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即道法自然,人道的运行也必须以大道运行为依据,即人法道。这个“法道”,就是法道之自然,即法天地之自然,人之自然。依照大道运行规律,就应当贵谦处下,贵阴守柔。这个观点集中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就是无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下一句

孔子的思想体系介绍

敬?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也不少,多于?忠?出现的次数。?敬事而信?(1.5),?为礼不敬?(3.26),?居敬而行简?(6.2),?君子敬而无失?(12.5),?执事敬?(13.19),?修己以敬?(14.42),?行笃敬?(15.6),?敬其事而后其食?(15.38),?事思敬?(16.10)。

 ?敬?在《尚书》里就多次出现。《盘庚下》:?朕及笃敬,恭承民命。?《洪范》:?敬用五事?。《君奭》:?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往敬用治?。《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五子之歌》:?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太甲下》:?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敬?在《左传》里也是多次出现。《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成公十三年》:?敬,身之基也。?《襄公二十八年》:?敬,民之主也。?《襄公三十一年》:?敬慎威仪,惟民之则。?《昭公六年》:?临之以敬?。

 以上这些?敬?都是指为政者的个人修养,为政者对待事情、对待别人的态度,而不是要求别人敬己。

 《国语?周语下》:?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国语?齐语》:?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这里所讲?敬?则为?敬百姓?。《中庸》里也说?敬大臣也?。

 ?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可见,?敬?并非单指下对上的态度,而是每个人对他人对事情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的修养。任何一个人,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恭敬的言行,就是敬他人了。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国语?晋语五》)敬就是德、仁的体现,所以,有了恭敬的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下》)下对上要敬,上对下也应该敬,是对等的。

 孔子说?礼,敬为大。?(《孔子家语?大婚解》)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礼要求人有恭敬之心,这是执行礼时最重要的。

 子产和晏子是孔子非常推崇的两个人,在《论语》里孔子提到他们时都讲到他们的?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齐高厚相大子光以先会诸侯于钟离,不敬。士庄子曰:?高子相大子以会诸侯,将社稷是卫,而皆不敬,弃社稷也,其将不免乎!?(《左传?襄公十年》)身负重任的人行为不敬,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同样,还有?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蔡侯归自晋,入于郑。郑伯享之,不敬。子产曰:?蔡侯其不免乎?日其过此也,君使子展廷劳于东门之外,而傲。吾曰:?犹将更之。?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国事大国,而惰傲以为己心,将得死乎?若不免,必由其子。其为君也,*而不父。侨闻之,如是者,恒有子祸。?(《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左传》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所以说敬是?身之基?民之主?。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礼记?哀公问》)君子尊敬妻子、尊敬子女,身体是父母给的,能不认真对待吗?自身不恭敬就是伤害父母。所以,一个人应当无所不敬。

 孝

 《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荀子的定义是:?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

 《尚书》里的?孝?也是同样的意思:?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太甲中》)?孝养厥父母?(《酒诰》),?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君陈》)?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伊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德之始也。?(《孔子家语?弟子行》)一个人如果都不爱生养自己的父母,他还会爱其他人吗?统治者为了权和利而父子兄弟相杀,这样的统治者能关心老百姓吗?所以说,一个人爱父母兄弟,是他以后能实现仁道的基础,因此,孔子对统治者尤其强调孝:?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孝慈,则忠。?(2.20)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怎么善事父母、怎么尽孝呢?孔子弟子也常问孔子。?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2.21)孝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孝就是要敬养父母;孝不仅要为父母做在前吃在后,更要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愉快的神情。这些都体现了子女内心对父母的爱。

 那么,孝意味着唯父母是从吗?《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忠。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忠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孝不是唯父母是从,义不当从则不从。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

 由上可见,孝不是简简单单的唯父母是从,而是从爱父母出发,体谅父母,保护父母,使父母不犯错、不陷于无礼,自己行为符合礼,并引导父母的行为使之符合礼。爱父母怎么能让父母陷于不义无礼违法呢?听从父母错误的建议作了错事而使人知道此父母无礼,怎么能算孝呢?纠正、消除父母的错误才是孝。孝哪里是?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呢?。

 《礼记?祭义》中,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

 孟子说:?世俗所谓有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曾子和孟子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孝的含义,孝并非指待在父母身边服侍供养,而是要比这宽泛得多。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都会影响到亲人,所以,这些行为都属不孝,这就要求人在任何时候谨慎自己的言行。孝在这里其实成了规范人的行为的一个尺度,它作为行为规范的尺度与礼或法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后者是着重于用外在的约束来规范人的行为;而孝则是要求人从内心对父母的爱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人不仅守了法,也不会产生精神的虚空。

 二、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这里正说明了道、德、仁的层次关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中?就是天道的状态。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以自然道的?中?作为标杆,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就是?和?,这是效仿天道的人道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人道是明王圣人治国的最高目标,目的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德是实现生民之道这个最高目标的基本路线,其核心是中和正,目的是生民。仁是实现道和德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爱和公正。仅仅有仁还是达不到德,必须有知和勇作辅翼,可以说知是达成德的方略,勇是达成德的保障。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在各个方面自觉符合道、德、仁,那他所行就是义;但是,并非大家都能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合义,为了便于大家的行为有所依循,根据仁这个原则制定了礼,礼就是具体的规范、规则、准则,有针对各种情况的实施细则。

 正因为道是最高目标,所以,它是用来立志的,如?士志于道?(4.9)、?至于道?(6.24)、?志于道,据于德?(7.6)、?可与适道?(9.30)、?人能弘道?(15.29)、?信道不笃?(19.2)。

 德是基本路线,所以,它是可以引导人遵守的,如?为政以德?(2.1)、?道之以德?(2.3)、?君子怀德?(4.11)、?德之不修?(7.3)、?据于德?(7.6)、?执德不弘?(19.2)。

 为了容易理解,现在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这个关系:把人类比做一个人,道就是要让人健康地生存;德就是实现道的路线,在这里是用什么方法使人保持健康的身体(比如饮食均衡);仁就是按照饮食均衡的路线来吃东西,包括吃的方式、吃的内容要符合路线;自觉地按照?德?和?仁?就餐而获得了均衡的营养就是义;为了大家更便捷地按照饮食均衡来就餐,不需要天天每吃一次都要考虑衡量营养搭配情况,以仁为原则制定了礼,在这里就是营养均衡的食谱(这就具体到用什么食物、如何搭配食物、如何烹调、火候如何等等),所以,礼比仁更具体、更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按照食谱就餐也是义。能判断怎么做是均衡的就是知,能坚持就是勇。

 进食而不知道是为了使身体健康、不知道要饮食均衡、不知道以饮食均衡为原则就餐、不知道如何将饮食均衡的原则用于自己的饮食、不按照营养均衡的食谱用餐、或者追求口腹之欲等,这些做法都会有害身体健康,严重的就会得暴疾身亡。

 同样,一个国家,如果不以生民爱民为宗旨、不了解生民爱民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使民获益、不按照生民爱民为原则制定法律规章制度、不按照这样的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各级统治者强取豪夺、与民争利、追求自己享乐、制定的规章不是为了使人民获益而是使强取豪夺合法化,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要生病。所以说?治乱在庶官?(《尚书?说命中》),?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一个国家是治是乱取决于官僚集团的行为如何,为了避免国家之败,为了避免官邪,就要选择经过学习、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来为国家服务,即?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尚书?说命中》)

 2、知仁勇的关系

 典籍里有多处把知仁勇三者并举,或其中两者并举。

 (1)三者并举的如: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14.28)

 ?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左传?定公四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仁与知并举的有: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5.3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17.8)

 ?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礼记?祭统》)

 ?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家语?三恕》)

 ?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孔子家语?颜回》)

 ?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孔子家语?王言解》)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孔子家语?问玉》)

 ?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义者不绝世。?(《孔子家语?屈节解》)

 (3)仁与勇并举的: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

 ?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左传?哀公十六年》)

 (4)知与勇并举的:

 ?介人之宠,非勇也。损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左传?文公六年》)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左传?成公十七年》)

 ?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有勇也就是才能坚持为善不移。知与仁结合、勇与仁结合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仁知勇三者是并行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3、忠信敬、孝慈悌恭

 ?忠?是指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中正。

 信,指交往的内容言论是否真诚。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如果符合仁义,能够坚守都叫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7)?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敬,指交往时人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现在举止态度上。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孔子家语?儒行解》)?敬让以行?(《礼记?表记》)?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信?与?敬?的区别。

 《左传》里忠信或忠信敬并举的有: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文公元年》)

 ?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九年》)

 ?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襄公二十二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昭公元年》)

 ?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昭公二年》)

 ?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昭公六年》)

 ?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昭公十二年》)

 忠信敬是对所有人与人相交往时的要求。

 ?忠?又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中正,长辈对晚辈内心的仁爱专门用?慈?表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专门用?孝?表示,兄对弟的友爱为?悌?或?友?,弟对兄的敬爱为?恭?。君对臣没有专用词,君对臣必须?敬?。

 ?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文公十八年》)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昭公二十六年》)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孔子家语?弟子行》)

 ?颜渊将西游于宋,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国,岂特一身者哉。?(《孔子家语?贤君》)

 ?忠信,礼之本也。?(《礼记?礼器》)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忠信敬孝慈悌恭等都是同一层次,以德对待下级就是敬,以德对待上级就是忠,以德与一般人相处就是信,以德对待家中长辈就是孝,以德对待子女就是慈。忠信敬又指任何人与人交往时的内心、言行、态度符合道德仁义礼。

 4、道德层面的五种人

 根据个人是否用道德仁义礼来修身及以此修身的程度,孔子把人分为五种,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孔子家语?五仪解》和《荀子?哀公》里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谈到这五种人: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道善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于形骸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卑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君子也。?

 ?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简单地说,言行都不合礼没有道德追求的人为庸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是道德但能够坚守礼的人为士人,能够达到仁义的人为君子,能够达到德的人为贤人,能够达道的人才能称为圣人,?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和平,志意广大,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智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荀子?君道》)这也是理想人,是最高境界的人。

 天道的状态是中,它是人类学习的标杆。天道让人从天道的中的状态里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人,赋予每个人一个命(一个机体),并赋予人各种潜能,这就是天命和人性。

 人类效法天道的中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和,它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也就是人道,一个人能做到和就是圣人,人道在政治上的目的是生民。

 要达到人类的最高目标,有一条基本路线就是德,它的核心是仿效中即中庸还有正,一个人能这样做就是贤人,德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仁是基本原则,核心是爱和公正,能这样做的人就是君子。

 根据基本原则制定了各种准则、规则、规范,也就是礼,来指导人的行为,一个人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就说他的行为是合义的,义相当于现在说的正义。仁义礼在政治上的目的仍然是生民。

 有一些事并不是经常发生,礼就没有规定这些事该怎么做,这些事该不该做、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权,权的依据是道德仁义,即爱、公正、正义,判断正确了、做正确了,这样做就是合义的。

 要想达到德只有仁还不够,还需要知和勇两个辅翼支持。知是达到德的方略,勇是达到德的基本保障。有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就是能权。知代表理解力、判断力,包含各种知识,勇代表力量和毅力。对于国家层面来说,知包含科学技术,勇可以对应于军队,代表力量。

 一个人虽然道德上做得好,如果没有智能辅助,也就只能做到君子,君子同时具备智慧和勇气才能成为贤人,即一个人要成为贤人必须兼具仁知勇三者。没有勇的支撑,仁也不能长久,自然谈不上德,所以说,勇是达到德的保障(?保障?出处:?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左传?定公十二年》)。仁知勇三者的关系可以对应现在西方哲学里说的情感、理性和意志。

 《论语》《礼记?乐记》里多处礼乐并举,且?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2),故乐也在仁下,与礼并行。根据《礼记?乐记》,乐的核心是和、同。

 人在与任何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及做任何事都应该恪守忠、信和敬,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要求。

 人按照各种规则去行动,那么利就在其中了,即?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这样获得的利益才能稳固,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4.13)。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合法经营,这样获得的利益才能保持长久。孔子是要求统治者制定好让老百姓可以获益的各种规则,而老百姓按照规则来经营获益,这就是?见利思义?。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下一句

教然后知困。出自孔丘《礼记-学记第十八》: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赏析: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然后知不足;教

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隐含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出自《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译文:

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扩展资料: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然后知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意思是: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出处《礼记·学记》——西汉·戴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寻求救国之道文言文怎么说

扩展资料

1、《礼记·学记》创作背景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说明的道理是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2、《礼记·学记》作者介绍

戴圣,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出生于梁国睢阳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著作有《礼记》。《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咸淳三年,宋度宗赵_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不可知其源上一句

不可知其源上一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_百度汉语

[作者]柳宗元

[全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_,为岩..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隐含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出自《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译文:

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作品介绍: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学而知不足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之处,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知道很久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出自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

知不足而后进

知不足而后进是谚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扩展资料: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汉语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谚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