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被骗案例都出在大学生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该重视这个情况呢?
原因:(一)社会经验欠缺,容易受到引诱
近几年,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公告栏,都会看到“高薪兼职”“招聘假期工”等虚假信息,部分大学生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希望能多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因而会主动联系这些发布信息的人。而对于刚刚告别相对闭塞压抑的高中环境,进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而这些骗子就是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设下圈套,引诱他们一步步调入陷阱,等这些受害人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后为时已晚。
(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警示教育相对滞后
高中阶段学生们把精力主要放在文化课上,平时家长和学校管理也较为严格,学生一般很少涉及相关案件和法律知识。步入大学校门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远离父母,开始了相对自由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他们遭遇诈骗时,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真假,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同学求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告知家人,更不愿意联系警方,这无形中给警方下一步的侦查工作带来难度,也使犯罪分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目前,高校也很重视警示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做好预防工作。但是部分学生总觉得这些案件离自己很远,心存侥幸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时高校的防诈骗教育基本是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教育等传统形式开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部分授课内容与时代脱节,难以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步伐,起不到预防警示作用。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被骗的渠道和形式越来越多,学生对警示教育逐渐失去兴趣,不再重视。
(三)虚荣心、攀比心理作祟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盲目攀比、虚荣心等无疑也反映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现实案例中不乏有大学生为了名牌手机、高档化妆品等不惜刷光信用卡,等其无钱偿还信用卡时,往往再求助于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各种校园贷、小额贷等;还有不少大学生,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到处寻找做兼职的机会,被不法分子骗取高额的介绍费等。归根结底,都是虚荣心作祟引起的。
(四)功利教育造成大学生人格不健全
中国的崛起强大需要更多的人才,但是学校的教育更倾向于将学生培养成“才”,却缺少了对“人”的教育,导致当今社会巨婴现象严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普遍偏低。应试教育更多的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所以,即使面对的是极其简单的网络诈骗手段时,也有许多的大学生上当受骗。
大学生被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不能很好适应独立生活,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很多大学生以前都没有独立生活过,来到大学就会感到不适应,像是不会洗衣服的,不会收拾床铺的等等应有尽有。应当学会独立生活,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各种常识。 2、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高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大多只注重成绩,忽视人生目标的设定。导致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努力的方向。我们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3、自控能力不足,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进入大学之前缺乏自控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因为在高中过于紧张的学习压力很大,被管束的也很严,到大学后就放飞自我了。上大学也不是轻松的,可以比高中轻松一些,但不能过于放松。4、缺乏法制意识,法律知识匮乏。导致很多大学生经常会被欺骗,世界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大学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
(1)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校里读书,社会生活经验少,思想单纯,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感情用事,见到自称是“落难者”就想“慷慨解囊”,结果疏于防范,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2)贪小便宜,急功近利。贪心是受骗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屡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心等非分之想。一些同学往往为诈骗分子所开的“好处”、“利益”所吸引,不加深入分析,不作调查研究,自认为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却“鸡飞蛋打”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3)有求于人,轻率行事。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之事,能否如愿要看是何事,对象是谁。如果不辨青红皂白,为达目的而轻率交友,弄不好会上当受骗。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是:想经商助学而缺乏经商实际经验;急于成名爱慕虚荣而无意戒备;想谋到理想工作而到处“寻找门路”等等。
大学生安全 防盗、防骗、防抢劫系列之一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
在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一些来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同学的同学、老乡的老乡、朋友的朋友之类的人。然而,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许多学生又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而且有些学生常常把他人来访看做是自己的一种荣耀,这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三)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热情奔放,性格直率,经历的事情很少,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人被骗后方知后悔莫及。
(四)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难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学生涉世不深,有时为了办事而轻率交友行事,不分青红皂白,弄不好就要被骗。据了解,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一般为:急于求成,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和经验;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又没有门路;不经过自己劳动而想摇身一变为富翁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上当受骗的诱发心理因素。
[典型案例1] 2003年3月,一男同学王某报案称:在校门附近遇到两个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子,他们主动与该同学搭话,自称是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因为与家里发生矛盾而出走长春,钱已经用完,得到王某的同情后,便向王某借IC卡假意往家里打电话,并让王某接听,对方证实了该情况,得到王某信任后,以吃住急需用钱为由,向王某错钱或储蓄卡,称家里会将钱汇还到该卡上,并给王某留下一个假电话,从而骗得王某人民币1000元。当第二天王某用留的假电话与其联系时,方知受骗。接到报案后,保卫部门立即布控,几日后将欲再次作案的上述两名诈骗团伙的成员姜某及其弟弟抓获。
[典型案例2] 某校一个女同学在宿舍里接待了一个“过去厂里师傅同事的姑娘”的陌生人,此人一口一个“师妹”,声称是特意前来“看望一下的”。这个女同学出于对昔日师傅的信赖,根本没有细问,就留陌生人住下。殊不知这个陌生人正是一个女骗子。趁同学们上课时,将该生寝室洗劫一番,盗走毛衣、大衣和数百元现金。
[典型案例3] 某校学生宿舍住有六个刚入学的学生,六个人在互作自我介绍之后将各自姓名、籍贯都张贴在门上,不想却引发一桩“同乡诈骗案”。一天中午,一个20来岁的人前来,直呼室内一个山东籍学生陈某的名字,自称是本校三年级同专业的学生,也是山东人氏,陈某以为异地遇见老乡,十分高兴,同室其他人也为之庆幸。略事寒喧,来人提出因住院需借一点钱,并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陈某一听慷慨应诺、随即掏出200元。该人激动地表示“真是人不亲土亲,如不嫌弃愿交个朋友”,说罢,立下借据。事后,陈某找遍校园,也找不到这个“老乡”。一年后那个主动上门认老乡的家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才知道是个专门诈骗的流窜分子。
[典型案例4] 某校应届毕业生董某,为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又缺少门路,四处奔波。经过托人再托人,结识了一位自称与理想单位领导的儿子是好朋友的胡某。胡某声称只要交上800元介绍费,保证没有问题。董某写信向父母要来800元介绍费交给胡某。胡某钱一到手就再也没了踪影。
[案例解析5] 作为在校大学生,大多数人都喜欢交朋好友。诚然,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是,交朋友切不可一味跟着感觉走,交朋友既要热情诚恳,又要谨慎有余,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感情战胜理智。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以上四个案例所提到的上当受骗的大学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