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旦、净、丑是指在京剧中演员所扮演的行当.具体为:
生行中有:
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如:诸葛亮
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如:武松
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 、红生 、娃娃生;如:吕布、罗成、许仙
旦行中有青衣(正旦):如秦香莲、杨贵妃
花衫:尤三姐
花旦:红娘
刀马旦、武旦:十三妹
老旦:佘太君
净行:也叫花脸有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包拯
架子花(重工架)曹操
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高登
丑行中有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蒋干
武丑(又称开口跳)时迁
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生旦净丑这几个行当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旦,净,丑是戏曲行当的名称。戏曲角色的分行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后来才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也作为成语使用。
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等。
京剧角色的分行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后来才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各类角色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与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脸谱、扮相和服饰,各行角色的舞台动作也都有规范。京剧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和“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
上世纪20年代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了。这是京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变化。
1928年,北京的《戏剧月刊》,发起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获得观众热烈响应。1930年征文揭晓,集中于梅、程、荀、尚四人,称梅兰芳如春兰有王者之香,程砚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尽春色,尚小云如芙蓉映日鲜红。自此,“四大名旦”的名声流传全国。
京剧的行当(角色) 分为四大类,便是「生,旦,净,丑」。行当除了在造型上不同之外,京剧十分强调每一个行当在唱腔,旋律,音色和音域上的特色。
「生」 一直是京剧的主角,指的是年龄和思想成熟的人物。生行并不划脸,一般都挂胡子。「老生」这类角色,因为挂著髯口(假胡须),也叫做「须生」,以唱功为主。「武生」以武打为主,「红生」几乎是专为关公戏而设,是老生行当中唯一划脸的人物。「小生」是指年青的男人,不挂胡子。为了表现少男的俊俏,小生的唱腔和唱法与旦角相近,但是必须反映出阳刚之气。
「旦」 是女性角色。与「老生」相对的,叫做「青衣」,以唱工为主,代表端庄嫺静的妇人。细分之下,还有「花旦」(年青的少女)动作较多。「花衫」是介乎青衣和花旦的角色。以武功为主的旦角,称为「武旦」,以工架和唱工为重的女演员,叫做「刀马旦」。「老旦」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必须要与年青的女性有所分别,唱腔和唱法反与老生相似。由男仕扮演的旦角,叫「乾旦」,女仕扮演的旦角,叫「坤旦」。
「净」 是「花脸」。必须要勾脸,或涂颜色,或画图案。以唱工为主的「净」行,称为「铜锤花脸」,又称「正净」或「大花脸」。以做工为主的,称为「架子花脸」,又称为「副净」或「二花脸」。以武功为主的叫做「武净」或「武二花)。「黑头」也是唱重於做的行当,以包公戏为代表。黑头与铜锤的分别,是黑头带黑髯,铜锤挂白髯。
「丑」行基本上要勾脸,不过只是在鼻颊之间勾一小块。所以「丑」行又被称为「小花脸」。丑行表现的是一些滑稽的小人物,又有「文丑」「武丑」之分,「武丑」一般都具备极高的翻腾技巧。
以上的分类是以角色造型为根据,京剧还加上音乐形象和唱腔的规格。在这一方面,一是对唱法音色的要求,二是唱腔表现的风格。老生演唱要求平稳舒展,苍劲流畅,唱法是「大嗓」(真声)。旦行要求华丽优美,婉转细腻,是用「小嗓」(假声)来表现。净行的演唱需要刚劲雄壮,豪放粗犷,是大嗓的唱法。老旦虽是女性,为了反映老年妇人的苍迈古朴,要求高宽明亮,用的也是大嗓。相反而言,要反映小生的清秀俊俏,便采用了旦角的小嗓。丑行一般唱腔极少,如果有几句,也是真声的表现。除此之外,京剧对各种行当在唱腔旋律上更构造了一些特点,用来分别不同的行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