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校区有几个
武汉理工大学现在有3个校区。
分别为: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马房山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205号。余家头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1178号。南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雄楚大道。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办学源头起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
武汉工业大学源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所属划转为教育部主管。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源于1946年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原交通部。
武汉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武汉理工大学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三个校区,有以下区别。
1、马房山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205号(东院),余家头校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南湖西畔。
2、建立时间:马房山校区是主校区,南湖校区是最现代的校区,目前只有新生在此校区,余家头校区是最古老的校区。
3、功能:马房山校区主要包括16个学院,是主要教学区。余家头校区所开设的专业大都与交通行业有关,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港机方向)都是交通行业中的佼佼者。南湖校区在功能上为学校相对集中完整的主校区。
扩展资料:
1、马房山校区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构成,有东院、西院、鉴湖以及南湖新校区。
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文法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网络(继续)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3个学院。
2、余家头校区
余家头校区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原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航运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分布在此校区。
百度百科-武汉理工大学
一、武汉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武汉理工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马房山校区地址为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205号、余家头校区地址为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南湖校区地址为武汉市南湖西畔。
二、武汉理工大学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5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
学校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确立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近4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4.59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09.41万册。设有25个学院(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现有教职工5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30人、“*”9人,*特聘(讲座、青年)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进入了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5‰。现有本科专业9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7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近年来,学校在多项全国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2018年,大学生参加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40项(其中国家级奖463项)。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几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30余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3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和名誉教授。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功能薄膜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建筑材料等5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的著名高校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新能源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联合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赛默飞世尔科技联合实验室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