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新疆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

一语惊醒梦中人3个月前 (04-20)阅读数 2#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铀矿

张占峰 王果 蒋宏 任满船 文战久 康勇 李彦龙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蒙其古尔铀矿床是“十一五”期间伊犁盆地南缘铀矿找矿勘查的重要成果,矿床的发现和勘查经历了预测评价、钻探查证、成矿规律深化和再认识、矿体控制和资源量扩大等阶段,是成矿理论完善和找矿勘查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深化的典型范例。一系列的勘查和科研工作仍在进行中,控制和预测资源量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该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大,具备较好的地浸开采条件,“十二五”期间已经列为大型地浸铀矿山的重点建设项目。

[关键词]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铀矿勘查;地浸

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境内,是继库捷尔太、扎吉斯坦和乌库尔其铀矿床后在伊犁盆地南缘落实的第四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1 发现和勘查过程

蒙其古尔铀矿床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至90年代勘查停滞。2000年至2013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在蒙其古尔地区开展了系统的铀矿找矿勘查,先后有大调查和地勘费项目在蒙其古尔地区发现工业铀矿化;随后以“攻深追控、多层同步、分段勘查”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了普查和详查工作,目前矿床已达到特大型规模。

1.1 煤岩型铀矿勘查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原二机部519大队在伊犁盆地南缘开展了1∶2000爱曼详测,首次发现了蒙其古尔地区煤岩型铀矿化,1963年完成矿床(510矿床)详勘工作,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88079m,同时开展了伽马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槽探、岩矿心放射性编录及抽水试验。大部分钻孔分布于矿区南部控盆F1断裂的两侧且只揭露到第八煤层底板,仅少数钻孔揭穿了西山窑组。在煤岩型铀矿勘查过程中,于1958年在西山窑组下段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化信息,但未进一步工作。1964年,提交了最终储量报告,煤岩型铀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

新疆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

1.2 砂岩型铀矿勘查

1.2.1 成矿预测与钻探查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伊犁盆地作为寻找北方中新生代盆地中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突破口,开展了大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铀矿勘查工作,对蒙其古尔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远景做了分析和研究。原519大队已在蒙其古尔地区西山窑组下段砂体中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化信息,对该地区的后期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0~2002年,以伊犁盆地中西段远景调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支撑,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在蒙其古尔地区开展了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其中ZK A5612、ZKA560和ZK202在蒙其古尔地区揭露到三工河组(J1s)及西山窑组下段(J2x1)工业铀矿化。与此同时,扎吉斯坦铀矿床第Ⅴ旋回16~7号线勘探项目在蒙其古尔地区布置了3个钻孔,其中ZK4101、ZK2701孔发现了西山窑组上段(J2x3)工业铀矿化,初步揭示了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多层位产出的特点[1,2]。

1.2.2 矿床勘查和成矿理论深化

2003~2004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承担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下达的项目,在伊犁盆地南缘中西段开展铀矿预查工作,对蒙其古尔地区三工河组(J1s)和西山窑组(J2x)铀矿化进行了系统探索,初步推测出3条工业铀矿带,估算铀资源量达到小型规模。

2005~2007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在蒙其古尔矿床P0~P55线部署普查工作。按照“探索、扩大和控制”的原则,以137°勘探线方向、400m×(400~200)m的基本间距部署工程。开设7条勘探线,投入钻探工作量30950m,施工钻孔51个,开展了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和矿体放射性平衡破坏规律研究,估算资源量接近大型铀矿床规模[3]。

2008~2012年,按照“控制和落实”的原则,分别在PO~P31线和P35~P55线两个地段开展详查,以137°勘探线方向、200m×(200~100)m的基本工程间距布置钻孔204个,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133763m,进一步查明了矿床地浸条件和矿体放射性特征,累计控制资源量接近特大型铀矿床规模[4,5] 。

2011年以来,以核工业天山铀业公司为投资主体,在P0~P55线间分区块陆续开展了勘探,已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59870m,施工钻孔126个。

P0~P55线详查结束后,控制矿体数增加到6个,资源量较普查增长一倍。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对蒙其古尔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认识到层间地下水侧向氧化作用形成“双矿带”和“溢流”作用形成三工河组上段工业铀矿体的成矿规律,指导了矿床的快速扩大。同时,P0~P55线详查研究成果和认识应用到P0线以西普查和P55线以东探索工作中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1.2.3 深部勘查和外围扩大

2006~2007年,伊犁盆地巩留凹陷铀资源评价项目率先在蒙其古尔矿床P55线以东的郎卡地区开展钻探查证工作,在800m深度揭露到三工河组工业铀矿化,通过分析认为揭露的铀矿体极有可能是蒙其古尔矿床铀矿体向东的延续,紧紧抓住“深部富矿、多层成矿、变形构造”等关键因素,工业铀矿带长度由此扩大到2.8km[6]。以此为依据,2008年在郎卡地区实施了铼矿预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投入钻探工作量2141m,新增了部分铀资源量[7]。

2009~2012年,以勘查项目为支撑,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在蒙其古尔矿床P0~P55线外围陆续投入钻探工作量5300余米,资源量进一步得到落实和扩大。

2013年,在蒙其古尔矿床P0线以西开展铀矿普查,以137°勘探线方向、400m×200m的基本工程间距部署13条勘探线,投入钻探工作量15280m,施工钻孔37个,估算资源量(333+3341)达小型铀矿床规模,证实PO线以西铀矿体与P0~P55线铀矿体是连续产出的。与此同时,以伊犁盆地苏东布拉克地区铀矿预查项目为支撑,以郎卡地区找矿成果为依据,继续向东探索铀成矿条件和潜力,陆续施工了L2004、L2014和L4014,发现西山窑组下段工业铀矿化,矿带规模再次由郎卡地区东扩2km。

2 矿床基本特征

2.1 地层

中新生代盖层不整合覆盖于石炭系或二叠系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之上,缺失三叠系和上侏罗统。自下而上依次由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河流相沉积、白垩系(K)和古近系(E)红色碎屑岩建造和第四系(Q)冲洪积物组成,铀矿化赋存于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含煤碎屑沉积建造中,其中主含矿层位为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具有泥—砂—泥(煤)互层沉积特征。以沉积韵律特征为依据,将水西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第Ⅰ—Ⅶ沉积旋回(图1)。

三工河组(J1s):对应于水西沟群V1亚旋回— 亚旋回,主体为扇三角洲平原—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垂向上由两个正韵律层组成,正韵律层自下而上由含砾粗砂岩、中细砂岩向粉砂岩、泥岩过渡。根据其发育特点,将三工河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J1s2)厚9~25m,下段(J1s1)厚6.8~21.6m,局部地段两者合为一体。总体上砂体广泛发育,连通性较好。

西山窑组(J2x):对应于水西沟群 亚旋回—Ⅶ旋回,根据其沉积特点,分为上、中、下3段。下段(J2x1)厚50~75m,由下粗上细的两个正韵律沉积组合构成,主体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砂体多数地段由2~3个主砂体组成,总体发育且连续性好;中段(J2x2)厚12.60~56.60m,主体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层间砂体总体不发育;上段(J2x3)厚20.60~116.00m,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两层主砂体,砂体稳定性相对较差,仅在下层砂体中发现工业铀矿化。

2.2 构造

蒙其古尔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斜坡带东段构造相对活动区内,属于次级构造单元扎吉斯坦向斜东南翼的组成部分,该向斜整体上呈东、西、南三面翘起,向北东方向敞开的屉状向斜构造形态,向斜的轴部位于扎吉斯坦河河谷地段,倾向45°~48°,倾角6°~8°(图2)。

鉴于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以F3断裂为界,将扎吉斯坦向斜划分为东西两个构造单元。西构造单元产出扎吉斯坦矿床,东构造单元产出蒙其古尔矿床。其中东构造单元盆缘中生代地层与古生代地层多呈断层接触,含矿建造埋深大于西构造单元。矿床总体上夹持于F3断裂和控盆F1断裂之间,矿区范围内,中生代地层呈向北东倾的单斜产出,产状相对平缓,倾角3°~9°,平均为6°。受盆缘逆冲作用,矿区东南边缘中生代地层翘起,直立甚至倒转,局部古生代地层逆冲于中生代地层之上。

图1 蒙其古尔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图2 蒙其古尔地区地质简图

1—古近系;2—白垩系;3—侏罗系;4—石炭系-二叠系;5—煤岩;6—烧结岩;7—泥岩;8—砂岩;9—地质界线;10—断裂及编号;11—推测断层;12—水系;13—补给区地表水流向;14—径流区地下水流向

2.3 水文地质特征

(1)地下水补径排体系

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构成矿床的主要成矿地下水。由南部蚀源区补水、矿区径流、盆内排泄构成完整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具体的排泄区或局部排泄源位置尚未能完全查清。

矿床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西南部扎吉斯坦河上游的入渗水,补给区侏罗系露头面积752000m2,补给海拔1320~1450m。河水流量在补给区平均损失68976m3/d,属于开启型水动力窗口。F1断裂在P0~P47线间构造破碎形成水动力窗,水西沟群出露地表面积360000m2,补给海拔1322~1552m,蒙其古尔沟等河水入渗量约289m3/d。

矿区内地下水径流范围位于F1和F3两条阻水断裂之间,主要流向为47°,侏罗纪地层呈3°~9°向北东方向缓倾,水力坡度为0.02~0.20,地下水流速为0.01~0.11m/d,导水系数0.47~42.78m2/d,水位埋深一般在-50.28~110.26m之间。

(2)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从盆地南缘补给区到盆地内部,入渗补给水中的H CO3参与络合离子 和 的形成过程,沿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地下水水质类型逐渐转变为SO4· HCO3、SO4·HCO3·Cl和SO4·Cl型(图3);矿化度逐渐增高,溶解氧降低,Eh急剧下降,还原性气体含量增高,地下水由弱碱性逐渐转变为弱酸性和中性(表1)。

图3 蒙其古尔铀矿床P0~P55线地下水水化学

1—断层;2—河流;3—泉及编号;4—水文孔及编号;5—水井及编号;6—地下水流向;7—水化学类型;8—水化学类型分界线

表1 蒙其古尔铀矿床P0~P55线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参数

(3)地浸开采水文地质条件

矿床补径排体系完整,含矿含水层厚度适中,各含矿含水层顶、底板隔水层厚3.57~18.22m,总体较为稳定。三工河组含水层J1s1 和J1s2 之间的隔水层在27~55线南段存在普遍缺失现象,缺失面积较大;主含矿含水层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下段渗透系数分别为0.32~1.28m/d和0.21~0.68m/d,渗透性能较好;矿床内地下水水位埋深浅,为5.89~110.26m,承压水头高度为195.14~548.10m;矿体赋存地段地下水矿化度低,总体呈中性,氧化还原电位均大于0。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总体适于地浸开采[4~5]。

2.4 层间氧化带及铀矿体

蒙其古尔地区共发育4层规模较大的层间氧化带和砂岩型工业铀矿体,分别赋存于三工河组下段、三工河组上段、西山窑组下段和西山窑组上段砂体中。在复杂的地下水“双通道的补水”和“层间溢流”补径排体系作用下,矿床范围内各含矿含水层不仅发育一个层间氧化带和铀矿体,而且在平面上,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呈蛇曲状或港湾状展布,互有交叉和叠置,有的分为南、北两段,有的分为东、西两段。受层间氧化带发育形态控制,矿体形态各异,各层位矿体平面上互相叠置,空间关系较复杂。三工河组下段、三工河组上段和西山窑组下段均发育南、北两个矿带,西山窑组上段矿带分为东、西两个矿带(图4)。

图4 蒙其古尔地区砂岩型铀矿综合成果

1—第四系;2—二叠系乌郎组;3—烧结岩;4—煤层及编号;5—不整合界面;6—整合或侵入接触界线;7—河流;8—逆断层、性质不明断层、推测断层及平移断层;9—三工河组下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铀矿带;10—三工河组上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铀矿带;11—西山窑组下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铀矿带;12—西山窑组上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铀矿带;13—已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区

工业铀矿体平面上产出在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前后50~800m范围内,一般在300m范围以内。三工河组下段铀矿体形态为卷形产出特征,工业铀矿体主要由卷头部分构成,多呈长头短翼形态产出,翼部矿体不太发育;三工河组上段北矿带在含矿流体溢流作用下形成了品位高、厚度大的富大矿体,同时,矿体形态复杂,剖面上总体呈环形的卷状产出;西山窑组下段工业矿体有少量短头长翼的卷状形态,大部分地段缺失卷头,翼部矿体的增多导致矿体面积增大;西山窑组上段发育大规模铀矿化而工业铀矿体少,矿体多为板状和透镜状,分布较零乱。

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带总体长度大于10km,勘查程度不一,其中P0~P55线已完成详查工作,其他地段工作程度未及普查。PO~P55线范围内,工业矿体长700~2800m,宽25~680m;矿体走向总体为北东向,倾角4°~8°,平均为6°;矿体埋深288.45~666.55m,西浅东深。表现为中部平缓,西部和东部产状略陡的产出特征(表2)。

表2 蒙其古尔铀矿床P0~P55线矿体产出特征统计

垂直于层间地下水径流方向的剖面上,层间氧化带和铀矿体在F1、F2和F3断裂夹持区内呈叠瓦状排列,矿体垂向上产出位置距离层间氧化-还原界面在10m以内,大多数情况下不大于3m。层间含氧含铀水的侧向氧化-还原作用形成三工河组、西山窑组相反方向发育的两个卷形矿体或环形卷状矿体(图5)。

工业矿体平均厚4.2m,平均品位0.0833%,平均平米铀量为7.04kg/m2,最大平米铀量可达82.59kg/m2。三工河组工业铀矿体平均品位大于0.1%,平均厚度大于4m,富大矿体的空间分布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趋于吻合,前锋线附近矿体品位高(>0.2%)、厚度大(>6m),向氧化带一侧逐渐降低,向原生岩石带一侧快速减小;西山窑组工业卷状铀矿体较少,部分矿体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依存关系不很明显,富大矿体呈团块状分布,矿体品位、厚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表3)。

表3 蒙其古尔铀矿床P0~P55线工业铀矿体厚度、品位、平米铀量统计

2.5 矿石物质成分及铀存在形式

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矿石物质成分及铀存在形式研究。

矿石自然类型为疏松砂岩型铀矿,是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矿石在其矿物组成上与围岩无明显差别,均为硅酸盐矿物集合体。矿石中矿物以石英、岩屑和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黄铁矿及重矿物(磁铁矿、钛铁矿)。黏土矿物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蒙脱石及绿泥石。

取自不同矿化层位的27个铀矿石样品中,有17个样品中铀以铀矿物、分散吸附和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3种形态产出;有10个样品中铀呈分散吸附和少量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图5 蒙其古尔—扎吉斯坦矿床纵剖面

1—基底岩石;2—泥岩;3—煤层;4—氧化带前锋线;5—矿体;6—断裂及编号

质同象混入物形式3种形态产出;有10个样品中铀呈分散吸附和少量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铀矿物主要产出于品位较高的矿石中,在大部分的贫矿石中也可发现铀矿物,但含量要小得多。绝大部分样品中的铀矿物主要为显微状沥青铀矿(含少量再生铀黑?),其次为水硅铀矿和钛铀矿。铀含量达2%的灰黑色含层状炭屑粗砂岩样品中,沥青铀矿呈葡萄状分布于蜂窝状炭屑胞腔内(图6~图9)[4~5]。

图6 高品位矿石样品中富含炭块、炭屑和丝炭岩心

图7 同一样品具蜂窝状胞腔结构,炭屑微区外貌光片,单偏光

图8 炭屑胞腔充填大量球粒状沥青铀矿,扫描电镜明场像

图9 单个胞腔中大量葡萄状沥青铀矿,扫描电镜明场像

2.6 矿体放射性平衡特征

P0~P55线间共施工物探参数孔14个,深入研究了矿体镭氡放射性平衡特征,计算修正值系数介于0.72~0.89之间,表明矿体总体偏铀。

共采集铀镭放射性平衡系数样品1758件,统计结果表明,矿层铀镭平衡系数无显著差异,介于0.90~1.10之间,表明各矿层铀镭处于平衡状态[4~5]。

2.7 成矿年龄

取自不同赋矿层位、矿体不同部位(以卷头和接近卷头部位为主)的16个高品位矿石样品的沥青铀矿表观铀成矿年龄分布于0.25~153Ma之间,206Pb/238U表观年龄集中分布于4.1~11.5Ma之间,为蒙其古尔铀矿床的主成矿期。选择5个样品进行了铀系不平衡年龄测试,其中有3个样品的铀系不平衡年龄介于0.32~0.40Ma之间,对应的放射性活度比均明显处于放射性不平衡状态,表明沥青铀矿生成的时间较短,矿石年龄较小的样品占有一定的比例,矿床仍处于不断富集和成长阶段。

加拿大Manitoba大学Fayek教授测试了蒙其古尔铀矿床3个矿石样品中铀矿物的铅化学年龄,并由此推算了铀矿物年龄,结果基本相同[4~5]。

2.8 共、伴生矿产

Se、Mo、Re元素的富集与层间氧化作用有关,与铀矿体在空间上拟合性较好。以组合取样方式对铀矿石及其围岩开展了伴生元素Se、Mo、Re、V、Ga、Ge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Mo、V、Ga、Ge仅个别样品含量达到综合利用指标;Se含量变化较大,难以圈连矿体;Re元素达到综合利用指标,且具有一定的成矿规模,可在地浸开采铀的过程中综合开发利用。

矿床范围内煤炭资源丰富,估算资源量较为可观。

3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3.1 主要成果

1)蒙其古尔特大型铀矿床取得重大突破是中核集团建设“铀矿大基地”指导思想在伊犁盆地得以落实的体现。从200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在蒙其古尔地区取得找矿突破开始,中央财政地勘费和中核集团相继投入超过20×104 m钻探工作量,随着蒙其古尔矿床的持续勘查,控制资源量不断增加,矿床资源/储量(333及以上类型)已达到特大型规模。

2)分地段、分区块总体查明了蒙其古尔地区水文地质构造特征及地下水补径排机制,基本查明了矿床P0~P55线各含矿含水层的分布、结构、规模及埋深特征;通过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查明了各含矿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承压水头高度、地下水pH 值、Eh值、矿化度等水文地质参数及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3)重点在P0~P55线范围开展了详细的矿体放射性平衡破坏规律研究,确定了铀镭平衡系数和镭氡平衡系数,为资源量估算过程中γ测井解释结果的修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从矿体空间构形和变异性、矿石质量、水工环条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地浸条件分析评价工作。认为矿体产状平缓,具有厚度大、平米铀量高的特性,为优良资源;矿石及围岩的物质成分适合地浸,矿石中的铀容易浸出;隔水层分布基本稳定,含矿含水层的承压性和渗透性高、水位埋深浅、涌水量较大,矿化度低,地浸条件好。

3.2 主要创新点

(1)探采一体化勘查开发工作方法的创新

在伊犁盆地系统使用分阶段、分区块开展矿床勘查和外围探索相结合的探矿模式,地矿深度联合,开发及时跟进,探采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蒙其古尔矿床P0~P55线普查结束时,已开始着手安排P0~P55线外围勘查和矿山地浸试验事宜。目前已完成P0~P31线和P35~P55线详查,正在开展P0线以西普查和P55线以东评价及预查工作。

地浸开采试验始于2009年并于当年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2013年完成了矿山“一期”工程建设。随着P0~P55线详查、P0线以西普查和P55线以东评价及预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矿山“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已列入日程安排。

(2)勘查技术手段的创新

在蒙其古尔铀矿床勘查过程中运用车载式井中电磁流量仪和车载式井中水位仪技术,降低了水文地质孔施工成本,简化了抽水试验工作程序,排除了人为干扰因素,取得了更为精确的批量水文地质参数,真实反演了地下水流场,建立了“双通道”和“溢流”成矿作用的地下水补径排机制,为蒙其古尔铀矿床成因研究和成矿模式建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3)成矿理论的深化创新

蒙其古尔铀矿床的发现不仅是铀矿找矿勘查成果的重大突破,其成矿模式也丰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进一步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活动区找矿提供了一个“动中找静”的典型实例。

该矿床无论从成矿条件、矿体特征还是成矿模式上,均有别于伊犁盆地南缘其他矿床:蒙其古尔地区褶皱、断裂发育的构造产出特征成因于新构造运动以来多期次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构造运动为层间氧化作用提供势能的同时,控矿断裂产出部位及性质决定了地下水补径排、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发育方式和空间位置。地下水的双补水通道和径流模式决定了铀的迁移路径和有利的沉淀富集部位,构成了以“双矿带”和“溢流”成矿为特征的“蒙其古尔式”成矿模式(图10)。

(4)地浸开采工艺的创新

蒙其古尔铀矿床P0~P31线详查时已注意到富大铀矿体形成于高反差的地球化学障附近,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形成了局部高钙含量的矿石。针对这一矿床地质特征,地浸试验最终采用CO2+O2浸出工艺,浸出效果较好。

蒙其古尔矿床和层位矿体空间上呈叠瓦状排列,目前正在开展单孔多层注浸开采工艺试验,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地浸开采过程中钻探施工的成本。

4 开发利用状况

510地浸试验队于2009年6月成立,当年开始在蒙其古尔铀矿床P0线开展地浸条件试验。2010年4月,在条件试验取得良好浸出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蒙其古尔矿床扩大试验项目研究工作。现场地浸试验采用CO2+O2浸出工艺。试验取得了采冶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成熟可靠的开采工艺。

按照新疆铀矿冶大基地建设规划,蒙其古尔地浸采铀工程计划按3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11年启动,2014年试生产,2015年达产;“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2016年试生产,2017年达产;“三期”工程于2017年启动,2019年试生产。

图10 “蒙其古尔式”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1—火山岩;2—层间砂体;3—泥质隔水层;4—整合及不整合地质界线;5—层间氧化带及铀矿体;6—地下水流向

5 结束语

蒙其古尔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实践过程充分体现了铀矿找矿工作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勘查成果的重大突破得益于对成矿规律认识的提高,尤其是详查阶段成矿模式的建立对资源量持续扩大至关重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科研工作,完善成矿理论并指导勘查是成果扩大的有力保障。

蒙其古尔矿床勘查过程中引入了浅层地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物探方法,解决了控矿构造、地下水动力场研究中的部分问题,为矿床成因分析提供了支撑。同时,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动力机制复杂,未能采用有效方法查明成矿流体补径排机制,尤其是三工河组上段“溢流”成矿模式缺乏数据的支持,只停留在理论推测阶段,需要在找矿技术和方法方面进一步加以创新。

蒙其古尔矿床夹持于F1和F3两大断裂之间,只是蒙其古尔构造单元内铀矿带的一部分,该铀矿带西起乌库尔其,东至郎卡,矿带长度超过10km,现已探明的乌库尔其—扎吉斯坦—蒙其古尔3个地段,本质上是同属一个特大型铀矿床[1] 。构造单元内相同的构造、沉积特征和相似的水动力体系预示着该构造单元内蕴藏着很大的成矿潜力,有待进一步勘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金带.进入新世纪以来铀矿地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1-28.

[2]李彦龙,魏周政,等.新疆察布查尔县加格斯泰地区铀矿评价报告[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2.

[3]刘陶勇,李彦龙,等.新疆察布查尔县蒙其古尔地区P0~P55铀矿普查报告[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8.

[4]张占峰,蒋宏,等.新疆察布查尔县蒙其古尔铀矿床PO~P31线详查地质报告[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9.

[5]张占峰,蒋宏,等.新疆察布查尔县蒙其古尔铀矿床P35~P55线详查地质[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7.

[6]张占峰,司基宏,等.新疆伊犁盆地巩留凹陷1∶25万铀资源区域评价报告[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7.

[7]张占峰,周剑,等.新疆察布查尔县郎卡地区铼矿预查[R].乌鲁木齐: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8.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作者简介]张占峰,男,1970年出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铀矿勘查专业,2010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核技术与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以来任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副总工程师、地质科技处处长。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十大找矿成果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中核集团公司找矿成果奖等。

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的纽约州。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州曼哈顿。它创建于1754年,全称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家蒙代尔、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中国近代诗人徐志摩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曼哈顿的气候比较温和。一月气温最低,约为零下9°;七八月份最热,约为30°;各月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至八度左右。纽约的四季非常分明,春天看得到路树冒新芽,夏天也会出现30度以上高温,午后也偶有阵雨;秋天树梢的枫红会明白告诉你秋天到了,而冬天零度以下的冰冷和白雪会让羽绒服发挥很大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就:

该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非常有经验,该大学是北美地区第一个成功分裂铀原子和调频收音机及激光的诞生地。该大学的教授在这里成功开发出可以通过有限带宽传输高质量音频、视频的MPEG-2算法;成功第一次引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完好器官中的细胞。

该大学与别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发明的成果包括用来开发液晶显示器(LCD)的连续横向固化技术、会话发起协议、药典、一种更新更好的玻璃纤维混凝土配方、蓝色发光二极管、和Beamprop(应用于光子学领域的软件)等等。该大学的科学家们每年在健康科学领域约有175项新发明。

该大学在国际活动方面上非常积极。该大学还与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多所知名高等教育机构成立了合作关系。该大学每年派教师和学生去外国学校学习或者实习积累经验。该大学每年经常去参加国际会议、探讨会等等国际项目。该大学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该大学同时还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