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
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是罗荣桓。
罗荣桓一上任,不仅把红4军军事思想政治工作处理的有条不紊,跟林彪搭档也没有多少矛盾,还能和谐相处。在抗战时期,罗荣桓继续搭档林彪,担任八路军林彪115师的政委,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再次搭档林彪,担任东北野战军政委。
朱德元帅,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此后先后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是最早参加革命运动的元帅。
彭德怀元帅,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
林彪元帅: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刘伯承元帅:1912年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将校学堂、此后先后入读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上过最好军校的元帅。
贺龙元帅:既没上过军校,也没上过大学,凭借两把菜刀闹革命。
陈毅元帅:1919年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留学。
罗荣桓元帅:1923年考入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后考入武汉中山大学理学院。
徐向前元帅: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聂荣臻元帅:1919年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留学,此后先后入读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
叶剑英元帅: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参与创办黄埔军校。
著名校友: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雷等。
学校概况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该校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 百公亩)。 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学位,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学院的运动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哈德森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运动队称为“军队”(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Duty,Honor,Country)。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历史沿革
乔治·华盛顿选中西点为堡垒建筑点,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都很重要的战略地点。西点在哈德逊河“S”弯之中,占据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运。1778年,萨丢斯·科什乌兹科(Thaddeus Kosciuszko)设计了堡垒的外形。美国独立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但是他的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争辩说宪法之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杰弗逊上任总统之后,在1802年3月16日签署了法律,建立美国军校,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门。
1817年——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Sylvanus Thayer)担任校长。他将土木工程设置为学校主要课程,这个期间的毕业生修建了美国大部分最初的铁路线、桥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
一次大战以后, 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从2529名学生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
20世纪中,西点军校课程结构继续扩展和改变,学生可以在十几个领域中选课,除工科,各类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军校名言
超乎常人想象的关怀 是明智;
Offering care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wisdom;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险 是安全;
Taking risk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safe;
超乎常人想象的梦想 是务实;
Dream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ractical;
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 是可能;
Expect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ossible.
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著名校友:温斯顿·丘吉尔、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哈罗德·亚历山大等
是英国培养初级军官的一所重点院校,也是世界训练陆军军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它曾与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军校。 著名校友:朱可夫、崔可夫、沃罗诺夫等
伏龙芝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вооруженных) 苏联武装力量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据列宁指示,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10月7日命令创办,称工农红军总参学院,旨在从工农中培养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指挥干部。1918年12月8日举行了建校典礼,会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Я.M斯维尔德洛夫就该院的任务发表了讲话。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命易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附设高级速成班,培训高级指挥人员。此外,以该院为基地,在不同时期还开办过一些高级军政训练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学院先后培养了数万名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许多毕业生在苏德战争中成长为统帅和高级军事首长,其中有:苏联元帅И.X.巴格拉米扬、C.C.比留佐夫、Л.A.戈沃罗夫、A.A.格列奇科、A. И.叶廖缅科、Г.K.朱可夫、M.B.扎哈罗夫、И.C.科涅夫、P.Я.马利诺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罗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尔布欣、B. И.崔科夫、炮兵主帅H.H.沃罗诺夫、空军主帅A.A诺维科夫等。该院的历史与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和巩固、与苏联人民为争取祖国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位资格最老的布尔什维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兹格夫斯基曾是学院首任政治委员。首批学员中有许多人是直接从国内战争前线调来学习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挥员П.E.德边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绍夫、И.C.库佳科夫、И.Ф.费季科、B. И.恰帕耶夫(夏伯阳)等人。学院是在复杂的条件下创办的,是在年经的苏维埃共和国与白匪和武装干涉者激烈搏斗、国内形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教学的。国内战争时期,经常有大批或单个学员被派往武装斗争最紧张的地方。在欢送学院毕业生和学员奔赴前线的隆重集会上,常有苏维埃共和国著名的党和国务活动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宁两次亲临学院,对开赴东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学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临别赠言。列宁一向十分关心学院的活动,经常给以多方面的支持。国内战争时期,有1/3的学员因积极赴前线作战而荣获红旗勋章。党组织在学院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员在教学和军事学术活动中都起了先锋作用。
国内战争结束后,学院列教学、科研和党政工作进行了调整。在完成这项任务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该院院长的M.B.伏龙芝发挥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健全了学院体制,改革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废弃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视了野外作业,发展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军事科学协会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动。随着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发展,学院面临着为团至军级培养具有广泛知识的话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的任务。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机械化、空军和战斗训练等教研室。1931年,在战役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1931-1932学年度,学院不仅招收了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学员。二战前夕和战争初期,学员和教员人数增加了。当时十分重视研究西班牙战争、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战以及苏芬战争的经验,提高了野外作业的地位,学员参加实兵演习也更为经常。
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缩短了学制,同时积极参加建立莫斯科防区。教员们参加了首都民兵部队和歼击队的培训。仅1941年就为作战部队输送军官约3千名,而在整个战争年代共向部队输送了1.1万名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苏联英雄,荣获政府崇高奖赏。不少毕业生和教员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作战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将И.P.阿帕纳先科和H.Ф.瓦图京,上将M.П.基尔波诺斯,中将M.Г.叶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将Д.M.卡尔贝舍夫等。战后,学院广泛开展了研究和总结战斗经验的活动,并从开始深入研究军事学术中的新问题。
学院的编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战役战术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苏共党史和党政工作教研室、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教研宝、外语教研室,训练部、科研部,各种实验室,伏龙芝科研陈列专修室,以及其他分队。图书馆藏书约200万册。学院优先招收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在战斗训练和政治素养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军官;同时还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训指挥干部。科教干部的培训和深造,通过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职参加专业应考的方法实施,应考专业有:合同战术、战役学、司令部勤务、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等。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许多著名的苏联军事科学界代表人物在这里工作,他们是:H.E.瓦尔福洛梅耶夫、K.E.韦利奇科、A.И.韦尔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奥诺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谢尔松、Д.M.卡尔贝舍夫、A.K.科利诺夫斯基、B.Φ.诺维茨基、A.A.斯韦钦、M.H.图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达菲格夫等。学院的学者们撰写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著作、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书籍和小册子。30年代开展对大纵深战役新理论的研究,是学院军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阶段。战役战术教研室和战役系为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起出版了论述苏联军事学术型论和实践各种新问题的学术论文集。苏德战争年代,军事科研工作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以讲义、战例汇编、情况通报和单行本参考材料等形式向学员和部队介绍。战后,出版了《苏德战争合1-6同战术战例(团-师)》(卷)、《苏德战争时期苏军战术的发展(1941-1945)》,以及9种教科书、120种教学参考书。还积极参加了条令和教令的拟制工作,撰写写了210余篇有关战役学和战术学的科研著作。
在军事各领域发生根本变革、新的作战兵器出现、各兵种和专业兵发生质变的时期,对战术和战役学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论证战役战术对新式兵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要求、对教育训练问题、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的研究,成为学院全体科研人员的中心课题。军事学者-教研室***、教授和科学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兰金、M.M.基里扬、Г.A.洛博夫、B.Я.彼得连科、B.Г.列兹尼琴科、P.Г.西莫尼扬等人在开设新的教学课程和研究现实学术问题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受到了苏联国防部长的通令嘉奖,其中一部还荣获伏龙芝奖金。发行量很大的《战术》一书深受苏军将官和军官们的欢迎。
学院荣获红旗勋章一枚(1922),列宁勋章一枚(1934),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1945),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勋章。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位于伦敦市西48公里处的伦敦路北侧,占地面积3.54平方公里,折合875英亩。学校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皇家参谋学院同址。学院下设军事科技、作战研究和国防事务等科室,由五个分学院组成,即新学院、老学院、胜利学院、施里文汉学院和女官军学院。各个学院的楼群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巧妙地将皇家陆军的历史、传统和战绩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军官的荣誉。最现代化的建筑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尔大楼区,包括容纳1200人座位的大厅、维克多利学院的东楼区和桑赫斯特军院的校部办公区,设计师荣获了建筑学会奖。而老学院因为有战胜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的纪念厅和物品,并用类似于殿堂的参观方式摆放,在所有的楼群显得十分壮观。在新学院楼广场南侧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纪念碑,这是蒙哥马利元帅在1945年5月接受德国北部的德军投降的珍品,于1958年迁到桑赫斯特;另一座为法国王子英皮里尔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仑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尔维奇军事学校学习,在1879年祖鲁战争中丧生。立像是二战后迁到桑赫斯特校园的。总之,桑赫斯特校园的建筑群及其装饰品、陈列品,犹如一座古今结合的军事博物馆,使一批又一批英国学员从中吸取所需知识与力量。
学院的中央图书馆藏书15万册,另外还有许多油画、礼品等。墙上还专辟学院优等生的名单录。他们均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荣誉剑和其他礼品。
历史
这所老牌的学院可以追溯到1741年4月30日。那一天,经国王乔治二世批准,英国皇家第一所军校在伍尔维奇——双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前身成立了。英军正式训练军官的历史可追溯到250年前,1671年英军开办的短期训练班,多数与军械局相关。1741年4月30日,乔治二世国王签署一份皇家文件,决定建立皇家军事学院,即现代的桑赫斯特军校的前身。当时校址在伍尔维奇,主要为皇家炮兵团培训军官。其后,皇家工程兵、皇家通信兵、皇家装甲兵等自1920年也相继建立了军事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学校关闭。直到1947年,英军将其与皇家军事学院合并,正式改称陆军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并在当年1月3日开学。英军老学院、新学院、维克多利学院三所院校驻在桑赫斯特,直到1970年。在院校集中与合并中,桑赫斯特集中了更多的军官训练机构而成为今天的规模。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