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名钱庄
中国古代有名的钱庄都有哪些
1、协同庆钱庄
协同庆票号在咸丰六年(1856)创立于平遥南大街。票号旧址于2000年10月全面复修整理,现已开辟为“协同庆钱庄博物馆”内设30个展室,依托大量史料,运用光、电等现代手段充分展示了协同庆耐人寻味的兴衰历史。
2、亳州钱庄
坐落在安徽亳州古城北门南京巷19号,建于道光年间,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端庄大方,布局严谨、自然合理,为面阔三间的三进四合院,对研究古代商铺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南京巷钱庄是山西“平遥帮”票号在安徽设立的较早的分号之一,建于道光年间,钱庄是两层三进四合院建筑,四通八达,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布局严谨,自然合理,对研究古代商铺建筑具有很大价值。亳州原有好几家钱庄,离南京巷不远。可是现在只有南京巷的古钱庄保存完好,其他的已经破坏殆尽。
3、南京巷钱庄
南京巷钱庄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 *** 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亳州市南京巷钱庄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芜湖钱庄
芜湖钱庄号称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地处皖江流域,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地杰人灵,物阜天华,盛产水稻鱼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据史料记载,钱庄就是伴着米市兴起发展起来的。早在光绪年间,李鸿章之子李伯行在芜设“宝善长”“恒泰”两钱庄。到民国元年至民国19年,是芜湖钱庄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创立有承徐、西合泰、厚丰等20余家,大多是合资经营,每店资本从白银万两至数万两不等,一般雇佣职工20-30余人,设有经理、跑街、学徒等各种职位。
5、大德昌钱庄
据考证,深州大德昌钱庄是清末中国北方财阀马惠堂(深州马家庙村人)在深州开办的,是当时衡水一带有名的银号。据附近居民介绍,以前大德昌钱庄里除仓储房外,各处建筑之间原来都有抄手游廊相连,以便下雨时仍能来回往来。
各屋均为木地板铺地,下设隔温空间,使室内保持冬暖夏凉。院落之间莲花满池,各屋石桥相连,建筑非常具有艺术性。但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年久失修,对其进行修复已是迫在眉睫。
据介绍,大德昌钱庄是目前我省(河北省)古代钱庄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清末民营商业建筑,具有典型的建筑特点,也是研究清代钱庄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这一古建筑将得到修复的消息传开,附近居民无不翘首企盼。
百度百科-协同庆钱庄
百度百科-亳州钱庄
百度百科-南京巷钱庄
百度百科-芜湖钱庄
百度百科-大德昌钱庄
我国历史上出显过什么有名的“钱庄”“钱庄”起源于江南的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信用机构.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以汇兑为主营的金融机构,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
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社会渐渐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强大的外国金融势力控制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左右着资金的吞吐,汇率的涨落和金银的出入,使得清末金融风潮不断。
再加上钱庄、票号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弱点,且对外商银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导致其抗风险能力的削弱,由此钱庄、票号便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庄、票号,与银行的相同点是:都属于金融机构,不同点是:钱庄、票号,是我国的前期金融象征,规模较少,势力薄弱;银行,是后期从国外传入的事物,逐渐取代了“钱庄、票号”,而成为新时期的金融力量,逐渐至今发展着!。
我国历史上出显过什么有名的“钱庄”“钱庄”起源于江南的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信用机构.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以汇兑为主营的金融机构,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
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社会渐渐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强大的外国金融势力控制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左右着资金的吞吐,汇率的涨落和金银的出入,使得清末金融风潮不断。
再加上钱庄、票号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弱点,且对外商银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导致其抗风险能力的削弱,由此钱庄、票号便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庄、票号,与银行的相同点是:都属于金融机构,不同点是:钱庄、票号,是我国的前期金融象征,规模较少,势力薄弱;银行,是后期从国外传入的事物,逐渐取代了“钱庄、票号”,而成为新时期的金融力量,逐渐至今发展着!。
钱庄是在我国的历史是怎样的钱庄是旧中国早期的一种信用机构,主 要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福州等 地。
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广州等地的 则称为银号,性质与钱庄相同。另一些地方, 如汉口、重庆、成都、徐州等,则钱庄与银行 并称。
早期的钱庄,大多为独资或合伙组织。 规模较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 还可发庄票、银钱票,凭票兑换货币。
而小钱 庄,则仅仅从事兑换业务,俗称“钱店”。清末,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
新 中国成立后,多数钱庄停业。上海未停业的银 行则与私营银行、信托公司一起,实行公私合 营,组成公司合营银行。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钱庄出现在什么时候钱庄亦称为银号,钱号。在明代便已经存在,明清中的文献和小说中就有相关记载,在清代时候初具规模,主要商业城市均开设钱庄据史料统计,自康熙初年到道光十年,北京开设的钱庄就有389家,在上海,自乾隆五十一年至嘉庆二年以前,有钱庄124家。
“大宋钱庄”是我国最早的钱庄,还铸行了我国最早的钱庄钱,叫做“大宋钱庄当白”,但此钱的确切铸造时间难以考证,可能是一种试铸品而未正式使用,或在短期使用后即停用,故存世甚罕而未见于著录。
据有关著作称,官方文献最早出现“钱庄”一词是在清乾隆十年(1747年),福建巡抚周学健奏称:“但铺户奸良不一,应敕各州查明,该处钱庄若干,钱铺若干,造册”。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富商春秋战国:1 陶朱公范蠡虽是越王的谋臣,但他不搞战国策士纵横捭阖的那一套,《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所记他向越王进谏和对答中,讲的都是阴阳盈输天人顺逆的道理,十分形而上,俨然是个哲学家。
他经商也如从政一样,胸有成算,看得准,拿得稳,而且提得起,放得下,绝不像守财奴那样为金钱所困扰。这是因为他文化底气厚,以谋略家的态度对待金钱和利得,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活得十分潇洒,干得十分漂亮,看上去舒服。
经商当然是为了赚钱,但高明的大商业家就得有气派,并不是整个脑袋都钻在钱眼里。那些专打小算盘,一点小钱都斤斤计较的吝啬鬼,肯定委顿颟顸,做生意也赚不了大钱,成不了气候。
如《儒林外史》里的人物严监生那样,连点两根灯草也怕费油,不挑掉一根就死不瞑目的角色,便只能当当土老肥,不是经商兴业的料。《史记》叙范蠡辞掉齐国的相位后,也像告辞越国一样,立即开路,把在齐国积储的数十万资产统统施舍掉,"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他主观上也许并不企望别人报答,但实际效应是结了人缘,肯定会在以后的事业中获得方便,所以没多久,范蠡在经商中致资累巨万(《史记集解》引徐广:巨万即万万),成了亿万富翁。范蠡的一生,先是以一介书生成为越王句践的谋士,尽智竭力为越王报仇灭了吴国;此后功成身退,在齐国变名致富,佩齐国相印;又立即弃相迁陶,成了亿万富豪陶朱公。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他的定评:"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这样的曲折就够不平凡了,而他晚年的一件事就更令人动容,更富戏剧性,更令人击节称叹。
此事亦载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我常常感到奇怪和憾惜:为什么历来的作家、戏剧家,都一古脑儿逮住范蠡和西施虚无飘渺的爱情故事做文章,而这样的动人故事却轻轻放过!事情发生在范蠡晚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在楚国杀了人,投入了大牢。他派刚刚成年的小儿子带了黄金千镒,到楚国去打点。
大儿子有意见了,这分明是看准他没有出息,便大闹情绪,要求派他去。范蠡不依,长子愤而要自杀。
范蠡夫人劝道:"小的去未必一定能救活老二,先就让老大闹得要死要活,倘若真有不测,岂不又添上一口?"范蠡不得已,只好勉强同意。他交给儿子一封致老友庄生的信,严肃地叮咛道:"到楚国后就把黄金千镒送给庄生,一切都请他去干,千万不要过问!"大少爷到了楚国,在城郊一个蓬门小户找到庄生,遵照父命将信件和黄金送上。
庄生吩咐道:"你立刻回去,千万不能在此停留。即便你兄弟被释,也不要问所以然。
"可是这位大少爷不听告诫,自作聪明地另走门路,拿钱去贿赂了一个楚国有权势的贵人,自己留下来听消息。这位庄生虽然穷居陋巷,但以学问道德闻名,楚国上下都很尊信他。
他并不贪图范蠡的赠金,准备事成后归还。这些情况这位范大少爷哪知道!庄生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见楚王,诡称天上有星宿出现,将不利于楚国。
楚王素来信仰庄生,问其解禳之法。庄生说惟德政可以除之。
楚王于是决定大赦囚犯。赦令未颁,收受范大少爷贿赂的那位贵人先已得讯,便告诉大少爷,说令兄得救了,国王马上要下赦令。
大少爷大喜,以为楚王一发赦令,老二就会被释,何必白白地将千金送给庄生呢?于是,大少爷又去见庄生,说:"听人说楚王将发大赦令,那么我兄弟可以被释放了,故而特来告辞。"庄生情知他的用意是想要回黄金,便将黄金原封不动地让大少爷拿走。
大少爷十分得意,以为救了兄弟,又没花掉金子,高高兴兴地携金而出。庄生痛恨自己为小儿所玩弄,进见楚王道:"日前大王因星变将行赦令,但我听国人传言,说行赦令是为了天下巨富陶朱公的儿子杀人被囚,陶家向大王左右行贿之故。
"楚王大怒,决定先杀了陶家儿子再下赦令。于是,大少爷终于哭哭啼啼带了兄弟的尸体回家。
全家人自然伤心痛哭,范蠡却很镇定,说:"我料定他必然要害死他兄弟才回来的。他并非不爱兄弟,只因为从小随父母漂流,知道财富得之不易,因而舍不得以千金送人。
而小儿出生后就在财富中长大,不会珍惜金钱。我前次坚决要派小的去,就是为此。
这是事理之所当然,我早就料到这结果的。"瞧,范蠡是多么洞察人情,料事如神。
如此明察事理的哲人,自然处世、从政、经商无往而不操胜券。范蠡真可称古今一绝。
2 吕不韦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
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他共分了四个步骤来进行谋划:其一,当他看到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是一个能够赢得整个未来的上佳投资项目,于是他说服异人听他指挥。
其二,这个“奇货”要想推销出去、这份投资由风险转化为巨大利润,还是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和费力的工作。他不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
他算计到华阳夫人及其弟弟的潜在的、迫切的需要,使华阳夫人能够为。
中国古代有钱庄\票号,他们与银行有何异同起源于江南的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信用机构. 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以汇兑为主营的金融机构,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
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社会渐渐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强大的外国金融势力控制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左右着资金的吞吐,汇率的涨落和金银的出入,使得清末金融风潮不断。
再加上钱庄、票号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弱点,且对外商银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导致其抗风险能力的削弱,由此钱庄、票号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钱庄、票号,与银行的相同点是:都属于金融机构,不同点是:钱庄、票号,是我国的前期金融象征,规模较少,势力薄弱;银行,是后期从国外传入的事物,逐渐取代了“钱庄、票号”,而成为新时期的金融力量,逐渐至今发展着!。
我国是从何时起出现钱庄?当时钱庄主要是私营国营?以及钱庄主要经钱庄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叫钱柜。
这是私人大商人办的存放钱物的地方,与现在银行不同,那时存钱不仅没有利息,还要交保管费。真正的钱庄出现在宋朝,唐朝的钱柜只是存取钱。
而宋朝的钱庄出现了“飞钱”。比如说,你在开封的一个钱庄存了100两银子,要到成都作生意。
那么你拿着钱庄开给你的票据就可以在这个钱庄在成都的分号提出钱了。这样大大方便了商业的流通。
真正意义上的钱庄就出现了。这时的钱庄依然是私人经营的,靠的是严格的商业信誉。
国有银行一直到了中华民国蒋介石时代才出现。
张国焘,一个曾经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张国焘就正式登上了 历史 的舞台,随后,张国焘更是成为了第一批参与建设中国***的人,红军新四方面军的建设发展,也离不开张国焘的影子。
这些功绩足以让张国焘载入史册。
但为何张国焘最后选择叛党而走,然后又加入国民党,逃到台湾,这其中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张国焘是江西萍乡人,出生在一个官绅世家,自幼衣食无忧。在当时,张国焘的父亲是做官的,而且自家还在经营钱庄,家世十分显赫,作为家中长子的张国焘,自幼被父亲寄予厚望,父子二人的关系也十分和睦,两人时长进行思想交流,两人各持新旧思想,不断碰撞。
张国焘也没有让父亲失望,于1916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张国焘的口才极好,与之有过接触的红军老人,十分认可张国焘的战前动员。张国焘早在1919年就认识了毛泽东,但两人初次见面时,心高气傲的张国焘并未将毛泽东放在眼中。
五四运动时期,张国焘真正地登上了 历史 的舞台。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五四运动。
在当时,张国焘作为演讲部的部长,对所有参与五四运动的学生进行安排,带领这些人进行各种讲演活动,在这场运动中,张国焘一直都冲在最前面,也因此,张国焘成为这次运动中被抓的第一批学生领袖。
1919年6月7日,张国焘等人被释放出来,此时的张国焘风光至极,像个凯旋归来的将军一样,昂首挺胸,在北京大学门口被北大的学生们列队欢迎。张国焘出类拔萃的才华毋庸置疑, 然而张国焘为人,却并不像他的才华那般一样出众。
1919年6月,上海成立了全国学联,张国焘以北京学联的代表,前往上海出席大会,并被推举为总务工作。当时的张国焘并不喜欢这个工作,内心十分不满,而不久后,事情就发生了转机。
陈独秀以及北京学联的十一位负责人全部被逮捕,在消息传到上海后,在上海的北京学联的学生代表决定派张国焘前往营救。
在抵达北京后,在经过相关学生代表的协商,张国焘顺利地被推举为北京学联的总干事,自尊心受到极大满足的张国焘,对此十分积极,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但最终,一次又一次请愿的失败,逐渐打退了张国焘的热情,而与此同时,张国焘也被当局拉入黑名单,最后在组织的安排下,经历了一段时间逃亡的岁月 。
早在上海的时期,张国焘就等于陈独秀一同畅谈理想,创建中国***,在这期间,张国焘曾经多次和陈独秀一同讨论关于党纲等具体问题,在回到北京后,受到李大钊的指引,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也是在此时,张国焘正式进入政治舞台。
共产主义小组在1920年成立于北京,届时的张国焘,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其中在张国焘的指导下,长辛店工人运动取得了最显著的效果。
期间张国焘为了能发动工人,在这里办起了学校,其中办学校的经费,正是每年家中给他邮寄的生活费中,每年被张国焘拿出来三百元作为组织经费,于此同时,支部其他的同志们尽力捐款,这项制度沿袭到今天。
张国焘从上海回到北京后,在李大钊的指引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由此开始,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张国焘重拾信心,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张国焘因李大钊的器重,快速地成为了中共一大代表,并在这其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但造化弄人,李大钊被杀害,造成这件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张国焘被捕后,他最先供出来的就是李大钊,由此足见张国焘的人品如何,但此事直到建国后,才真相大白。
张国焘在上海时就曾与陈独秀畅谈过关于创建中国***的事情,在其间更是讨论了很多关于党纲等具体问题。不仅如此张国焘还参与了红军的建设,而且在张国焘组织带领下的共四方面军,愈战愈强,很快成为三支主力红军队伍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队伍。
张国焘对红军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对红军造成了沉重的伤害 ,对于自己人,张国焘十分心狠手辣。在红军建设后,张国焘大搞“反肃”,在他的手中,有两千多名红军的指挥员被查处,而那时的红军总人数不过一万五千人。
大量的红军战士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张国焘指挥下的“肃反”行动中,对此张国焘不仅杀人极多,而且对于自己人的刑法也十分残酷,如在手指头钉签子等手段被频繁使用在刑讯逼供中,无数的红军战士被屈打成招。
几个月的“肃反”行动,让张国焘彻底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1935年6月,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川陕甘苏区根据地建设的决定,因此发起了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动,在十月份的时候,率领部队南下,立起了第二“中央”,在次年六月份被迫之下,取消了第二“中央”。
1937年3月,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遭到批判,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的运动,于此同时,从苏联返回中国的王明,在回国后立即就地格杀了张国焘手下三位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给出的罪名是“托派”此事的发生,让张国焘整日惶惶不安。
但此时的组织并没有放弃他,仍然选择派遣他前往陕甘宁边区政府担任副主席。但张国焘完全辜负了党中央的信任,在 1938年4月,张国焘逃离陕甘宁边区政府,期间多人劝阻无果,最终逃离的张国焘选择投靠了国民党 。
消息传到党中央后,在4月18日,张国焘被开除党籍。然而张国焘并未止于此,反而开始变本加厉,加入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开启了大规模的反共行动。
在1948年,***攻下了防御坚固的山东省省会济南,自此之后,国民党大势已去,于1948年底,张国焘举家逃离大陆,迁移到台湾台北市居住,此时的张国焘51岁。
迁到台湾的张国焘,在数日奔波后,在台北租了一个房子度日,全家暂时栖身于此,此时的张国焘仍然想继续效命于国民党,但在此地居住一年时间后,国民党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安排,也根本没有人过问他这个人。
曾经作为“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的张国焘,仿佛已经被国民党彻底遗忘了一般。
然而不仅如此,张国焘居住的房子在经过行政院批示后,被开辟成为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因此张国焘得知居住的房子遭到强行征收后,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进行理论。但是在多次闹腾后却依然毫无结果,张国焘最终还是没能避免被赶出去的命运。
原本就穷困潦倒的生活,在房子被征收之后更是难以为继,因此张国焘被迫离开台湾,此时张国焘举家迁移到台湾,仅一年而已 。
在1949年冬天的时候,张国焘再次带领全家迁移到香港居住,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此时的张国焘生活十分贫困,因此只能通过拼命写稿子,以此来接济生活,在1956年召开了“八大”之后,张国焘通过对***的政策进行研究,认为毛泽东依旧会容纳他,并且以他在***的资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
在通过联系沟通后,表达了自己想返回大陆的心愿。 在得知张国焘的生活处境后,毛泽东的确愿意接纳他,但唯一的条件就是张国焘断离和美国之间的联系 。原来,此时的张国焘与美国之间依然有着联系,而且此时中美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而敏感。
但张国焘在考虑后,却拒绝了***方面提出的要求,并且明确自己不愿继续与***一同共事的态度,至此,***方面关于张国焘生活援助等事宜,只能就此罢休。
1966年,张国焘选择投奔自己在加拿大留学的大儿子张海威,因此离开了香港迁移到加拿大居住。晚年的张国焘被安置在多伦多的一家养老院中,在1979年12月3日,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夜,张国焘最终因为天气严寒,无人管理,被冻死在病床上,至此,张国焘客死他乡。
张国焘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在五四运动,战前动员以及后面的运动组织等,无一不彰显了他杰出的才华,而且,张国焘是***最早一批参与建党人员。
但最终因为他为人心胸狭窄,虚荣心强,却又好强争胜,最终导致他叛出党组织,原本应该留在北京安居晚年的张国焘,却因为自己的选择,导致在晚年颠沛流离,客死他乡 。
纵观张国焘一生的轨迹,官绅世家出身,起步就已经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的地步了。
本人更是才华横溢,命运对于张国焘真的足够眷顾,五四运动时期,张国焘顺利凭借自己优秀的组织能力,站上了 历史 的舞台,随后不久,又陆续接触到***建立的第一批人员,参与建党,至此张国焘的经历足以名垂青史。
但最终,被抓时,第一个供出了自己的领路人李大钊,随后在“反肃”运动中,对自己人极其心狠手辣,延安被批判后叛党,这一系列的行为,最终导致自己客死他乡,相比之下,令人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人,曾国藩,一个原本愚笨的人,最终被称为“半圣”。
一个人性格品质的重要性,至此可见一斑 。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