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和黄芪都是中药名,黄芪又叫做绵芪,两者经常一起煮食,不知道你是否吃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参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根(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傈僳药党起:根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怒江药》。
藏药全株治疗癔病,脚气病,水肿,瘿瘤《滇省志》。勒都多结:根治风湿,麻风及神经麻痹等《青藏药鉴》。芦堆多吉:根治风湿痹症,麻风病,皮肤病,脚气,湿疹,疮疖痈肿《中国藏药》。鲁堆多吉:全草治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湿疹,神经麻痹,癔病,血机亢进,“黄水”病,瘿瘤《藏本草》。
阿昌药潞党:治脾虚,食少便清,四肢无力,心悸,口干自汗《德宏药录》。
德昂药格绕格冷: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景颇药Koktelebvun: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蒙药希拉-敖日浩岱:根治气短心悸,口干,自汗,体倦乏力,脾胃虚弱,肺虚燥咳,产后血虚,食少,便溏,便血,崩漏,脱肛,子宫脱垂《蒙药》。荪一敖日浩代:治红肿,“希日乌素”病,牛皮癣,关节炎,痛风症,游痛症,“青腿”病,麻风病《蒙植药志》。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上文就是关于党参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我们还整理了更多专业的药材知识,让你不再为缺乏药材知识而感到烦恼。
导读: 人参和黄芪,当归和地黄,到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宁夏医学院的李雪岩先生怎么说!
人体的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所以治病的原则,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性能的作用,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衰或偏亢,以达阴阳协调,疾病消失的目的。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属阳,血属阴,二者相互依存。阴血的化生,赖阳气的功能;而阳气的功能,又必须依附阴血的物质来供养。
参、芪、归、地,益气养血是它的主要性能,为临床常用的药物。
四者各有专长, 黄芪补气中之阳,人参补气中之阴,当归补血中之阳,地黄补血中之阴。 在临床上往往是相互配伍,以取得综合的疗效。
01
黄芪补气中之阳
黄芪性微温,味甘,为补药之长,故尊之曰“芪”。(《说文》:芪母也。)
《金匮》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用黄芪温和中阳。
李东垣著《脾胃论》进一步阐发“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主张“益气升阳”,用黄芪以促进脾胃阳气的升发。
《世医得效方》又宗仲景黄芪主治表阳虚之旨,创立玉屏风散以固表阳。
《本经》谓主大风者,因它可深入骨谷之中,驱逐风邪的外达。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升发之力,排脓生肌。
表阳虚者,助阳固表;表水浸留者,温阳行水;气虚下陷者,升阳固脱, 皆显示出它对脏腑之气的衰减现象,起到焕发、激进、升提、增强等作用。 所以说,黄芪能补气中之阳。
02
人参补气中之阴
古所用之人参,即今之党参。党参性平,味甘。
《本经》谓其主五脏, 李东垣常云,血虚以人参补之。
在补气生血的方剂中,常以人参、黄芪等药相配伍。黄芪在补气中能发挥其升阳、补中、生发(逐邪、内托)、固表等性能,而人参在补气中能发挥其滋阴、润燥、生血、止汗等性能。
气虚者,补其不足,因而仲景治表虚则用黄芪,治里虚则用人参。
张寿甫曾治胸中大气下陷二则,“因一当外感之余,津液铄耗, 人参兼能滋津液 ,一当久病之余,元气亏损, 人参兼能固元气也 ”。
可知人参能益气滋阴,而黄芪能益气升阳。同属补气之药,而又有专主阴阳之别,互相配伍,则其效益彰。
03
当归补血中之阳
当归味甘,微辛,性温,为生血、活血的主药。
张寿甫依其性能,辨知“其力能升能降,内润脏腑,外达肌表”。 味辛性温故言能升,所以有破瘀生新以及外达肌表通行经脉的性能,因其液浓而味甘,故有内润脏腑的功效。
当归在血证中,虚者可补,实者可破,因其具备能升能降之长,所以说,当归能补血中之阳。
《金匮》当归芍药散、当归生姜羊肉汤,后世的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俱用当归补脾生血;
血府逐瘀汤,仙方活命饮、补阳还五汤等用当归活血、化瘀,因其能滋生阴血,又能活血开痹。
举凡妇科的通经活血、补血、润燥以及外科疮痈诸证,无不应手奏效。
04
地黄补血中之阴
地黄性寒,微苦微甘,有益阴、清火、凉血、生血的性能。《本经》谓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
当归、地黄同属补血之要药。 因当归专于补血中之阳,故具有血虚者能生,血瘀者能活,血寒者能温,血燥者能润等功效。
二者虽同有生血、润燥的作用,但又有活瘀与止血,温寒与清热之别。 故常在补益阴血与活血去瘀的方剂中,当归配伍地黄,阴阳相系相资,血虚者易于滋生,血瘀者能去瘀生新。
气血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它运行于全身,在各个组织与脏腑之间起到推动与濡养的作用。
气中有阳有阴,血中有阳有阴,这是物体中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必然规律,它在气血的功能中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推动着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若阴阳失调,失去平衡,产生偏盛偏衰,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黄芪补气中之阳,能益气升阳;人参补气中之阴,能益气滋阴;当归补血中之阳,能生血活血;地黄补血中之阴,能生血益阴。 四者所主,各有专长,药与症合,使阴阳得以协调,故其效方著。
注: 本文选摘自《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 1986年编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