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藏传佛教四加行和五加行是什么家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大乘佛教

四加行分为四共加行和四不共加行,四个共加行分别是人身难得、无常、使心转向法的修行、轮回皆苦,四不共加行分别是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献曼达、上师相应法。五加行是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四加行,就是在加行位里面要伏除二取;也就是说要对于所谓的能取、所取,要能够把它伏除。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大乘的见道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知道,我们觉知心的所取跟能取它的虚妄性。

暖 :出定之时顶上温暖,身毛孔中恒出诸香,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续复见身体温暖,悦愉快乐,颜貌熙怡,常少睡眠,身无苦患;顶 :出定入定,恒见顶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粟金,身心安乐,如紫金光明,还从顶入。

忍 :四谛(苦、集、灭、道)能信解忍可,而不动摇;苦谛:人生由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集谛:由自心所起贪、瞋、痴等烦恼为因而集起;灭谛:息灭烦恼,即入涅槃,不生不灭,寂静安乐。

藏传佛教四加行和五加行是什么家

道谛:寂灭涅槃,由修三学、八正道而成就;三学:一增上戒学,严格遵守戒律;二增上定学,修习禅定;三增上慧学,观察思维,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命:如佛说的正确生活。

世第一 :此为最上第一,即将超入出世间。注:四加行的修行,暖必入涅槃,顶终不断善(根),忍不堕恶趣,(世)第一入离生(见道)。

五加行,皈依和大礼拜,并不是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是念“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脉气明点清净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胜义菩提恒皈依”。这个要念十万遍,磕十万个大头,这是前面的二十万加行。

第三十万的加行叫发心,“火!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漂泊众有情,自性光明法界中休息,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

第四个十万就是金刚萨埵百字明。百字明是忏悔之王,不管以前干过什么坏事,只要今生能够用心修持十万遍及以上百字明,业力就可以完全净化。?

百字明就像洗衣粉一样,它可以把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完全洗干净。一天之内,不管你造作了多大恶业,晚上睡觉前虔心修持21遍百字明,当天的业力就洗干净了。

如果念满三到七遍,业力就不会继续增长,停止在那儿,但不能从根拔除。所以,能念满21遍是最理想的。如果没办法一下子念完十万遍百字明,每天至少念够21遍就非常好了。

第五个加行就是供十万曼达拉。很多人认为光忏悔就好了,但我们不能只拔草,还得播种施肥,才能结出果实。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自己念经持咒等都是播种福报。

现在有些弟子走极端,要么一天到晚念经持咒却不忏悔,不拔草。就像在有毒的土地上种粮食一样,最后长得都是毒果。有些人天天忏悔却不播种,地干净了不代表果实自己就能掉下来,不播种就没有收获。

凡夫俗子,盖庙、供佛像、供僧、做慈善各个项目都捐一点,其实这个太少了。如果经常拿整个宇宙来供十方诸佛菩萨,就叫供曼达拉。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要利益众生的范围。我们把宇宙里美好的一切都拿来供佛,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皈依是第一个十万,做大礼拜是第二个十万,发菩提心是第三个十万,百字明是第四个十万,供曼达拉是第五个十万,这叫五十万加行。

扩展资料:

四加行,大乘佛教法相宗指五位中加行位。即暖、顶、忍、世第一。亦名四善根。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五加行即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即修行者通过完成巨大数量的五种实修,可以获得稳固的佛教见解和基础。通常在藏传佛教里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汉传佛教里也有隐含的方式提出。

参考资料:

四加行-百度百科五加行-百度百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