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和合同制有什么区别呢?
一、编外与合同制福利待遇不同
使用编制来管理人员的企业会有编外的人员,编外人员享受不到入编人员所应有的待遇和福利,但是待遇会比合同制的好一些。
合同制,通过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类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所使用的职工,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待遇很差。
二、编外与合同制应用范围不同
编外一般只有的事业单位才会存在的人员结构,是事业单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合同制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三、编外与合同制工资发放来源及主体不同
编外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工资发放是对应的事业单位。
合同制一般都是通过劳务派遣,实际上是劳动力租赁,由派遣机构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
百度百科-编外
百度百科-合同制
百度百科-合同制职工
1、首先,编制意味着安全感。
有编制和编外的区别就是,有编制的情况下,每月个人工资收入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单位不会轻易开除你,除非有重大过失,因此非常具有安全感,也就是常听别人说起的“有保障”。
2、其次,工资待遇不同。
有编制的话你的工资待遇是按照正常的事业单位编制待遇,是有保证的。编外的待遇会差一点。事业单位工资构成主要是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各类补贴,年终奖金等。
3、再次,晋升的问题。
有编制才可以考职称晋升,没有编制只是普通的科员。有鸿鹄之志的人,是不甘心待在底层的。
4、工作量的问题。
虽然非常不想说明,但是在事业单位里面,没有编制的人和在编的对比,通常会承受更大的工作量。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压力,又要面临随时走人的风险,因此没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员工,大部分是考虑先待上一两年,继续考编。
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