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通缩、滞胀分别是什么意思?
1、通货膨胀,简明定义: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远大于供)。
2、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
3、停滞性通货膨胀,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扩展资料:
导致通货紧缩的因素有:
1、成本下降。高新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互联网的开通,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也将使成本降低。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通货紧缩效应: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使成本下降;
生产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为价格的下跌创造了条件;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解除,使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2、供给增加。高科技、新技术的运用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进而造成供给大量增加;全球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导致全球供给增加。
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百度百科-通货紧缩
百度百科-停滞性通货膨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