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学中,频率和频数是一回事吗?
频数和频率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有了频数(或频率)就可以知道数的分布情况。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对某一班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并把每个人的身高都记录下来,这就是原始数据。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一班学生身高的发育情况,那就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这时候,一种方法是分别算出全班学生中男生、女生身高的平均数,把这两个平均数分别同正常情况(在更大范围里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遇到学生的身高相差悬殊,只用身高的平均数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情况,这时候,通常是将学生的身高从最矮的到最高的分成若干组,然后统计出落在各组里的人数(即频数)。
制成频数分布表,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班男、女生身高的发育情况.如下图就是一个反映某校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
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概率与频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由如下:
区别: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统计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
概率:表示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叫做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摆动,我们就用这个常数来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称这个常数为事件A的概率。
联系:他们都是统计系统各元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频率一般是大概统计数据经验值,概率是系统固有的准确值。频率是近似值,概率是准确值。频率值一般容易得到,所以一般用来代替概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