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的博物馆有哪些特色?
说起师大长安校区的标志性建筑,除了图书馆,博物馆应该算是一处了吧。今天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个"神秘之地"。
首先博物馆的所处地特别显眼,一进校门右手边就是。记得大一从老区才搬来新区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当时心里的感觉就是好高级,肯定我们进不去。后来没想到师大的学生都是可以登记免费参观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庆节去看的人想告诉大家周末或者空闲的时候去吧,不要等着节假日,人很很很很多!!!)
其次,展馆主要分为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等五个展区。可能跟本身性别有关,我觉得最能吸引我的是妇女文化馆,一进馆中就被刺绣所吸引,这幅刺绣为《波斯猫》,猫的尾巴处从不同的方位看似乎在摆动,最妙的是瞳孔不论哪个方向观看,那只波斯猫都在盯着你看。对于一个猫奴,我觉得这幅刺绣真的是超级"栩栩如生",也是从这里开始喜欢了刺绣。
再者,这个展馆分为她的故事、江永女书、生育文化、女红和中华嫁衣五个主题展。除了我刚刚说的那个,我觉得中华嫁衣是真的美,当时看到了一个红色的那个,真的是感觉雍容大方,很符合中国的古典美。而且,不得不说的是里面的"剪纸文化",如果说刺绣是秀女的巧夺天工。那么,剪纸更是一项鬼斧神工的技艺。
所以有时间的话,大家一定要亲身去体验一下,相信我,只要去过,一定不会后悔哒!!!
白眼无端偏固执,纷纷变乱拂人情。永不变心的深空小编又有新鲜事要说了。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下面一起让我们去吃瓜围观吧。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现在这片沙漠要从陕西境内”消失”了,这是中国人民治沙的另一个丰功伟绩。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1/4国土是荒漠。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沙地,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榆林境内。
资料图
在历史上,这里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经过70年左右的治理,陕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正在变成绿洲。据陕西日报报道,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欲要知晓更多《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沙化治理率93.24%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
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