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大学代码是什么?
北部湾大学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607。
北部湾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理事高校,学校校园为3A级景区。
学校历史: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设立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增设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1988年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钦州地区教育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创建于1906年的钦州民族师范学校(含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钦州分校)并入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设立北部湾大学。
学校规模: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2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全日制在校生19951人、留学生630人;有教职工1297人,其中专任教师983人;拥有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50多个。
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229人,其中专任教师860人(正高115人,副高309人,博士211人,博导8人,硕导87人)。学校有国家万人创新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八桂学者各1人,广西高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特聘专家6人,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体系:
学校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以上优势特色等各类专业14个,其中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4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个、自治区级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1个,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部湾大学——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轮机工程。
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石油化工专业群、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石油与化工、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水产养殖学等。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轮机工程、艺术设计、物流管理。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滨海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陶瓷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制造与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航海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陶瓷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滨海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部湾大学——中兴通讯广西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
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育人平台、石油化工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等
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北部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团体心理辅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轮机工程专业导论等。
重点学科: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2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含培育)。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
自治区重点学科:海洋生物学、化学工艺、水产养殖、船舶与海洋工程
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学位点: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国际商务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渔业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
科研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研究机构2个,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海洋类院士工作站1个,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与地方和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
广东白云学院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开设有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具备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科教平台架构完整、师资队伍机构齐整、经验丰富,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国内领先条件,现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平台: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网安智库),还积极参建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4个、校企合作平台10个;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 22人,博士生导师22人;为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与合作科研,我院还建设有一支由校外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广东白云学院是民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
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区别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广东白云学院简介
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截至2019年6月,学院占地面积1350亩;截至2021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
历史沿革
1989年,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创建。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民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
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
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
2014年,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16年,列入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2018年1月,成为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校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社会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2个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1个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内共有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40个,实训场所15个,模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共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330个,其中校内31个。
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艺术设计。
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
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日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院与美国西北普渡大学,英国伦敦里士满大学,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国王学院,日本冈山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10个国家的28所高校开展互派交换留学生、学分互认、双学位及本硕连读等60多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6月,学院省级、校级科学研究平台共11个,其中,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
校级科研平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绿色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3D打印材料与工艺研究中心、智能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历经百余年沧桑,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逐步发展成为目前馆舍面积4.1万平方米的颇具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图书馆主馆面积32000㎡,主馆南区、学科分馆等面积3914.20㎡,昌平校园G区分馆面积4997㎡,总计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纸本文献总量达510.1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万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74万余册,学位论文882万余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74个,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教育学科资源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重点建设馆藏。2008年,我馆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我们的古籍线装书达3万余种40万余册,善本古籍3500余种,130种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社会科学总论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居全国第五;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申报中,立项数单批次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过亿;“十二五”期间,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SSCI论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获奖26项,居全国前列;在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师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校徽。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
校徽
广东白云学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时间和标志形三元素构成。居中的标志形由”白云”二字组成,体为篆,上端”白”似冠,下端”云”如鼎,寓意学校秉承革故鼎新,依时通变的办学宗旨。象征白云教育事业鼎盛发展,永载史册。
校徽为蓝白两色,白色源于白云,蓝色源于蓝天和大海,寓示着学校有开阔的胸襟,宽广的情怀,全球化的办学视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