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山东大学的易学专业,是一个怎么样的专业?

乐乐8个月前 (04-25)阅读数 5#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山东大学

每个大学中的专业设置都是依据学校教师配备以及基础设施进行考量的,而且对于大部分的高中学子来说的话,选择大学专业基本上都会影响到他们之后的职业生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今大学中专业真的是非常多,而且五花八门的,有不少的专业虽然为众多学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有很多学校的专业再听到时确实还会有很大的疑问,真的搞不懂到底是做什么的。

今天要为大家说到的就是山东大学,主要讲的就是山东大学的一个非常奇葩的专业,它的专业名字就叫着做易学专业,可能很多人在听到名字的时候都会联想到算卦两个字上,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易学专业呢?其实易学这项专业是简称之后的叫法,之前的时候被大家称为风水易学,通俗来讲的话就是关于古代水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了。

到现在为止又结合了古人的一些思想以及理论,通过这些知识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解释,通过分析建筑以及人文环境,对生活方面进行了一些指导,对于易学而言的话是需要你系统的学习各种古老的理论,不仅仅要参考古代的一些学术,最重要的是还要学习相关的一些风水知识,在实践方面就要不上一些标志性的目的地。

包括大家非常避讳的鬼神辟谣处,还要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及地方考察,所以说易学专业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的,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显得非常的神秘,但是山东省大学自从设立了易学之后,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毕竟对于易学这个专业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比如古代的一些研究方式,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大家也把它归之于神秘二字。

也就意味着现在大众也并非那么的信服,对于学生而言的话,如果选择易学的话之后就业方向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毕竟现在也没有系统的关于这个专业的机构来学习应用相关的风水知识,除此之外,要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要思想,在现代的话可能很少有人会选择去接受,但往往这种专业是属于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学才会有,毕竟对技术以及科学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人也可能涉及不到。

山东大学的易学专业,是一个怎么样的专业?

对于易学,你有什么看法呢?你会选择这个专业吗?

一 培养目标

1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 、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 研究方向

1.易学哲学

2.儒家哲学

3.道家哲学

4 、先秦儒家哲学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 20 学分 ,其中必修 14 学分,选修 6 学分。

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 1 )必修课 : 7 门 20 学分

1 、学位公共课 3 门 6 学分

2 、学位基础课 1 门 3 学分

3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

4 、前沿讲座  5 学分。

1 、前沿讲座的形式

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 9 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 2 次。

2 、考核方式:

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 2 )选修课

鼓励选修跨方向或跨专业课程,可选修 1 至 2 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 2 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则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

( 3 ) 补修课: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 2 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 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 衡量 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 养 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 文要求 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10 万字)。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硕博连读者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

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价值与学术水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熟悉掌握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拟定论文选题,独立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筛选的重要内容,一般与中期筛选同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指导小组汇报论文写作计划的重要形式 ,只有在指导小组认可即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论文写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未通过开题报告,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自己的论文选题,重新开题。

中期进展报告。为保证论文质量,本专业对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即每隔 3 - 5 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行情况,在第 5 学期末向指导小组全面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小组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使博士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论文预答辩等的具体安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在第 6 期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博士论文预答辩,要求博士生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向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陈述,指导小组根据学术水平,以决定是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预答辩中,未通过者可延期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时间、方式根据学校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在学位答辩前,博士生必须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在全国 A 或 B 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本领域的学术论文以收到校样为准,且署名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

八 实践环节

本学科注重博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到导师的相关课题中。教学活动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道藏 中华书局

宋元学案 中华书局

明儒学案 中华书局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四库全书,经部、子部。

郭店楚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哲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周易研究 中国周易学会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

文史哲 山东大学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以及相关内外学术期刊。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

方式 必修课 1 DP09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1 54 2 马列部 笔试 2 DP15011 第一外语 1 108 3 外教 外院 笔试 3 D001002 专业外语 2 36 1 傅有德 笔试 4 D001022 中国哲学导论 1 72 3 颜炳罡、丁原明、王新春等 笔试 5 D001001 前沿讲座 1 - 4  5  考查 选修课

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DP15021 第二外国语(英语)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 D001023 象数学研究 1 72 3 刘大钧 考试 3 D001024 《周易集解》专题研究 2 72 3 刘大钧 考试 4 D001025 中国易学史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5 D001026 宋明易学研究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6 D001027 汉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7 D001028 清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8 D001029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9 D001030 道教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10 D001031 宋明理学专题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D001032 理学与易学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D001033 儒家简帛文献哲学研究 1 72 3 颜炳罡 考试 13 D001034 现代儒学研究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14 D001035 中外哲学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5 D001036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6 D001037 东方儒学研究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7 D001038 儒学与宗教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8 D001039 儒家原理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补修课 1  儒家哲学 1 72  颜炳罡 考试 2  道家哲学 2 72  丁原明 考试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哲学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有成果体现。具体要求如下:

以论文形式体现的成果应是在学期间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 A 类或 B 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

成果的其他体现形式(科研获奖、专利等) …… 。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国哲学专业具有坚实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

二 研究方向

1 、 易学哲学

2 、儒家哲学

3 、道家哲学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全日制硕士生特别优秀者可提前一年毕业。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 34 学分,其中必修 28 学分,选修 6 学分。

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1 必修课

学位公共课: 3 门 8 学分

学位基础课: 4 门 12 学分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

在学位基础课中,至少在本学科跨专业选修一门。

前沿讲座 2 学分。积极参加中国哲学研究所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讨论班,其中个人系统发言两次计 1 分,参加 5 次学术讲座计 1 分。

2 选修课 2 门 6 学分

为拓宽知识面,本专业鼓励跨学科选修文、史课程 1~2 门,根据该课时,相应计入学分,但不作硬性规定或强制性要求。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两门,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入学分。

六 中期筛选

依照学校相关规定,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的第三周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写作工作不少于一年,选题、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确定论文题。导师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有所创见;资料翔实,论据充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在 3 万字左右。

八 实践环节

本学科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等,三者任选其一。但教学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从事社会实践工作不得少于 15 天,应有实践单位的证明材料。

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经典著作:

《周易》、《周易集解纂疏》、《周易折中》、《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论衡》、《人物志》、《王弼集》、《嵇康集》、《庄子注》、《肇论》、《神灭论》、《般若经》、《华严经》、《中论》、《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张载集》、《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船山遗书》、《四存编》、《魏源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章太炎全集》、《孙中山全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新唯识论》、《知识论》、《新理学》、《心体与性体》等等。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管子学刊》、《文史哲》、《历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等。

附:硕士生名单:

乔宗方 王 棋 闫 洁 张克宾 周 谨 胡长芳 高新满 张文波 赖祖龙 李细成 陈之斌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

课 1 MP09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3 马列部 考试 2 M)15001 第一外国语 1-2 180 4 外语学院 考试 3 M001002 专业外语 3 36 1 孙增林、郭鹏 考试 4 M001089 儒家哲学 1 72 3 颜炳罡、苗润田 考试 5 M001090 道家哲学 1 72 3 丁原明、沈顺福 考试 6 M001091 易学哲学 1 72 3 王新春 林忠军 考试 7  跨专业必修一级学科课一门 ( 与导师商定 ) 1 72 3 马哲或西哲 考试 8 M001001 前沿讲座 1-4  2    选

其中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M001092 周易与中国文化 2 72 3 林忠军、李尚信 考试 2 M001093 易学原著导读 2 72 3 刘大钧、刘玉建 考试 3 M001094 易学史专题研究 2 72 3 刘玉建、刘保贞 考试 4 M001095 周易经传研究 1 72 3 李尚信、 考试 5 M001096 周易文献学 3 72 3 刘保贞、 考试 6 M001097 道家原著选读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7 M001098 魏晋玄学 3 72 3 丁原明 考试 8 M001099 佛教哲学 2 72 3 沈顺福 考试 9 M001100 儒释道关系研究 3 72 3 沈顺福 考试 10 M001101 宋明理学专题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M001102 宋明儒学原著导读 3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M001103 稷下学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13 M001104 儒家伦理研究 3 72 3 苗润田 考试 14 M001105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3 72 3 颜炳罡、 考试 15 M001106 先秦儒家原著选读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补

课 1  西方哲学史 1-3 72  哲学系 考试 2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1-3 72  哲学系 考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