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民的学术著作
1、《笺释》(20万字,独著),台北:秀威出版社2012年版。
2、《明清域外丧礼汉籍经眼录》(25万字,独著),收入《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16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3、《域外丧礼汉籍经眼录 续编》(20万字,独著),收入《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17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4、《域外丧礼汉籍经眼录 三编》(15万字,独著),收入《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17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待出版。
5、《『朱子家礼』 进路: 递嬗》——《The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Researches》(《中国史研究》,韩国:中国史学会主办)2013年总第83号。
6、《所见朝鲜王朝礼学著述》——《书目季刊》(台湾:学生书局主办)2013年第47卷第3期。
7、《“诸夏不如夷狄”?——从看李氏朝鲜的华夷情结》——《学术界》(CSSCI)2013年第3期。
8、《朝鲜燕行使节中华认同观的递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5期。
9、《朝鲜王朝礼书考略——兼论在域外汉学中的价值》——《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5期。
10、《朝鲜王朝政书考略——从通制与典章看中国礼学的朝鲜化》——《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2014年第8期。
11、《明代南昌墓地案:一则结构功能主义无法解释的案例——兼评卜正民》——《中国图书评论》(CSSCI)2012年第6期。
12、“清代汉学:在‘兴奋’与‘紧张’之间——读张循先生《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并收入王绪芬:《2011年清史研究索引》,《清史研究》2012年第6期。
13、“在‘尊德性’与‘道问学’之间:清代‘汉宋之争’的内在理路”——《史学汇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主办)2010年6月总第25期该文为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儒学研究新进展》第29、31期推介,成功大学三位台湾学者做出评价,简要版《作为思想的历史:清代“汉宋之争”的内在理路》刊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4、“清代汉学内部的‘汉宋之争’”——《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2012年第9期。
15、“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的盱衡与启示”——《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CSSCI)2013年第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失落的期刊分级与本真的同行评议——再论我国大陆与台湾学术评鉴制度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CSSCI)2012年第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7、“社会科学成果的取舍标准:我国台湾与大陆学术评鉴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CSSCI)2011年第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出版业》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该文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社会科学的责任与使命”成果二等奖,同文并收入该年会论文集。
18、“断裂与联结——儒学整体性格的‘汉宋之争’”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0日,《国学新知评论》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并为人民网、光明网等近百家网站转载。
19、“家奠吊祭仪制发微”——《中华人文社会学报》(台湾)总第10期《儒教邮刊》总第15、16、22期分期全文转载。
20、“实质评鉴还是“予取予求”——台湾社会科学成果评鉴的盱衡与启示”——《学术界》(CSSCI)2011年第6期本文英文版“Substantial Assessmentor Freewheeling Observation and Elightenment on Assessment of Social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 in Taiwan”,同刊《学术界》英文版《Academics》2011年第6期。
21、“清季张之洞君子儒探赜”——《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3期。
22、“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一)——婚制、宗法与家族政治摭谈”——《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9期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刊《谱牒文化》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二)——敬宗收族:家祭、谱法中的宗族政治”——《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6期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刊《谱牒文化》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24、“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三)——铭旌的祭祀符号:身体、秩序与权力”——《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1期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刊《谱牒文化》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25、“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四)——于心有安:《茗洲吴氏家典》所见神主的昭穆涵义”——《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4期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刊《谱牒文化》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
26、“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五)——超越时空的礼学对话:《笺释》跋”——《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1期。
27、“君子儒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2009年第11期。
28、“边缘到共同体:符号学视野中的女权主义”——《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2009年第5期。
29、“中国古代的家奠吊祭制度”(第一作者)——《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09年第1期。
30、“中国传统民间社会的礼生与民间丧仪”——201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之“第五届·政治法律与公共政策年会”第二场“政体与礼法:历史的视野”宣读本文英文版“ 'Li Sheng' and Folk Rituals: An Analysis of Folk Funeral Ritu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risprudence”,同刊《学术界》(CSSCI)2014年第6期。
31、“失控的革命话语:梁启超革命观的十年嬗变”——《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2015年第1期。
32、“共同富裕:历史省思与中国梦的进路”(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
33、“传统中朝关系研究的三种话语体系”——《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4年6月(下)。
34、“坚守学术底线,建立正和博弈”——《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4年6月18日学术评价版。 人民网理论学术动态2014年6月18日以“学术生产过程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为题摘编。
35、“同行评议的权威在于公信”——《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4年7月16日学术评价版。
36、“著书岂能只为稻粱谋”——《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5年9月19日学术评价版。
37、“把握学术传统与时代使命”——《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5年4月8日学术评价版。
38、“端视当前两种‘学术中心论’导向”——《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2年7月2日争鸣版。
39、“TSSCI的随想:学术生产的永续发展”——《社会科学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2012年2月16日学术版。
40、“边界与自觉:清代汉学家的问学心态”——《社会科学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2011年9月1日学术版。
41、“版面费的罪恶在于牟利动机”——《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1年10月18日评论版。
42、“《中国社会科学报》与学林新人”——《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11年10月20日评论版。
43、“想象的乌托邦:16世纪朝鲜使节对明帝国的批判”——《中国民族报》(北京: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2013年12月13日理论版。
成中英主要经历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收录范围
印刷版(SCI) 双月刊 3,500种 联机版(SciSearch) 周更新 5,600种 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月更新 3,500种(同印刷版) 网络版(SCIExpanded) 周更新 5,600种(同联机版)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因此,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目前我国风行以SCI(或加上EI)作为绝对评价准则来评估各单位及个人的基础性研究成绩,从而使得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实际上被SCI牵着鼻子走的状况是值得人深思的。
收录的中国期刊
出版地 收录库 刊名 刊期 ISSN 影响因子
中国大陆 SCI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半月刊 0567-7351 0.643
中国大陆 SCI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0567-7718 0.587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0.884
中国大陆 SCI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月刊 1000-3290 1.130
中国大陆 SCI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1.729
中国大陆 SCI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月刊 0251-0790 0.796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双月刊 1001-604X 0.592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0366-6999 0.393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 (英文版) 月刊 1009-1963 1.347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月刊 0256-307X 1.095
中国大陆 SC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半月刊 1001-6538 0.593
中国大陆 SC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月刊 0253-6102 0.666
中国大陆 SCI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季刊 0705-3797 1.020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83 0.247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291 0.54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05 0.440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月刊 1006-9313 0.801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双月刊 1006-9321 0.355
中国大陆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 双月刊 1672-1799 未知
中国香港 SCI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月刊 0929-6646 0.418
中国台湾 SCI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季刊 0006-8063 0.506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双月刊 0577-9073 0.372
中国台湾 SC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季刊 0304-4920 1.143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双月刊 0009-4536 0.475
中国台湾 SC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双月刊 0368-1653 0.268
中国台湾 SCI STATISTICA SINICA 季刊 1017-0405 1.336
中国台湾 SCI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季刊 1027-5487 0.286
中国台湾 SCI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季刊 1017-0839 0.320
中国台湾 SCI ZOOLOGICAL STUDIES 季刊 1021-5506 0.533
中国大陆 SCI-E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文版) 月刊 0582-9879 0.524
中国大陆 SCI-E 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中文版) 月刊 0577-7496 0.321
中国大陆 SCI-E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 半月刊 0567-7351 0.643
中国大陆 SC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0-9515 1.040
中国大陆 SCI-E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0567-7718 0.587
中国大陆 SCI-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0894-9166 0.389
中国大陆 SCI-E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月刊 0412-1961 0.247
中国大陆 SCI-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英文版) 季刊 0253-505X 未知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ETROLOGICA SINICA《岩石学报》(中文版) 季刊 1000-0569 1.078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1-4083 0.884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中文版) 月刊 1000-3290 1.130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中文版)) 无规律 1000-6818 0.468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1-4083 0.884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植物分类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0529-1526 未知
中国大陆 SCI-E ACTA POL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1000-3304 0.351
中国大陆 SCI-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双月刊 0256-1530 0.449
中国大陆 SCI-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月刊 0253-4827 0.251
中国大陆 SCI-E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英文版) 季刊 1008-682X 1.064
中国大陆 SCI-E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1.729
中国大陆 SCI-E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月刊 0251-0790 0.796
中国大陆 SCI-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季刊 1005-9040 0.370
中国大陆 SCI-E 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季刊 0890-5487 0.413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季刊 0252-9599 0.343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月刊 1001-8417 0.342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中文版) 月刊 0253-3820 0.224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9-9271 1.768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中文版) 月刊 0253-9837 0.542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4-9541 0.357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1003-7713 未知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双月刊 1001-604X 0.592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22-4653 0.120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0001-5733 0.375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1001-4861 0.535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中文版) 月刊 0253-2786 0.497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双月刊 0256-7679 0.680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结构化学》(中文版) 双月刊 0254-5861 0.548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0366-6999 0.393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英)》 月刊 1009-1963 1.347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月刊 0256-307X 1.095
中国大陆 SC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半月刊 1001-6538 0.593
中国大陆 SCI-E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月刊 0253-6102 0.666
中国大陆 SCI-E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 季刊 0705-3797 1.020
中国大陆 SCI-E 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样性》 一年三期 1560-2745 1.437
中国大陆 SCI-E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CHINESE EDITION《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文版) 月刊 0254-3052 0.285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品研究杂志》(英文版) 季刊 1028-6020 0.896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5-9784 0.299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1000-9000 0.140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742 0.255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红外与毫米披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1-9014 0.160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中文版) 双月刊 1000-324X 0.247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半年一期 1006-706X 0.245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5-0302 0.275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2-0721 0.486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5-8850 0.437
中国大陆 SCI-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季刊 1000-2413 0.356
中国大陆 SCI-E PEDOSPHERE《土壤圈》(英文版) 季刊 1002-0160 未知
中国大陆 SCI-E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1009-0630 未知
中国大陆 SCI-E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文版) 双月刊 1000-3282 0.241
中国大陆 SCI-E 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中文版) 双月刊 1005-281X 0.319
中国大陆 SCI-E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中文版) 双月刊 1002-185X 0.329
中国大陆 SCI-E RARE METALS《稀有金属》(英文版) 季刊 1001-0521 0.274
成中英
成中英(Prof.Chung—YingCheng),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被公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三位为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早年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
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成氏是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74)、《国际易经学会》(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近十年来历任国内与欧美著名大学哲学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包括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
中文名:成中英
外文名:Chung—YingCheng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8日
职业:哲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台湾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始人和主席
C管理理论创立人
代表作品:《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儒家哲学论》《易学本体论》等著作。
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治学基本思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
成氏在全球积极推动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开创了当代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新蹊径,促进了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成氏对中国易学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其他研究领域如中西语言哲学、本体学、本体诠释学、整体伦理学,康德研究也多有建树。
成氏也是当代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创者,其所《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创导动态和谐辩证管理,为综合创新中国管理哲学的奠基之作。成氏治学思路:深入西方哲学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精华,中西兼治,古今互诠,重视方法,肯定本体,建立体系。
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归纳法理论研究》、《戴震原善研究》、《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创造和谐》、《成中英自选集》、《成中英又集》、《当代中国哲学》、《本体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易学本体论》、《儒家哲学论》、《本题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易学本体论》、《美国哲学归纳法理论研究》、《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等,及学术论文近百篇。
家庭成员
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高黄村石堰。成中英有兄弟三人,其排名老大,二弟成中豪,在阳新老家务农,三弟成中杰,美籍天文物理学家,妹妹成中平,排行老四,旅居美国,父亲成惕轩先生,教授、国学大师,母亲徐文淑女士。
人生经历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70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同时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致力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哲学高级研究中心、远东高级研究学院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和主席,国际中国管理与现代伦理文教基金会的奠基人。创立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并兼校董会总监兼任校长,东西方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哲学教授,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并为《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倡导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
1978年主持“第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致力促进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弘扬中国思想文化。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本体阐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主席。创办:美国国际东西大学(INTERNATIONALEASTWESTUNIVERSITY),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现任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现任主席),兼任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总编辑。为中国哲学发展贡献颇多。
著作年谱
成中英已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
1、《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3月
2、《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4月
3、《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
4、《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6年
5、《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1988年
6、《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1989年
7、《世纪之交的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8、《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1991
9、《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1994
10、《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东大书局(台北),1995
11、《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6
12、《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6
13、《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1996
14、《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15、《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2001年
17、《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2002年
18、《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3年
19、《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5年
20、《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论文年谱
《成中英中文论著编年》
1965
“哲学与科学知识”,载《大华晚报》(台北),12月24-25日
1966
“当代归纳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载《鹅湖月刊》(台北)“自方法学观点论科学发展基础”,载《新世代》(台北),8月
1967
“近代逻辑的意义内涵及与语言的关系”,载《思与言》,第5卷第2期,1967年7月15日。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载《大学杂志》(台北),1/2月
“当代中国哲学之发展世界的意义”,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论孔子的正名思想”,载《出版月刊》(台北),3月
1968
“战国儒家思想之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台北)
1969
“文学语言及哲学语言”,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1970
“四度空间的作学问态度”,载《思与言》(台北),第8卷第1期,1970年5月15日。
1973
“哲学与思想”,《出版与研究半月刊》(台北)
1974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书),三民书局(台北),3月
“论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哲思偶得”,载《东方杂志》(台北),7月
“论致中和与致良知”,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专书),三民书局(台北),4月
1975
“从哲学看文学:论文学四义与文学十大功能”,载《中华文学》(台北),7月1日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中国论坛》(台北)
1976
“人性体验与人性哲学”,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人性哲学与人性体验”,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安乐死”,载《中国论坛》(台北),11月第3卷
1977
“复兴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哲学”,台湾大学研究学报,5月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新世代》,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美国研究论文集》,淡江学院(台北)
1978
“再论中国哲学现代化问题”,载《时报杂志》(台北),7月31日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2月
“现代化的哲学意义与理性基础”,载《中国时报》(台北),7月31日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中国论坛》(台北),8月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央日报》(台北),7月31日
“论明儒学案中的明儒气象”,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分两部分)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
“自学术与历史观点评中国大陆批孔运动”,载《东方杂志》
1979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华文化发展月刊》
“文化自强之道”,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10日
1980
“序当代墨家研究”,载《墨辩研究》,钟裕联主编,台北:三民书局
“中国的昨日,今日,明日”,载《中国论坛》(台北),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美国议论文集》(台北)
“从‘见林不见树'与‘见树不见林'说起:兼论文化内涵之层次与文化创造之目标”,载《中国论坛》(台北),12月号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发展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学”,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28日
“谈情说理”,载《妇女杂志》(上海),10月
“论中国哲学”,载《时报周刊》(东京),8月
“论孔明的正义观”,载《中国人》,10月
“论文化建设”,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7-8日(分两部分)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1981
“文化与民族性格与心理”,载《政治思想学刊》,11月
“生活素质的哲学分析”,载《台湾经济学刊》,12月
“朱子哲学中的方法,知识和真理观”,载《鹅湖月刊》(台北),12月号
“易经中的理与情”载《幼狮学志》(台北),12月号
1982
“朱子与豚之家人辩证与考析”,载《中国文化复兴月刊》(台北),6月
“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载《我是中国人》,中正书局(台北)
1983
《近代逻辑暨科学方法学基本名词辞典》(成中英主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月
“论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大学问'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东吴大学(台湾)
“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1月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兼论心性哲学的发展前景”,载《鹅湖学志》(台北),12月
1984
“当代新儒学与新儒家的自我超越:一个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8月
“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载《中国论坛》(台北),第19期
“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载《哲学研究》(北京),第12期
1985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禅的逻辑”(英文稿),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第4期),东吴大学(台湾)
“建立中国的管理哲学”,载《中国论坛》(台北),20:6
“论柔性攻势与内部转化”,载《中国战略学刊》,中国战略学会(台北)
“人性哲学,文化输出与统一中国”,载《光复大陆》,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湾),
“谈如何发扬中华文化---以促进世界大同”,载《宪政论坛》(台湾),
“整体定位应变创新”,载《实践月刊》(台北)
“中国哲学范畴问题初探”,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台湾),6月号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挑战与再生》,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1986
《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号
“从禅宗的‘本体论诡论'到欧美佛学研究的现况”,载《当代学人谈佛教》,东大图书公司(台北)
1987
“深入到西方哲学的核心”,载《中国论坛》(台北),第275期。
“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与周边问题”,载《哲学杂志》(聊城),8月
1988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从本体诠释学观点论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
“《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载《中国哲学》(第十四辑),人民出版社(北京)
“禅佛教---显密融合的基础”,载《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实录》,佛光出版社(台湾)
“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说与孟子、朱熹思想”,载《学术月刊》,第1期(上海)
“易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C'理论(上)”,载《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北京)
1989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
“创生性范畴之分析---论怀德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载《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北京)
“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论生即理与仁即生”,载《幼狮学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评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征研究”,载《中国论坛》(台北),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新华文摘》(北京)
1990
“禅的诡论与逻辑”,载《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p.185-207,中华佛学研究所(北投),1990年4月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周易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
1991
《世纪之交的抉择》(专书),上海知识出版社
《文化、伦理与管理》(专书),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
“方东美的本体论架构”,载《方东美哲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台湾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1992
“论儒学与新儒学中的宗教实在与宗教认识”,载《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易经》的方法思维”,载《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易经》研究的现代化问题”,载《周易与现代化》,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本体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访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载《哲学研究》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成中英教授再谈本体诠释学”,载《哲学动态》,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追求民主精神培养民主人格”,载《中国重生之路---基督民主主义与中国文化》,海外华侨布道团(美国)
1993
“东亚经济发展与广义的儒家伦理所扮演的多种角色”,载《黎明大学学报》,黎明大学(中山)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管理模式:C理论的提出及应用”,载《东方文化与现代经管》,法住出版社(香港)
“论易哲学与文化圈”,《周易研究》(济南),第15期
“论朱子哲学的理学定位与其内涵的圆融和条贯问题”,载《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
“西方管理危机与儒家人性智慧---序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载《哲学研究》第3期(北京)
1994
《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1期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2期
“本体诠释之教育哲学:人本诠释方法和今日世界智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之整体模型”,载罗国杰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彗能”,郑振煌译,载《中华佛学学报》(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第7期,p.264-285,7月
“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载《中华文化论坛》(四川)
“研讨‘实学'的六封信---第一封信”,载《学习》,人民出版社(北京)
“一些对当代学术的思考”,载《跨越21世纪的出版视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1995
《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专书),东大书局(台北)
“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载《中国哲学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北京),
“论‘观'之哲学涵义兼释《观卦》”,载《国际儒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北京),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中心(台北)
“中国管理哲学与比较管理研究”,载《社会科学---C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1996
《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兼论本体诠释的涵义”,载《安徽师大学报》(芜湖)第2期
“本体诠释学是什?”,载《唐都学刊》,第4期
“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载《天津学报》(天津)
《论中西哲学精神》(专书),东方出版中心(上海)
《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专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
“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探源与重建”,载《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学术交流---儒学和现代管理问题”,载《国际社会与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易经讲座(一)---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载《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八十五年年刊》,“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台湾)
1997
《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上海: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本体与实践:牟宗三先生与康德哲学”,载《中国哲学史》(北京)第2期
“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逻辑辩证统一”,载《学术月刊》(上海),第3期
“社会变迁与文化转通的核心问题:知识与道德的平衡与整合”,载《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马来西亚)
“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
1998
“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1期
“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的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杭州)第2期
“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文化融合与大学教育的使命”,载《中国文化论坛》(四川),第19期
“现代新儒家的复杂命题”,载《学术界》(合肥),6月号
1999
《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专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
“成中英先生访谈录(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贵州)第1期
“有必要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德性伦理”,载《跨文化对话》,第2期
“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载《江汉论坛》(武汉),第6期
2000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载《孔子研究》(南京),第2期
“人性与东西方管理的分野”,载《北方经济》,第12期
“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何?本体诠释学”,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诠释学与当代精神”(与潘德荣合作),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与诠释》(主编),三联书店(北京)
“中西文化与哲学的未来”,载《东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北京)
2001
“世纪会面”,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哲学诠释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专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1期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2期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6期
“二十一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载《儒耶对话新里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语言---中国哲学的诠释和重构”,载《分析哲学——回顾与反映》,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
“自楚墓竹简老子分析道家观点”,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新化文哲》,第4期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东岳论丛》,第6期
2002
《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
“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载《文史哲》(济南),第5期
“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5期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
“论东方德性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结合”,载《浙江学刊》(杭州),第5期
《本体与诠释第二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3
“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载《南昌大学学报》(南昌),第1期
“诠释空间的本体化与价值化”,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1期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3年
《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对哈贝马斯路的儒学反思”,载《思想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4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第1期
“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变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