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爱回家了?
在之前,大多数学生不远千里外出读书,而且放上长假期,往往需要半个年左右才有时间,所以一到放假的时候,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回家。
但现在却不同了,虽然很多大学生也是很久没回家了,但他们的“恋家情结”似乎没有那么强烈,甚至很多大学生在假期都不会选择回家。这是何种原因呢?
1)回家的时间和花费过高
相信很多人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上大学,一是想逃离父母的掌控,二也想自己走出去看看,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外地,乃至外省的学校。
但那些离家太远的学校,往返在路上的时间太长,都说自从念了大学之后,故乡只有冬夏,也就是只有暑假和寒假的时候才会选择回家,而平时的三天和五天的假期都是会选择呆在学校里。
而且不仅时间长,路费上的花销也是很大的,甚至还需要坐飞机,这样的时间和金钱上的消耗,也让那些在离家很远地方上大学的学生不愿意回家。
2)利用假期做兼职
虽然现在很多家庭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勤工俭学”,这样的孩子能体谅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所以就想趁着假期时间自己打工赚钱,进而减轻父母供养自己的压力。
3)利用假期学习和工作
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学习或者考各种证件做准备,尤其是对于那些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对于各大院校的报考,想要顺利通过也是一家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必须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里。
另外,利用大学期间的闲散时间来考这种证件也是大学生不回家的理由,毕竟这些证件对于以后自己进一步的深造有很大的帮助。
4)忙着恋爱
当然,也有的大学生是因为忙着恋爱,放假的时候可以带着对方出去玩玩,如果回家就看不到对方了,所以为了对方也会选择留下来。
大学生放假,究竟是该回家还是选择留校?
其实,如果是奔着“锻炼自己”的目的去的,那么趁着放假的机会,外出磨炼一番也未尝不可。
上了大学之后,自己就是一个成年人了,而大部分大学生放假回家的状态,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刷着剧,总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要好好休息一番。
其实,如果不想自己的大学四年就这么被荒废,那么不妨利用假期时间来学习社会生存技能,考上大学不代表有好工作,目前就应该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才能够得到更美好的未来。
我上大一的时候,一到放假就回家,除了清明节在学校有事没回去,其他的无论大节小节都回去了。我那时候不大适应学校的环境,在学校里总是对周围有所防备的感觉,身心都不能全然放松。放假就想着回家,在家里总能安心下来,身心放松。
大二这年就没有很想回家,更想和同学出去玩。不过清明节还是回去了。本来不想回去的,但我妈说她想我了,我立马收拾行李,买票回家了。
我妈说想我的时候,我想起高中班主任对我们说过的话,他给我们算了一下,上大学之后能回家的次数,也就几个假期;工作之后能回家的次数可能会骤减至一年一次。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和父母好好相处。不过我那时候想的就是大学一定要多回家看看。
清明回家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为什么放假就想要回家。这也是因为我妈问我,你为什么想回来啊?唉,可能她忘了她说想我来着。
?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
? 我为了不让他们过度思念所以很体谅地回家了。
? 在外面玩疯了的同学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一些心思细腻、比较恋家的同学往往是因为这个原因。
食堂的饭都是一个味道,外面的饭怎么吃都吃不出感觉。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妈妈做的菜。
不愿意一个人待在宿舍,孤单,寂寞,冷;还有可能会突然间思乡之情泛滥成灾。同时又苦大穷深没有钱,而回家的成本低于出去玩的成本,所以选择回家而不是出去玩。
? 为什么想回家买东西呢?因为父母会付钱买单,就不用克扣自己的生活费了。
大学生活不怎么顺心,面试碰壁,同学矛盾,和亲爱的他或她分手了,自信心严重受挫,感觉自己各种受伤。就想回家,回到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妈妈的关怀能治愈伤口,爸爸的鼓励能带来力量。
作为全村的希望走出去的大学生,一举一动都仿佛牵动着乡亲父老的神经。很对大学生回家就是因为喜欢那种荣归故里的感觉。一到家就想着探望一下亲戚,关心一下邻居啥的。即使并没有什么荣。这应该是出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可能是因为在外面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关注,所以回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补偿。
?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在上面所列的原因里?或者你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 我觉得还未真正感受过思乡之痛的大学生才会有这么多这么丰富的理由。那些背井离乡多年,常年漂泊在外的人,真正领略过思乡之痛的人,回家的理由就会很单纯。当我们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想回家回不去,想回家不能回的上述一员时,可能就会明白:回家不需要这么多理由。
?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我们的心理也有我们的独特性。既单纯,又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