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学校心理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学习问题有:
(一)学习动力缺乏
(二)学习动机强度不当
(三)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
(四)考试焦虑
(一)学习动力缺乏:主要表现
(1)尽力逃避学习。不愿上课; 上课无精打采, 不能积极思维; 无成就感bai, 无抱负和期望。
(2)缺乏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学好的潜力, 学不好也不会感到丢面子。
(3)容易分心。学习动力缺少会使注意力差, 不能专心听课, 不能集中思考, 兴趣容易转移, 学习肤浅, 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 满足于一知半解。
(4)厌倦、冷漠。学习动力缺乏常会导致厌倦情绪,对学习冷漠、畏缩。
(5)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动力缺乏者不会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变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因而常常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境。
(二)学习动机强度不当
1、缺乏动机或动机强度过弱,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学习行为不容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维持。
2、学习动机过强,常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 干什么事都迫切期待成功,都期望比别人做得好,不能容忍任何失败。
(三)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主要表现
1、学习中心理压力太大,情绪压抑。
2、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担心自己学习不好,对可能取得的考试成绩顾虑重重,信心不足,忧虑过度,以至寝食不安。
3、夸大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造成心理上的不安。
(四)考试焦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考试紧张,即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担心、期望、紧张的心理状态。与被评价有关。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常见的三个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不适应。上大学之前主要是学习方式是被动学习,每天各个科目的老师对督促进行学习,对其进行灌输式教育,但是,进入到大学过后,没有老师来督促你学习,学习方式也和高中有所不同。他们通常表现出来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没有教师的督促学习效率非常低下。
2、学习过度焦虑。在学习方面对自我期望值较高,但是由于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上面一再受挫,产生浓浓的挫败感。适当的焦虑可以提升自我潜能,但是过度焦虑只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学习过度焦虑在大学生中也广泛存在。
3、缺乏学习动力。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主要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和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主要表现在,自己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于专业缺乏了解,家长主观性较强。到校学习过后,对于这个专业并不喜欢,再加上大学管理较松,就更加不想要学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
1、焦虑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逐渐走向独立,需要自己面对的问题有很多。这个时候,焦虑感也随之而来。正常的压力和焦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属于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改善。
2、抑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
3、强迫症
很多人都存在着强迫症,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都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喜欢事事追求完美。但是时间久了,就容易演变成强迫症。
4、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患者非常明显且持久地害怕社交性场景,或可能出现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手足无措,不敢与人对视,有严重焦虑反应。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1、努力完善自我
确定正确理想自我: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最为重要的是要熟悉和了解社会、人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理想自我确立寻找合适的社会坐标和人生坐标。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榜样的作用,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2、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学会做人的需要,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交往中应特别注意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在交往时注意不要总是批评和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尊重别人,学会赞扬和欣赏别人。
3、压力调节
直面问题、对处于压力中的状况进行准确并且客观的分析,而不要有任何刻意的歪曲。学会承认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并设法有效地管理它、面对压力时,学着通过行为来控制它、纠正自我挫败的想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