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余弦、正切、正弦、余切是怎么定义的?
余弦(余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如概述图所示),∠A的余弦是它的邻边比三角形的斜边,即cosA=b/c,也可写为cosa=AC/AB。余弦函数:f(x)=cosx(x∈R)。
正切,数学术语,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AB是∠C的对边c,BC是∠A的对边a,AC是∠B的对边b,正切函数就是tanB=b/a,即tanB=AC/BC。
正弦(sine),数学术语,是三角函数的一种,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由英语sine一词简写得来),即sinA=∠A的对边/斜边。
古代说法,正弦是股与弦的比例。
在直角三角形中,某锐角的相邻直角边和相对直角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切[1]。余切与正切互为倒数,用“cot+角度”表示。余切函数的图象由一些隔离的分支组成(如图)。余切函数是无界函数,可取一切实数值,也是奇函数和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是π
两角和的正弦与余弦公式:
(1)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2)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
cos(90°-α-β)
=cos[(90°-α)+(-β)]
=cos(90°-α)cos(-β)-
sin(90°-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在解三角形中,有以下的应用领域: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
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
物理学中,有的物理量可以构成矢量三角形 。因此, 在求解矢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物理问题时, 应用正弦定理,常可使一些本来复杂的运算,获得简捷的解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正弦定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