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汉服是应该创新还是应该跟从传统规制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汉服全真

很多认识汉服比较久的同袍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新人拿着一件衣服来问是否是正统汉服的时候,光从外观就可以下基本结论了。对,这个直觉就是所谓的“传统审美”。这里的传统审美,可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如同其他的美学概念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多数成熟同袍共同的力量了。可能会有人说,历朝历代的审美观念不同。但如同汉服朝代论一样,历朝历代的差异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深入学习华夏几千年的礼仪规制,并且有足够深厚的古画/文物/壁画等基础,那么在此基础上创新,就八九不离十了。但是并不是指影楼装商家那种现代审美的胡编乱造。所以,精英论的作用就出来了,汉服创新需要精英来领导,需要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人来创新,如果他并没有这个资格,那么就不能承认他的作品是创新。同时,他的作品也必须得到大多数同袍的认可。(顺便提一下短曲裾的问题,我是支持短曲裾的。个人认为短曲裾是现代第一款创新汉服的成功之作,且历史上也有短曲裾的壁画和俑出土,只不过细节还不知。但广大同袍都已接受,并且有相似的文物支持,因此不必排斥)。

汉服是应该创新还是应该跟从传统规制?

1、从起源上来讲,正一源于汉朝,全真源于金朝。

2、从地理上讲,正一较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而全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南方地区也有所穿插(全真南宗)。

3、从地位上讲,正一在古代(金元两朝除外稍可匹敌)一直处于受统治者承认的正统地位。近代随着茅山派的消失,正一派的式微,全真占据了茅山和正一的传统影响范围。

汉服是应该创新还是应该跟从传统规制

4、从修行方式上讲,龙虎主修符箓,尚外丹,多为火居道士(即可吃荤娶亲)但也有居宫观的居观道士,但无论如何戒律的执行还是十分严格的,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之下,正一不在重视关于玄学(道教哲学)的研究。全真尚内丹,主性命双修。

5、从派别分化上讲,正一在元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分化变动,宗龙虎天师祖庭(现祖庭暂移台湾)。全真自创立之初便不断分化出大大小小许多派别,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主流的是龙门派。

扩展资料:

全真派简介:

1、全真道,道教主流教派,嗣老君遗教、秉东华演教、承钟吕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 。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 ?。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

2、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子。

3、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最是成绩斐然。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其他道教派别,例如正一派,则大都衰落不振。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

正一派简介:

1、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

2、进入当代,自1991年恢复对海外弟子授箓,1995年恢复对内地弟子授箓以来,基本上继承了传统规仪,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所授箓牒,皆以“万法宗坛”为正宗,2010年开始授箓的“有牒无箓”现象得到了改善,真正从意义上完成了传统的授箓,是正一派历史性的转变和长足的进步。

参考资料:

全真派-百度百科 正一派-百度百科

汉服一直是近年来争吵的热点话题,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各执一端,争得不可开交。喜欢的人认为汉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又极具柔美,衣服好看就有穿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穿现代服饰呢?不喜欢的人认为那是老古董,尤其当一个穿着汉服在现代装人群中,不觉得不合时宜吗?对汉服抱有成见的人并不占少数,某一次海派清口主持人周立波在一次舞台节目上称汉服为“洗浴中心”服饰,引起了轩然大波。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主要有曲裾、直裾、襦裙三大类。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汉服,严格按照古规制的较少,多数都或多或少加上了现代元素;有的则十分随性,仅仅用相同的料子,翻版出影楼装当作汉服。于是在喜欢汉服的内部又分化为这两种思路,一种认为,不按规制的汉服算不上汉服,汉服正是有了那些严格的古制才称得上是汉服;一种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的支持者们应当不断改进,不用拘泥于古代制式。这两种想法争论到现在,都只能说各有各的道理,却谁也无法说服谁。其实类比一下,衣服的风格样式,跟古代的其他类饰物也有相似之处。我们在给首饰改良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在衣服上增添一些元素呢?有人曾拿汉服与日本传统服饰和服及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做过对比,以此来说明不懂为何会有人认为穿汉服上街就是奇葩。汉民族是个具有包容性的民族,但对于自己却十分苛求,甚至在很多事上有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某件事还未做到完美,便只敢自谦;但是,当你做到了某种程度之后,是否可以夸奖自己一下,说你做得真棒呢?就拿衣服来说,我们可以包容尊重传统的和服、少数民族服饰,也可以赞赏华丽甜美、与时俱进的Lolita服装,为什么不能对汉服抱有尊重、赞赏的态度呢?时代在进步,只要是不妨碍社会脚步的、值得称道的美丽事物,自该有它存在的价值。在这个兼容并包的国家,相信无论是回归传统还是创新,汉服终究会找到自己的存在地位,为大众所接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