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的筷子为何大不同?
筷子最早还是起源于中国,据说是大禹发明的,后来随着文化的传播,筷子的使用就传到了日本和韩国。当然,筷子也随着日本和韩国的人们实际使用感受而做出了一定变化。中国的筷子一般比起日本和韩国的筷子要更加长一些、也更加方正,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阶级分明,注重长幼有序,常常一家人的餐桌上需要用到“公筷”,所以筷子一般比较长,而且越有地位、越富裕的家庭的筷子就更长。
我曾经在一家主打韩国菜的小饭店兼职过,那家店的筷子都是铁的。因为韩国的食物比如石锅拌饭都是很烫的,如果使用木筷子或者竹筷子很容易烫坏,所以韩国人就用起了铁制的筷子。而日本呢,我们固有的印象就是日本人都是一人制的——将菜品分作一小碟一小碟,然后一人一份,这样日本人就不需要很长的筷子了;加上日本人喜欢吃鱼这一类的生鲜产品,所以他们为了方便吃鱼筷子也做的更加细一点、尖一点。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那么,中国、日本、韩国筷子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真正的中国筷子,首先,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其次,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日本筷子,日本筷子来自中国,但吸收了自AL遣隋使将它引进日本的别国筷子,比起中国是要短一些的,从粗到细,到了末端就成尖的了。这跟大和民族的特性也很相似,他们很有攻击性。日本把筷子叫作“箸”,1300余年来,筷子文化的软硬体都有不少的变化。日本箸的材质,设计极为考究,乎日常见的有竹、杉、桧、瑞木、紫檀、铜、铝合金、合成树脂等造成的箸;遇有节庆喜事便使用称作“嬉箸”的柳制箸,而桑制的箸则意味着延年益寿。
韩国筷子:中等长度,扁吃饭方式结合中日,即一个家族围着一个大矮桌吃饭,因此筷子比日本长,比中国短且韩国传统上腌菜为主食(别想到泡菜去了),扁平的筷子比较适合夹这些腌菜。而且木筷子沾上腌菜的味道就永远没法去掉那种味道了。日治时期前朝鲜半岛的铜矿锡矿矿藏量还可以,于是传统上就用了铜锡合金为原料的筷子。
小小筷子文化,衍生道理许多。中国人过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贫富。筷子越长,家产越殷实,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住远处的菜。过去没有转盘,多好吃的菜也转不到你的面前。不过,在使用筷子的某些习惯上,比如,中国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说,韩国则干脆吃饭就不端碗了。中日韩倒是极其相似。说穿了,都是忌讳变成“要饭的”或“乞丐”之说。看来,在这一点的认识上,三国倒是高度地统一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