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大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乐乐9个月前 (04-28)阅读数 6#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学习方法

1.交替学习法

交替学习,就是把既相关、又不同的学习内容混合在一起学习。比如:把数学中的函数题、几何题、统计概率等题目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每天做一小时。而不是今天专门做数学几何题,明天专门做函数题等等。

交替学习的效果之所以好,是因为考试的时候就是多种知识和题型的交替,平时交替学习、练习,更有助于临场的发挥;其次,交替学习要求我们辨别不同知识的区别,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比起简单的重复,能让我们掌握的更牢。

2.分散式学习法

对于刚学过的内容,我们往往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学完之后隔了很久、等有需要了才去复习;二是学完之后就马上复习。事实上这两种方式效果都不好,更好得方式是:学完新内容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这样能记得更牢。具体的间隔时间,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遗忘曲线。

但对于每天有大量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按照遗忘曲线来学习复习,有时可能并不现实,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些调整。具体可以根据你想记多久,也就是考试时间来设定。如果你一星期后要考试,那么你应该今天复习完后,隔一至两天进行再次复习;如果你一个月后要考试,那么今天复习完后,应该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复习;如果你三个月后才考试,那么你今天复习完,可以过半个月再进行复习。

3.自我测试法和联想记忆法

相较于纯粹的阅读、一遍一遍的翻看,?尝试着背诵、找跟知识相关的题目做几遍、把知识讲给别人听或者教别人做题?这些自我测试的方法,都更有助于记住,因为这些方法更?费脑?,会促使你思考、分析整合、运用,从而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关于大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学习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

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

1、学习为人处事的能力。大学生已经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学生了,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为人处事的能力。为人处事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学问,大学生要在社团活动、师生交流、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方面重点学习为人处事的能力,对于以后找工作会很有帮助。

2、自我学习研究能力。这是大学生做好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能力,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达到自己论文的目标,对于以后继续深造会有帮助。

3、学习一些软件应用。软件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提供方便,有些软件可以直接促使自己较好地完成工作,如日常的office办公软件。大学生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常见软件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4、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社会实践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能力,为自己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一种方式。

5、自我排忧解难的能力。大学生已是成人,作为成人需要及时处理生活中的忧虑和难处,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对以后走向社会也是非常不利的。

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

 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有时候我们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的人有三个或者多个爱好,除了我们工作的业余,可以学习一项全新的爱好,让自己的知识范围更加宽广些,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

 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1

  第一种:摄影

 摄影是一门艺术,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将有意义的生活场景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很不错的。

 在你以后回忆起来,肯定是幸福感满满的呀。现在手机和相机都可以进行摄影,很多手机拍摄出来的照片也是很好看的,同学们不妨往这方面钻研一下,说不定可以拍出大片的感觉呀。

  第二种:编程

 这是一门技术活,男生可能会更加感兴趣,不过不管男女生,学好了编程,乐趣也是很多的。

 数字媒体正在改变世界,学会编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编写程序,实现更加符合个人意愿的功能。

 就目前来说,编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艺术,它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项放松娱乐的兴趣爱好。

  第三种:阅读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电子设备阅读,但是这都是碎片化的阅读。传统的阅读方式其实更有利于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拿着书本在图书馆看一两个小时,通过阅读进行深度思考,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

  第四种:音乐

 音乐是很有意思的,有时候你心情不好,可能一首歌就治愈了你。在大学期间,学一门自己有兴趣的乐器,并且坚持下去,这将会让你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第五种:绘画

 绘画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学习绘画的过程其实也是十分有乐趣的。一幅画在你的手中由点及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画,想想都觉得很有趣呀。

  第六种:运动

 运动是一项非常好的爱好,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最重要的是人在运动之后,会有一种愉悦感,这对于调节心情是很有利的。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大家应该尽可能地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一旦养成,很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

 可以自学的兴趣爱好2

  一、框架

 不少读者朋友问过我“刚刚入门一个领域,什么都不懂,怎么学?” 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什么叫搭框架呢?简而言之,就是给你的大脑一个铺垫,让它准备好,告诉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大量吸收这个领域的知识,请做好理解和储存它们的准备。

 举个例子:当你撰写一份策划方案、报告时,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列一个大纲:我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接下去才开始动手?

 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获取的知识,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们会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里,难以稳固存在,也难以被你所调用、组织、整合。

 那么,如何搭建框架,令我们的学习更加体系化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经典教材,大约3-5本。然后读一遍——无需一字不漏地精读,这太花时间了。大致翻一遍、通读一遍,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举个例子。很多读者问“如何入门心理学”,我总会推荐几本大部头,像《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很多人看到就会开始打退堂鼓:

 “好几百页,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其实你需要一页页把它们读完吗?当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

 你先读一下前两章,对它们的起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

 再着重看里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学习哲学,你没有必要一页页去翻完《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你要做的是:

 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比如近代哲学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思辨的核心从宗教转变为人文,开始引入成熟的逻辑学、科学,开始变得多元化等等,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博观约取,在心里建立起一幅图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作者的脉络”里面,而是要以你心里的图景为主,缺什么就补什么。

 这在心理学上面,就叫做“图式”(Schema)。它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比如:你翻完了一本书,知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论。但你不清楚什么叫认识论。

 那就再翻到相关的部分多看几遍,或是把书里所有提到认识论的内容整合起来。不必细究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每个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知道它大概指什么即可。

 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这幅图景补全。一旦成功建立图景,它在你未来的学习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二、概念

 搭建完框架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过程里,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术语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那么,是时候把它们攻克掉了。

 这个阶段,你要采取的方法,就不仅仅局限在经典教材里面了,而是广泛地搜索。

 比如,学习哲学,你看到一个术语,叫“质料”,翻了一下,发现来自亚里士多德,但书里因为篇幅原因没有详述。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搜索这个术语,想办法把它弄通、弄透。

 比如,你可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导论、解读,翻到相关的部分,去尝试着理解它准确的内涵。可以找书,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看公开课……不拘泥于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多半又会碰到新的概念,那么,不妨继续顺藤摸瓜,循着质料出发,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见的困惑是:我怎么控制这个度呢?怎么避免自己不断延伸、跳转,陷入新的概念海洋里面?

 我的建议就是:时时刻刻在心里自问一遍,我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可以,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说明是时候停下来了。

 比如:循着质料,你可能会看到质料-形式,跳到“四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再继续深入,就已经跟质料没有太大关系了。

 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以目的为导向,给自己划定边界。

 一旦你认为自己足够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将它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以此类推。

 慢慢的,当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个框架,也就更加准确了。

  三、网络

 到了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开始入门了。

 经过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东西,似乎能够大致理解了;之前想当然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之前觉得模糊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么,这个阶段,就可以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听课、学习了。

 什么问题呢?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才是学习的核心:

 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涌现出了超越单个信息点总和的系统性。

 如何思考“联系”呢?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它有三个突触,分别是 what、why 和 how:

 What:话题,结构,类别

 Why:原理,原因,起源

 How:应用,解释,结果

 举个例子。你读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发现,他是在解释“自我”——那么,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你也许会读到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会发现,他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观念。那么,同样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这时,你会发现,围绕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产生了某种联系。什么联系呢?

 显然,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

 进一步,你还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如果你把笛卡尔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里,不难从宗教和本体论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那么,你又可以从why出发,去延伸下去。

 同样,关于丹尼尔·丹内特的理论,从why出发,又可以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像这样,把浩瀚、繁多的概念节点组合起来,就能够组成一张网络。一张覆盖了种种学科、领域,从底层和表层,巨细靡遗的庞大网络。

 这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四、主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我”这个概念上,会怎么样呢?

 你也许会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谟的“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这些被你嵌入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会全部显现出来,映入你的视野。

 那么,你不妨去思考一下:

 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

 他们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

 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这就是主题——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去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像我在《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中所写的内容,“事实 → 结论 → 观念 → 信念”这么一个过程,就是我知识网络中,围绕着“偏见”这个主题,所构成的局部网络。

 有哪本书直接提到这个过程吗?有哪本书提出过“过度简化”、“孤立记忆”这两个词汇吗?其实没有。

 它们并不是心理学中的固有知识。而是我围绕着“偏见”这个核心,把所有会导致偏见的过程,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再赋予它一个名字,所得出的成果。

 同样,“证实偏差”和“信息茧房”,是同一个领域的知识吗?其实不是。前者属于心理学,后者属于传播学。但没有关系。在“偏见”这个主题下面,它们就是互相补充的。

 这就是“主题”的力量。

 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你同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它们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去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打一个比方。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五、迁移

 终于说到了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参考第四点的how突触)。

 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那么,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 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

 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类比。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黑箱。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抽象。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六、模型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

 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再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很多次“动力-阻力”模型。这个模型有哪一本书提到过吗?其实没有。它完全是我原创的。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我常常说,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

 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七、更新

 最后一层,是更新。

 学无止境。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

 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

 记住: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当你的内心变得封闭,当你关上了接纳和共识的大门时,你才是真正地变老了。

  八、几个常见的问题的解答

 第一、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没有框架”。实际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框架,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被你意识到而已。

 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什么结果呢?框架不完整,不准确,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你对新知识的接收和储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二、这套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习。只不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而言,每一层次的比重会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框架-概念-网络-主题的占比可能会重一些;而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框架-概念、迁移-模型的比重就会大一些。

 第三、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被动学习。

 什么意思呢?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书的结构是什么”,全盘照收;听一门课,忙着把课程结构、脉络梳理出来,然后去记忆和背诵……

 这样有用吗?也许有,但不大。你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而已。学再多,你也只是在复述,很难真正能够运用。

 不要觉得跟着别人走就是捷径。学习没有捷径。

 第四、很多人在前几层的时候会有困惑: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确?万一错了呢?

 其实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并非源于臆测——你是要查阅资料来攻克它们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稳健的系统。框架和概念共同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这个框架一定是有内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发现。

 最后,无需追求100%的正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后面的学习中,时刻去检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可以了。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