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桃子9个月前 (04-29)阅读数 4#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长沙

1935年,北京局势日益危急,为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长沙,拨款在岳麓山山下的左家垅(今址为中南大学)动工修建校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校长,会后并未立即返回京津,暂时留在南京和上海。

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三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9月10日,教育部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建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1600多名来自三校的师生经过长途跋涉陆续到达长沙。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校本部位于长沙城东的韭菜园,主要租借圣经学院和涵德女校。

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临时大学综合了清华、北大、南开原有的院系设置,设17个学系。截至到11月20日,在校学生共有1452人,其中清华学生631人、北大学生342人、南开学生147人,新招学生114人、借读生218人;教职员共有148人,其中清华73人。

至1938年初,战势进一步吃紧,长沙岌岌可危,1月20日举行的校第43次常委会,作出即日开始放寒假,下学期在昆明上课的决议,并且规定师生3月15日前在昆明报到。

2月中旬,长沙临大开始迁徙昆明。2月19日,师生在圣经学院(为临大所租借的教学楼)召开誓师大会,开始搬迁过程,女同学和体弱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越南入滇,一部分沿湘桂公路到桂林经柳州、南宁、越南入滇,男同学200余人则组织了湘黔滇旅行团,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

4月2日,教育部发电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

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6月8日,关防到校,7月1日正式启用,学校不再称“临时”,表明抗战的长期性。

1945年8月15日,法西斯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至今。

民国时期的成都金陵大学的历史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遵教育部令学校西迁,9月10日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

其中,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陕西省城固县。抗战时期,学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将其工学院划出并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44年李书田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

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收“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返回天津,恢复国立北洋大学,1946年复名“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

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系调整开始,天津大学调出十几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哺育了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学校现状介绍

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158人,其中本科生19337人,硕士研究生13729人,博士研究生5092人。现有教职工5069人,其中院士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1人,青年拔尖人才19人,教授898人。

1937年至1949年,因抗战爆发,金陵大学举校西迁,在四川成都华西坝艰苦办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展开。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战事很快危逼南京。在此情况下,南京各高校纷纷相继内迁,金大经与成都华西大学接洽,准备西迁成都。

但是美国人却是异常自信,认为美国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有美国大使馆的庇护,金陵大学就能够涉险。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为了脸面,也希望有几所大中学校留在首都撑面子。为此,在其他学校纷纷西迁的情况下,无奈之中,金大仍于1937年10月4日按时开学。但是仅仅上课20余天,局势便急骤恶化。国民政府教育部只得突然通知金大停课西迁,但同时又表示无力解决西迁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万般无奈之下,金大只好自力更生,发动群众,广泛依靠师生员工四出借车辆舟船以备迁徙之用。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金大西迁分三批,第一批师生于1937年11月25日从南京下关出发,乘“长沙号”轮溯江而上,这是三批中流量最大的一批。轮船上载有图书馆的藏书,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由于船上乘客太多,显得拥挤不刊,加之厨房不能按时做饭,船上大多数人4天4夜中只吃到两顿饭。轮船行驶了15天才到达重庆。

重庆去成都则更为艰难。其间只有一条公路,且只能依靠少数以烧木炭为动力的汽车运输,车速很慢,由重庆到成都需要3天或更长时间;如果利用马车或者人力滑竿,则需要10天以上。此外,途中食宿也不方便,多数情况下只能将就了之。

历经艰辛,前后历时三月,最终于1938年2月底抵达成都。并于1938年3月1日在华西大学开学。

金陵大学所在的成都华西大学也是一所教会大学,该校占地三百余亩,校舍巍峨壮丽,皆为美国教会捐建,风格颇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内的建筑。金陵大学迁至华西大学后,所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均与华西大学共同使用。

中国现代史上向有“华西坝五大学”一说。其实,“华西坝五大学”包括两个不同的时期。1942年秋季以前是指抗战期间迁往成都华西大学的南京金陵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山东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牙医专科学校及农学院兽医系)。由于1941年中央大学自办医院,而1942年秋燕京大学西迁成都。因此,1942年后的“华西坝五大学”则是指金南京陵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山东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五所教会大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