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从哪些方面开展
建立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拓展渠道,与工厂企业、社区街道、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机构沟通合作,为大学生搭建好提高道德、升华情感的平台等。
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校内二级学院、共青团、社团指导老师、辅导员、实训管理员甚至宿管人员等在内的意识形态协同教育机制;建立思政课与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相协同的日常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比较敏感。
是一项有着严格规范性和周密程序性的复杂工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细化制定相关制度办法,从意识形态工作的传达部署、研判处置等各环节,明规矩、严规范、定措施,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要注重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制度意识,促进形成权威、公正、平等的制度文化。
从而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发挥正向引领作用,让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制度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还要通过经常性的巡查、抽查、自查、提醒、问责等形式,深督细促各项制度的落地,让制度真正“带电”管用。
创新阵地管理,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上着力
意识形态问题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不断提升阵地管理的有效性、实效性,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精准、有力、到位。
对高校来说,创新加强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社团、网络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同时,传统的管理方式面临不少挑战:如何旗帜鲜明地回应西方话语体系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