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成都或者重庆有哪些推荐的二本大学?

百变鹏仔11个月前 (04-29)阅读数 7#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成都

重庆的二本院校有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

四川外国语学院确实在重庆,川外美女很多哦,英语类专业可以考虑。

成都或者重庆有哪些推荐的二本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理工科院校,很多重邮的会考成电的研究生,就业率不错。

重庆三峡学院是一所地方高校,跟山东大学还有对口关系,专业特征不是特别明显。

重庆理工大学有个很响的背景,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单位,军工背景很浓。

四川的二本院校比较熟悉,有成都理工,西南民大,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

成都理工这两年发展很不错,学生的素质很高,就业也很好,今年成都理工还有个学生到上海交大读直博。

民大在成都的双流区,学校修的很漂亮,考研率很高。

西华大学在成都红光镇,跟电子科技大学挨着不远,离华为成研所也很近,部分毕业生可以去华为。

西南科技在绵阳,特色专业是自动化,还有农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也在成都,计算机专业还可以,比成都理工分要低一些。

其实,在二本批次,甚至于在一二本都有招生的高校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分辨学校的好和不好了,因为再好的学校里面也有比比不上它的学校更差的专业,再不好的学校里面也有它历史悠久的、比较强势的好专业。

所以,一般来说,特别是比较窄范围比较二本高校,不建议以学校为比较主体,而建议以专业为比较主体来进行衡量了。

为何很多孩子喜欢报考离家比较远的高校?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语言艺术类行业特色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入选高校。

2,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3,北京**学院

北京**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被誉为“中国**人才的摇篮”。

4,川师大

四川师范大学(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川师大"(SICNU),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会成都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高水平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5,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千人计划”、“卓越计划”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名牌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高考志愿渐渐落下帷幕,很多考生都怀着忐忑的心理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有很多孩子都喜欢报离家远的学校,有的南方考生想来北方看看,北方的学生也想去南方瞧瞧。

就会导致自己离家相隔几千里。

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会让他们有这样做法?

一、十几年的束缚

有很多考生都是在自己家里上学,上了十几年。

所以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同时高考是一个大跳板,可以顺着这个机会,一下子跳很远。

这对那些向往其他城市生活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性的。

我的表妹就是这样,特别彪悍的一个北方妹子,脑子一热报了南京大学。

去了之后发现自己水土不服,可是为时已晚。

二、脱离家长

高中虽然已经渐渐过了叛逆期。但还是有一些发育比较晚的同学,高中还在叛逆期。

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脱离家长,脱离这个家庭。所以就会借着报志愿的名号,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还有一些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给够了孩子物质却给不够精神。

也会导致学生,想逃离这个家。

三、分数

高考是一个分水岭,将优秀的和大部分孩子分离开。

那么优秀的孩子可以随意的挑选自己心仪的学校,剩下的一大批人只能听天由命。

我有一个去年高考的弟弟,他作为一个北方人,其实很热爱北方。

但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想留在这里却发现分数不够,无能为力,在分数的压迫下去了南方。

他想复读,但是在父母的思想工作下,还是选择了去南方念书。

最后,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的,既来之则安之。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感到十分的幸福。毕竟,像我们妈妈那个年代,参加高考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