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郑州科技学院硕士点有哪些专业可选

一语惊醒梦中人11个月前 (04-29)阅读数 8#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郑州

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

1、材料科学与工程:涉及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多个方面,旨在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

2、能源与动力工程:是郑州科技学院硕士点开设的专业之一,培养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高层次、有创新精神的研究、设计和管理人才,适应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郑州科技学院简单介绍

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于198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

一、学校简介:

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于198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院校,创立于1988年,具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累计办学资产已超过20亿元。

学校坐落于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郑州市,占地约1500亩,紧邻陇海高架快速路、四环高架快速路、绕城高架快速路、地铁6号线(2022年试通车),交通便利。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占地约1500亩,截至2022年9月,学校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纸质图书近300万册,电子图书82万多种;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有在校生3.5万余人。

二、办学条件

1、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4月,学校设38个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

2、师资力量: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专职教师110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366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69人。有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13个校级教学团队,4个郑州市优秀教学团队。

3、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

4、教学建设: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拥有各类实验室170余个,实训车间12个。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6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河南省特色专业1个。

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郑州市示范专业3个,郑州市重点专业6个,郑州市精品课程2门,郑州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

文化传统

一、校徽

1、LOGO整体造型以学校图书馆,结合齿轮、书本,艺术变形而来。“学校图书馆”结合“1988”建校日期充分展现了校悠久历史,彰显文化底蕴。“齿轮”代表工业,郑州科技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两者之间交相呼应。

“齿轮”的形状又像一轮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学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书本”代表知识,同时也遵循了校训“博学、笃行、明德、至善”中“博学”这一方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时代要求,构建和谐校园。

2、LOGO整体颜色为蓝色。蓝色代表着智慧,寓意着莘莘学子如同畅游在浩瀚无穷的知识海洋中,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打好坚实的基础。

3、LOGO整体极易识别和推广,寓意深刻,视觉冲击力强。

二、校训

博学 笃行 明德 至善

含义:校训中的“明德至善”取自《大学》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博学笃行”见于《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先贤做学问的方法论,它与“明德至善”珠联璧合:“明德至善”提出了终极目标,“博学笃行”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于198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木科高校,是中国民办高校20强学校和教育部表影的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

郑州科技学院硕士点有哪些专业可选

学校前身是郑州中原职业大学,以自学考试辅导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1997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先后经历了郑州科技专修学院、郑州科技职业学院等时期,于200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郑州科技学院。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80万册,电子图书60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亿元:设15个二级学院(系、部),38个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有教师11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