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怀银的学术成果
1、《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17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金林祥、侯怀银等著:《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38万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主编《高等教育学》(36、4万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范教育》1984年第2期。
2、《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1期。
3、《中国古代程朱、陆王学派书院的课程设置及其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4、《对近年来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前瞻与反思》,《行知研究》1988年第2期。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特征》,《教育科学研究》1988年第4期。
6、《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5期。
7、《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特点《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对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山西大学高教研究》1989年第3期。
9、《毛泽东的教育改革观探微》,《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当前我国高教课程改革刍议》,《山西高教研究》1990年第4期。
11、《文科课程改革初探》,《山西大学高教研究》1991年第2期。
12、《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浅议》,《山西高教研究》1991年第3期。
13、《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发展趋势预测》,《教育评论》1991年第6期。
14、《高师公共必修课教育学教学方法改革浅探》,《山西高教研究》1992年第3期。
15、《试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功能》,《行知研究》1993年第2期。
16、《毛泽东的教学改革观探微》,《山西高教研究》1993年第4期。
17、《陶行知论教育试验》,《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第1期。
18、《试论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19、《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的方法论原则初探》《中国高教研究》1994年第3期。
20、《当代教育理论发展面临的难题》,《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
21、《我国新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4年第9期全文转载。
22、《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教育科研的回顾与反思》,《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5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山海工学团模式初探》,《教育史研究》1995年第1期。
24、《陶行知的全面教育观探微》,《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5、《试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年第3期全文转载。
26、《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27、《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历程初探》,《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8、《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第5期。
29、《我国新时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历程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4期。
30、《建立比较课程论刍议》,《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1、《我国新时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98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年第3期全文转载。
32、《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建设初探》,《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4期。
33、《杜威的课程观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0期。
34、《中国教育学史学科建设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
35、 《教育学对哲学的接受机制及其内化》,《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36、《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研究》2001年1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37、《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初探》,《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8、《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及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9、《关于教育系在综合大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0、《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科学化思潮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
4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42、《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4、《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44、《学校品牌的中国气质》,《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45、《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
46、《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47、《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特征——以20世纪下半叶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8、《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49、《山区寄宿制小学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山西教育》2007年第2期。
50、《“社会教育”解读》,《教育学报》2007年第4期。
51、《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52、《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探究》,《江苏高教》2007年第5 期。
53、《谈大学校训的特征和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14期。
54、《校企合作:农村贫困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人民教育》2007年第20期。
55、《21世纪初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56、《校风解读》,《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5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58、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递交的论文《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研究》被编入《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59、《社会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在《现代教育导报》2007年7月20日发表。
60、《20世纪中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期。
61、《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学者视野下的美国大学公民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63、 《20 世纪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探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64、《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一个亟待重视的教育研究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2期。
65、 《三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进展和问题》,《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6期。
66、《山西初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山西教育》2008年第1期。
67、《当教师与专家在教育研究中相遇》,《教育时报》2008年8月6日。
68、《学习型社会呼唤社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8期。
69、《教育学中国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探索》,《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70、《学术—大学的生命力》,《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期。
马英的发表论文
透过文体学看视觉诗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论文关键词: 视觉诗 文体学 后现代主义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视觉诗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认为视觉诗已经超越了其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并在将来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
一、前言
美国在经历了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终于迎来了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这也造就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和价值观念的双重性的体现。一方面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人们非个人化的表现,要求其奉守科学性、理性、统一性及绝对性的原则;而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在反思了生存危机后的对人类本性的寻求,而这正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
二、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诗歌秉承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典型特征。从形式上看,反对传统诗歌的同一性和格式化,倡导创造性和个性化;从内容上看,反对其内容的深度化和复杂化,强调诗歌的内容应反映生活的本能特征,使其平面化;从哲理性来看,它主要表现出徘徊于批判与反思之间的非理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诗歌更注重语言的概念及其自我关联符号的建构关系,它强调诗歌只能去体验,而不能去解读;强调艺术的平民化,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这种标准下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就导致了表达方式上的直接化,甚至以刺激感官的辅助手段来达到体验的要求,这只有通过语言和文本的排印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后现代主义诗歌呈现出平民化和平淡化的特征,后现代主义诗人崇尚自己的平民身份,愿意栖身与百姓之中,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事物,表达他们想表达的思想,因此在其诗歌中没有歌功颂德,只有从个体眼中看到的客观世界,所以有些诗歌免不了带有片段性和迷离性的色彩,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而在这里人们把自己主观的意识和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展示于人前。这也造成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典型特征,各种新的诗歌思想、形式和题材争先亮相,而视觉诗就是极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诗歌题材。
三、视觉诗的文体特征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回归
视觉诗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诗歌形式,它们不是某个特定诗歌派别的名称,而是具有同一文体形式的几种诗歌题材的总称。本文把通过语言或符号的排列组合,从视觉上呈现出其文字内容要表达意义的诗歌都列为?视觉诗?,也常被称为?形体诗?。在其诗歌中形成的视觉印象既包括大自然中存在的客观事物,也包含人的思想感情中主观的意向和经验等。这种印象形成一种符号标记,以空间布局的形式冲击着人的视觉联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起到?形助意?的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诗人Court Smith的?Dove?s Song?:
?Cast away your arms/Dress for peace/Wrap in nat-
ure?s cloak.?
从诗歌的本身来看,让人有一种断裂的感觉,上下句之间毫无关联,甚至连主语都没有,很难找到诗歌的主题,这完全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片段性和迷离性的色彩。但是当看到以字符形成的视觉图像时,诗歌的主题就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把鸽子的形象化作为主语插入到诗歌中时,其意义也一目了然,?Dove, cast away your arms, dress for peace, wrap in nature?s cloak?, 反映了人们对于和平及大自然向往的意愿,这首诗歌是视觉诗?由形助意?的典范。
因此,视觉诗要成为好的诗歌,必须使其三度空间内的绘画性紧密的联系于诗歌的'文字,体现出其内涵或背景知识,或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意义。如果造型只是把文字排成某种形状,重复文字描述的内容,则是毫无意义的视觉诗,这也是为什么视觉诗产生以来备受争议的原因。因此在视觉诗的创作过程中,应该追寻后现代主义的足迹,在适当的情境中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作品,使知识和教育 旳 神秘性平民化、简单化。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形式的力量不亚于内容,对于表现内容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好的视觉诗应该在直观的体现人们对外界的情感体验同时,又不失其美学价值。
四、结语
视觉诗是一种跨艺术、跨学科的实践行为,是语言意向化的表达形式。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视觉诗,既包含诗歌形状的变异,符号的横纵组合,又体现了人类对于本性回归的追求,形式主义与复杂关系不会出现在其中,因为人们更热衷于与外界的自然、简单的关系,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题。
参考文献:
[1]何功杰. 漫话形体诗?英语诗苑探胜拾贝[J];名作欣赏;2004年10期.
[2]王佐良、丁往道 主编. 《英 语文 体学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夏日光.视觉诗艺术符号的三度根据性[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2000年以后发表的主要论文,*示通讯作者) 马英,关瑞章,郭松林,等. 鳗鲡病原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6):587-591. 马英,钱鲁闽,王永胜. 对虾养殖池沉积物细菌的遗传多样性.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7 (4): 369-374. 马英,关瑞章,汪琳,等. 九孔鲍 苗期养殖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526-531. 马英,熊何健,林源洪,等. 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水产学报,2009,33(4):617-623. 马英,王志勇,陈芸,等. 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2):93-96 马英,钱鲁闽,王永胜,等. 硝化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5):872-879 马英,焦念志. 聚球藻(Synechococcus)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4,14(9):8-13. 马英,林顺权, 吕柳新. 草莓、番木瓜、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初报。园艺学进展,2002, (5): 343-346. 马英,林顺权,高毅,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2): 223-227. 马英,张军,林顺权,等.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增刊):71—77. 徐春燕,陈澄璟,鄢庆枇,宋振荣,马英*. 厦门近岸水域海洋附着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台湾海峡,2012,31(3):396-402. 汪琳,杨秋明,郝剑东,宋振荣,马英*. 九孔鲍脱板期养殖环境细菌分离及分子鉴定。台湾海峡,2009,28(2):210-216. 徐春燕,苏建强,鄢庆枇,马英*. 抗生素抗性组学研究进展。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36-40. 熊何健,马英,汪琳,唐森铭. 紫外辐射诱导牡蛎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6):400-403. 邓德波,马英,徐春燕,关瑞章. 鳗鲡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细菌的组成及其数量,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5(5):321-326. 操龙飞,游华军,陈子涵,马英,熊何健,鄢庆枇.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排蛋白分段酶解工艺,海洋与湖沼,2012,43(1):1-8. 高毅,马英,李梅,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墨西哥酸浆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病毒学报, 2003,19(1):31-35. 郑江,关瑞章,李丹,马英,谢钦铭.《生物化学专题》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03-605. 蔡明夷,韩芳,刘贤德,马英,王志勇. 关于整合PBL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思考——以遗传学中“基因组”的教学为例.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5):118-121. 2000年以前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