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5.出现了双轨;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运动。
近代教育是教育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相对。欧美的近代教育是指从17世纪英国革命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国的近代教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教育。
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教育也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由教会创办的西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主要由洋务派地方官吏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创办。旧称同光新政,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运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个以派遣留学生,兴办西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为内容,以学习西方技术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形成,它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推动西方科技的转播,是近代教育发展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化为灰烬,洋务运动流产,开始思考社会制度,掀起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教育措施比洋务运动要广泛,除了办学堂培养人才,外还兴办报馆、学会,废除八股取士改革考试制度。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运动的志士仁人在效法西方政治制度的同时又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目光从西方转到东方的苏维埃俄国。中国精英阶层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育与这一新的思想融为一体。由此拉开了历史发展的新帷幕。
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差异主要有那些方面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代表人物: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治夷 特点: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武器,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
2、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代表人物: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特点: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以天赋人权进化论为武器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不仅学习技术,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3、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主张:民主与科学到社会主义 特点:学习西方的思想文明。前期以民权平等学说为指导思想。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宣传社会主义。
中国学校的围墙与大门相对校内心脏部分是边缘或外围,很少与主体建筑相连。而在西方,学校大门两边往往不是围墙,而是学校的实体建筑。更准确的说,学校大门与其他实体建筑融为一体,边缘与中心的传统色彩不如中国文化那么浓。
中国大学一般都建有行政办公大楼,它往往是独立的、突出的建筑。办公楼多地处显眼地带或全校的中心地带,不论在建筑造型或室内装修上都是超出一般教学楼的。而在西方,人们在许多大学校园建筑群中,是不易分辨出校长办公楼的;专门、独立而显赫的办公楼也不普遍。这些行政办公机构常常设在大教学楼内。领导管理层和教学科研在空间不是隔离而是接近,这可以说是西方文化中亲民性、平民性的一种表现。
(3).以“师”为本与以“生”为本
我国教室几乎千篇一律的长方形平面。教室一侧前后开门。室内布置一般分两部分,前面是教师的讲台,后面是学生的课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设计思想可以说是来
源于中国古代的书院。如岳麓书院中,讲坛设在台基之上。台基不但宽大而且比平地高出数尺,突出了讲坛主人的中心地位与意义,产生了视觉上的凝重感和心理上的庄重感。
在西方,应该说传统上也以这种长方形教室为主体。但今日他们已意识到了这种建筑模式对教学的不利影响,因而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所谓开放教室、活动教室、蜂窝式教室等就是其中的典型。西方一些学校的教室采用圆桌形排列,便于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弱化了教师中心主义。在所谓的开放式教室(open classroom open-plan schools)中,传统教室的前后之分被打破了,课桌椅的安排能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环境显得轻松自如。有些教室与资料室、工作间、洗手间直接相连。设计时既考虑了功能性,又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充满了人情味。
(4).交流空间的缺乏与“泛教室”概念
我国20世纪50年代校园规划主要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大多采用轴线对称手法与院落式建筑群体组合,以道路作为功能区划分的界线,使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缺乏联系。校园建筑与空间各自为政,零散而不完整。整体风格严肃整齐,空间分离、呆板,缺少学生驻足小憩、谈天说地的人性化的交流空间。这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理论学习,轻视科学实验;注重对学生共性要求的培养,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无关系。虽然有些教学楼建有宽阔的大草坪、优美的内庭院,但是在这里却很少看见师生们促膝交谈的景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方正、孤立、均质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的交往空间。这样的空间毫无指向性和停留性,缺乏变化和安全感,只能沦为一大片通过性的空地,成为一片建筑奢侈的配景。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校园建筑的一大失误。
而西方建筑师在营造交流空间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建筑的廊道、大台阶、屋顶平台和楼梯等建筑元素都被扩大成为了交流空间。(右图为剑桥大学生活区) 这些空间少了具有纪念意味的场景而更多的是尺度亲切的小环境,在开放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空间领域性,既有其内在秩序而又不缺乏变化。这种空间让教学走出课桌、黑板的局限,我们不妨称之为“泛教室”。“泛”在校园建筑内,注意设置多种宽敞、舒适的交往空间,安排了许多室内、室外的各种适合师生停留、小憩、谈话的场所、空间、角落,并放置了舒适的座椅、沙发,有条件的地方还设置了自动售货机或小卖部。这种良好的交往空间,无疑会给师生创造出更多的交流机会。各种信息、知识、思想在此交流、传递和碰撞甚至冲突,从而达到智慧的升华。
4.创造新世纪的校园建筑文化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突出“以人为本力”这个特点,重视校园整体风格的审美效果的延续,做到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交叉融合,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比较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基本差异可以看出,中西不同的建筑风格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韵味。要创造出我国优秀的校园建筑,就必须在借鉴西方优秀校园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的融入其中,把民族的、时代的、发展的诸要素结合起来。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建筑的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广泛与迫切。现实也表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民族生活习惯相符,与本土自然条件相适应才能被接受;本土文化只有进行广泛的对外交流吸收,才能保持其青春与活力。加强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取代”,促进“多元化”,而不是全球文化的“均一化”,这样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
大学校园作为教学、科研和交流的载体,体现着大学内部活动的历史变迁,反映着大学在城市中功能的发展轨迹。有观点认为:第一代校园是13世纪的中世纪封闭型校园;第二代是工业革命后的功能分区型校园;第三代是19世纪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交往校园;第四代是二战后出现的多层次、多元化高等教育方式的校园。那么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校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大学校园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学作为一种智力资源被迅速认可。设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大学校园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提高与他人的交流协作能力,需要在空间规划布局上把交流共享空间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促进形成一个多元交流、积极创新的校园氛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发展不再封闭独立,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性加强。兴建社会化学生公寓成为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同时远程网络教学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学习交流方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传递交流速度。这些新趋势正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发展,使大学从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变成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遒先生曾提出用“文、雅、序、活”来概括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环境,其中“文”体现知识,即一个人置身校园随时随处可以学到新知识,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雅”指高雅的格调,它是与粗俗相对立的,表现在学校的建筑与景观布置上就是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序”指秩序,反映学校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活”则表现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勇于创新的气氛。学校主体建筑尤其应当在“文”与“雅”上下功夫,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营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丰富现代感的校园,体现历史的传承性与人文精神,营建生态型、丰富和谐的校园景观,实现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性的成长,是新世纪校园建设的主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