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易经的区别
周易属于易经,二者没有区别。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扩展资料
《周易》名称由来:《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
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百度百科-易经
百度百科-周易
我们常常看到书架上摆满了《易经》、《周易》、《易传》,那么三者到底有何区别呢?
首先,《周易》的名声出现得最早,《周礼春官大卜》也就是所说的《周易》,“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在当时,《周礼》所说的《周易》到底有没有包含《十翼》呢?以我个人之力,终究无法考证,而且这个涉及到《周礼》的成书年代的考究,学界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易经》的名声最早是出现在汉初,汉初设立五经博士,此后开始称为《易经》,其实当时的版本还应包括《十翼》,或者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点由帛书《周易》的出土可以作为证据,并且二者的内涵基本相似。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易经》只是涉及《周易》里面的卦辞和爻辞,还没有涉及到其它方面。
那么《易传》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翼》,是孔子专门用来解释《周易》的作品,成书时间大致是从战国到汉朝初期。《易传》分为几个板块,分别为《彖传》上下部、《大象传》上下部、《文言传》、《系辞》上下部以及《序卦传》和《杂卦传》等,而此书并非孔子一人所作,现如今的版本和《周易》已经融会贯通,无法分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