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安徽大学的分析化学与上海大学的分析化学相比怎么样,我是安徽一所二本学校的学生,准备考研

一语惊醒梦中人11个月前 (04-30)阅读数 5#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分析化学

安徽省内分析化学只有中科大(A)和安徽师大(B+)的较好,其他都在B+以下了

单纯从学科实力看,上海大学工科较好,钢铁冶金、流体力学、社会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力突出,化学不如安徽大学(安大化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大学化学无一级学科博士点);

华东理工的化工方面非常好,分析化学实力并不弱;同济大学的化学也还可以的,建议报考华东理工大学或同济大学;

070302分析化学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武汉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3 厦门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5 湖南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7 吉林大学 A

8 西南大学 A

9 东北大学 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1 兰州大学 A

12 南开大学 A

13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15 山东大学 A

16 西北师范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18 陕西师范大学 A

19 中南大学 A

B+ 等 (29 个 ) : 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 等 (29 个 ) : 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延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排名仅供参考

学弟学妹们好,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的本科院校是湖南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本科出身并不好,初试成绩是402分,政治78分,英语76分,教育综合120分,化学教学法128分。回想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我真的太多感慨了,经历了这一年,感觉自己不仅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所长进。获得了这么好的成绩非常开心,同时我觉得我收获的不只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总结以及心态的调整。现在我将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状态和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最重要,仅供参考哦。

一、关于择校:

考研的原因:无非就是真的想要继续深造学习和为了更好地就业。我是属于第二种。大三下的时候,我认真地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综合实力,觉得自己暂时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最好还是继续学习两年,弥补一下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就选择了考学科化学的研究生。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安徽大学的分析化学与上海大学的分析化学相比怎么样,我是安徽一所二本学校的学生,准备考研

择校选择:选择湖师大是我思虑再三的结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湖师大是一所双一流师范院校,与我而言是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其次,湖师大的学科化学专业课二考的是普通化学,与我而言,比起化学教学论,我对普通化学的学习更有把握;最后,我确实也很喜欢长沙这个城市,希望有机会能够来到长沙学习与生活。我大概是三月底四月初决定考湖师大的,由于当时还要完成毕业论文,所以正式开始备考大概是四月底五月初的样子。

二、关于英语:

学习顺序:单词-长难句语法-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单词:朱伟的《恋恋有词》

配套听的是朱伟18年版的单词课。

语法长难句:田静的《句句真研》,配套听田静老师的课,真的讲的超级好。语法学好了对之后写作文也很有帮助。如果基础好的这一块就不用学了。

阅读:唐迟的阅读课(唐叔的技巧确实蛮好用的!)英语二黄皮书,阅读这一块我花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从4月份就开始做阅读了,一开始是拿英语一的阅读真题练感觉,我把英语一的真题从00年的做到了17年的,每天一篇阅读,做完阅读之后,一句话一句话的去翻译,就当是在做长难句拆分练习和翻译练习了,而且精翻能让我更能明白有些题目的陷阱设置在什么地方,所以还是比较推荐精翻的。但是要结合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如果没时间从78月份直接开始英语二的阅读就可以了。

完型:我听的宋逸轩老师的视频课,相较于其他老师,宋老师更加短小精悍,10月份之后学习就可以了。

翻译:新东方唐静老师的翻译课。10月份的时候听完课,之后每天做一篇真题翻译。新题型:英语二10年的真题,我只错了一两个,所以这一部分我没有听课。

作文:蒋军虎的作文书,雷鹏作文课。我的作文开始的有些晚,小作文是看老蒋的作文书,大作文是听石雷鹏的课,他会教一套写作模板,啥都能套进去。作文和单词一样也是多背多默写。身边其他同学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和课,好像也很好,但我不太了解。自己选择合适的就行。

近三年的英语真题先别做,留着到后期模拟考试用。模拟考试不但是做题,更重要的是注意让自己进入考场的那种状态,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模拟的时候做题顺序是怎么样的,考试的时候做题顺序就是怎么样的。

做题的顺序比较推荐两种:

1. 小作文-大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

2. 两篇阅读-小作文-两篇阅读-大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型。

后一种方法是考试前几天听田静老师的课的时候听到的,做阅读,对于自身是一种输入,写作文则是输出。亲身经历考试之后,个人其实比较推荐第二种方法的。因为我一直用的是第一种方法,考试的时候保持做题顺序,我先写作文,写到大作文的时候关键词卡住了,锻炼那个单词,我死活想不起来,没办法我只能写个do sport,硬着头皮写完作文之后,在做阅读里面遇到了这个单词,但作文已经写完了,涂涂画画扣分更严重,不能改了就只能那样了。

以前听一个老师说,英语没学好,肯定是花的时间不够多。英语靠积累,靠沉淀。单词一个一个去背,阅读一篇一篇去写,翻译一句一句的去做。相信自己总会有收获的。英语是我花时间最长的一门课,单词背了30遍以上,英语二的真题阅读做了五轮,翻译做了两三轮,新题型也做了两轮,作文背了一遍又一遍,坚持学下去就好啦。

三、政治的学习

用到的书籍:肖秀荣的全家桶

徐涛的考前预测20道题

八套卷;陆寓丰的背诵手册。

1、从暑假七月份开始准备,最开始买了肖大大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配着徐涛的强化班的视频学习,我觉得他的课很有意思而且通俗易懂,学习一章内容练习一章题目,第一遍是把答案写在草稿本上进行的,第二遍用铅笔写在书上,前面两遍错误的题目会有不同的颜色的笔做标记,第三遍就主要练习这些错题,查漏补缺。花了很多时间在选择题上。

2、在11月练习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徐涛的八套卷的练习题,开始陆陆续续背诵肖秀荣的背诵手册和腿姐的背诵手册上总结的一些考点。腿姐的公众号每天晚上睡觉前跟着她刷一两道题,把技巧课里面的技巧运用进去。12月份回顾八套卷的选择题和之前的错题,背诵大题,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徐涛的20道题目。肖秀荣老师的押题,真的太绝了!!

关于专业课:

1、 333 的学习:

用书:教材《教育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最让我头疼的一门课大概就是333教育综合了,因为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也不是很擅长背诵,经常会有背到想吐的感受。作为一名标准的理科生,实在不擅长背书,效率极低,并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一直到七月初才把四本参考书完整看了一遍,然后七月份看了第二遍,这期间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资料书上进行补充,八月初开始背诵第一遍,每天上午花两个小时背诵,下午花一个小时看上午背诵的相关教材,晚上回顾一遍背诵内容。一直到十一假期的时候才背完第一遍,但实际的记忆效果不好。于是开始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速度很慢但是记忆效果很好,之后在十一月尾的时候背诵完第二遍,知识点基本上都掌握牢固了。十二月开始333的背诵时间压缩了很多,在考前没有背完第三遍。还有就是大家考前最好多关注教育热点,看到教育热点会联系相关的教育学内容,适当摘录在笔记本或者资料上。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如果有和我一样不太擅长背书了,也可以试着去“听书”。还有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点,虽然333是文科性质的一门科目,但是内在也是有逻辑线的,建议多看书,在看书前看看目录,对于每一章的知识点去进行梳理,对于每一本书的逻辑线去进行梳理。比如教育史,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教育不断地发展和改进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时代的教育家们提出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的。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建议大家抱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学习本身就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当你乐在其中的时候,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2、普通化学:

用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普通化学解题指南(虽然这个是配套第五版的书的,但个人比较推荐这版。我看了一下第六版的习题解答,里面有很多错误,所以还是推荐这一本的对于专业课二我觉得真的好心酸,9月底出招生简章的时候,发现专业课二以前明明是考化学教学论的,突然变成了普通化学,这一本书,我们本科也没有学过,不知道是什么。特别无助和迷茫,加上那段时间,事情很多,压力很大,整个人都有点崩溃,一个人坐在自习室角落默默流泪。等到10月份出大纲的时候,才知道参考书是什么。

大纲上给的参考书浙江大学出版的第六版的普通化学,但我一开始买的是第七版的,两个版本我都看了,内容差不多,买的话只买第六版的就可以了。一起买的习题解答是第五版的三个版本的课后习题都不完全相同,反正我全部都刷了两三遍,把第七版的参考书看了两三遍,第六版的参考书看了五六遍。有些地方不懂的我还看了一下无机化学的书,补充了很多笔记,还在慕课上看了一些视频(看了好几个学校的,反正书上所有知识点都要弄懂)。

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下其他考普通化学的学校的真题,把学习题给做了(主要做的是中山大学的普通化学的题目)。考试前就自己给整本书做了个框架,整理了一份笔记,回顾知识点。

现在我来回想一下考试的话,个人觉得还是要好好把普通化学那本书看透。95%都是普通化学书上的知识点,考得很细,连选读材料都有出题。考试题目可能会比课后习题难一点啦,但是只要吃透知识点,题目还是能做出来的。还有5%是有机化学里面的(考了两个填空。迈克尔加成和重排),所以如果学弟学妹们的学校还在上有机化学课的就好好学有机,无机有机真的真的很重要!

我觉得普通化学这一门课,不像教育综合那样要背很多很多的东西,四大化学都是需要去理解的。大家都是化学生,应该知道有时候做题会卡壳,如果有小伙伴互相指点一下就能通了,所以可以找身边考学硕的朋友或者在群里多问问。同时记得改正做题的不良习惯,注意解题格式。普通化学学起来不难,但知识点比较琐碎比较泛,需要自己去做做笔记,多总结。

四、关于复试:

今年我们的复试准备时间可以说是最长的了,从初试成绩出来,到通知线上复试,历时三个多月。虽然时间很长,但因为疫情和不确定的复试形式很心累,在家的学习效率也不高。最后还是咨询了有经验的学长才把复试流程顺下来。

中英文自我介绍:线下一般三分钟,线上两分钟

专业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教育相关话题:关注教育热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常见问题:例如读研规划、择校原因等等

只要自己有底气,复试没有什么困难的。

回想自己走过的这一年,确实太不容易了。不仅有考研的压力,还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在10月份的时候实习了一整个月(以往都是暑假实习的)、在考研前一个月我们还要上实验课、考研前一周我们还在上创新创业课,本来就不够的学习时间一再的减少。但是我是那种一旦下决心要完成某一件事情,就会拼命努力去达成目标的人,我想考上研,一路上崩溃了无数次,也没有想过放弃,咬着牙坚持着。没时间就挤时间,我没有哪一天晚上是在1点前睡觉的,学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情(当然,还是非常不提倡熬夜的,但是我是属于那种夜猫子型学习选手,晚上学习状态比较好,实习的时候白天也确实很忙根本没时间学习)。

虽然跟大家分享了我的考研经验,但是这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考研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坚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因为压力或其他外界原因就轻言放弃,因为有了这一次放弃,你以后遇到其他困难还是会选择放弃,所以只要你这次坚持住了,就一定可以有所收获。加油吧!考研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